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陝西西安,一位顧客手指著洋房的沙盤

實施戶籍新政以來,西安新遷入戶達64.5萬人,相當於一年遷入一座中等城市。變化也隨之而來:2017年年底,一碗涼皮只要三塊錢,一個肉夾饃六七塊錢,從今年開始全都十塊以上。經常喝的冰峰汽水,原來只要一塊五或兩塊錢,現在賣到五塊錢。當然,漲得更兇的,是房價。

文 ✎ 鄭亞博

圖 ▢ 視覺中國

西安曾經是中國最難落戶的城市之一。

據《中國社會體制改革報告》顯示,中國10大最難拿戶口的城市裡,西安同北京、上海一樣位列其中。2008年到2014年的5年間, 西安的常住人口只增長了25萬人,而2018年頭3個月的落戶量就差不多如此。在西安不斷降低落戶門檻之前,很多人受到限制無法落戶西安。

朱熙是在這些優惠政策出臺之前落戶西安的。他是河南人,在西安上學,2016年研究生畢業,首選是回鄭州,或留西安。

雖然2017年,西安政府的落戶新政已經開始啟動,但打開“城門”的程序仍然非常繁瑣。朱熙記得自己剛開始辦理落戶時,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他不知道應該準備些什麼,去派出所一打聽,才知道需要十幾項材料,學籍,居住證明,用人單位繳納的職工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原件等等,但最讓人煩心的不是準備這些材料,而是辦理落戶的過程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戶政大廳,群眾正在諮詢“西安戶籍新政”

第一步就出了問題。“我帶著自己學信網上的學籍檔案,但是自己不知道學信網的信息是每兩年更新一次的,所以我拿過去的是過期的學籍資料,當時沒有通過。”

等換好更新的學籍資料,接下來還要寫落戶申請。朱熙趕著寫出一份,提交上去之後,卻因為“格式有問題“被退了回來,反覆修改了兩三週之後才符合規範,這才有資格把資料再交上去。“一個月之後,我去拿辦理結果,工作人員又告訴我,我的材料被弄丟了,我不得不又多等了一個月。那時候我一邊上班一邊去辦戶口,非常疲憊,跑了快三個月才辦下來。”

朱熙從2017年年初開始看房,但到2017年年底——他把戶口辦好之後,看好的房子已經超出他的預算了。在等待戶口辦理的幾個月裡,西安房價經歷了一輪少有的快速上漲。“從之前看的7000元左右一平,漲到了近10000元一平。”

從2017年3月,西安《關於進一步吸引人才放寬我市部分戶籍准入條件的意見》正式出臺起,西安加入了人才爭奪戰。一年來,西安的吸引人才落戶政策“升級”四次,甚至在今年明確,要在3年內實現西安市主城區人口達到1000萬、全域人口達到1500萬的目標任務。

古都“城門”大開,年輕人蜂擁而至。不過,落戶後的年輕人發現,要真正落在一個城市生活,戶口僅僅是第一步。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一年遷入一座中等城市

張宇,23歲,一名在今年西安戶籍新政下落戶的就應屆校畢業生。他老家在烏魯木齊,2013年到西安來上大學,去年畢業,在西安找到了一份工作。“其實我是一個挺普通的人,各方面都不算特別突出。”他對火星試驗室說。

今年23歲的張宇,無論從語氣上還是思想上,都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在他看來,西安這個城市對他這樣學歷和經歷都相當普通的年輕人,並不算熱情。“工作是能找到,但是如果找那種大家都覺得很好的工作就比較困難。”

幸運的是,張宇自己找到了專業對口的工作。單位裡年輕人比較多。今年西安人才落戶新政策“升級”之後,單位裡陸續開始有一些討論的聲音。張宇原本沒有把戶口落在西安的打算。他還年輕,生活還沒有給他提太多的要求,他也沒有決定自己紮根在哪裡的迫切感。

不過,圍繞在身邊關於落戶的聲音越來越多,他沒怎麼下決心就開始辦落戶了。“我比較喜歡這個城市,畢竟從大學到現在5年的時間,從陌生到熟悉,慢慢的都習慣了。”

張宇去辦理落戶期間,西安市公安局的戶籍窗口一直在不斷優化。“到任意公安戶籍窗口辦理業務時,都有專職諮詢引導員,指引怎麼遞交申請,回答疑問。”不過,張宇去辦理時,並不太需要專職的諮詢引導員,因為需要提交的材料只有身份證、畢業證和戶口本原件及複印件,流程簡單,大部分人都沒有什麼疑問。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我從排隊到辦完一共花了不到半個小時。辦事效率比較高,我的幾項審核資料很快都通過了。”同去辦理的人,大多也辦理得很順暢。張宇算了下,從準備落戶,到最後蓋章,不過三四天時間。

從2018年1月至3月底,僅3個月時間,西安遷入人口已有21萬人,幾乎接近2017年全年遷入人口25萬的總量。截至5月底,自西安實施戶籍新政以來,已新遷入落戶64.5萬人,相當於一年遷入一座中等城市。

一座衰敗與熱鬧共存的城市

西安是一座迫切需要人才的城市。2017年,西安創造GDP為169億,名義上增長19.37%。但仍然排在中國城市經濟總量二十名以外。這個十三朝古都,在當代落後於許多省會城市早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2017年,在西安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回答了“西安之所以落後於他人”的問題,稱這是由於西安有“十個短板”亟待補齊,這“十個短板”又被稱為“西安十問”。

“十問”包括“為什麼我們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較好,但多年來,工業不大不強,工業這塊短板就是補不上?”

“為什麼我們工業不大不強、發展得也不夠快,可空氣質量長期處於全國後十位?”

“為什麼西安軍工資源優勢全國第二,還承擔了國家軍民融合的試點任務,但軍轉民、民參軍發展不夠、產業不大,軍工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不足?”

王永康總結的“十問”,是近幾年來西安的“痛點”。歷史上的西安,曾立足於市內一流的科教力量和眾多名勝古蹟,試圖以文化和旅遊等第三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忽視了工業的發展。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西安大唐不夜城花燈璀璨

上世紀80年代,西安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曾經輝煌的國有工廠由於缺乏政策支持而紛紛陷入經濟困境。直到21世紀後,西安才痛定思痛下決心以工業製造業為主,但城市的整體經濟水平一直沒有追趕上同時期發展的其他城市。

產業不振的結果是大量人才外流。2003年前,西安的人口一直流出大於流入。據統計,流失人才的領域主要集中在高中級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在人才大量流失時期,電子、生物、新材料等行業流失人數佔總數的近50%。

“我在這裡讀書,但是要讓我留在這裡,我不太願意。”王君本科就讀於西安的一所重點大學,家有親戚在西安定居。家裡人曾建議王君畢業以後也留在西安工作。但王君覺得,留在西安除了能在親人身邊之外,這個地方“從來都只是一個落腳的地方,它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能讓我留在這”。

初到西安的第一幕讓她印象深刻:“火車站特別髒。雖然知道西安歷史悠久,可是一下火車就覺得這是好幾線城市。”上大學時,很多人把戶口遷到學校,她沒有遷,“因為我不覺得我會留在這裡多長時間。”

2018年前後,隨著在抖音上一些視頻的走紅,西安在各大網絡媒體上成了旅遊的“網紅城市”。幾百萬的視頻點擊量,讓很多人為了看西安的“網紅景點”,專門來到西安。王君告訴火星試驗室,2017年年底之前,西安市一碗涼皮只賣三塊錢,一個肉夾饃六七塊錢,從今年開始,全都十塊以上。她經常喝的冰峰汽水,原來只要一塊五到兩塊錢,現在賣到五塊錢。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西安,全國各地的網友,甚至外國人都慕名來喝一碗“摔碗酒”

但遊客帶來的熱鬧,並不能拯救城市內在的衰敗。沒有紮根在這裡的知識人才,就不可能有產業的發展,這個城市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內生動力。

王永康在“十問”中專門提到:“為什麼我們科研院所林立,大專院校眾多,重大科研成果層出不窮,但在我市轉化能力不足,牆內開花牆外香?面對兄弟城市視為掌上明珠的高校、科研院所、兩院院士、眾多專家人才,我們有沒有當好‘店小二’,有沒有在打破校地壁壘、發揮高端人才作用上積極努力服務?我們的戶籍政策、人才政策有沒有走心,能不能真正讓人才引進來、留下來?”

但是,在急擴張的吸引人才政策下,像張宇這樣真正落了戶、留下來的人,發現在一個城市生活的障礙不只有戶口。

樓市與落戶政策的“粘連”效應

2017年起,西安房價出現了歷年來的最高漲幅,並在2018年迎來了一輪新的房價高峰。西安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項目組發佈的2018年4月大數據房價指數顯示,西安房價同比上漲73.89%,居全國第一,排第二的是成都,上漲56.4%。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據西安房地產信息網2011年的數據,當時西安單月商品房銷量成交面積為62.79萬平方米,儘管環比上漲33.81%,但是同比上年仍明顯跌落55.77%,而該月新批准預售面積為124.35萬平方米,供應量2:1大於需求,出現供需倒掛的現象。

有行業分析顯示:2012年,西安商業地產銷售面臨巨大的壓力。房屋銷售成本已逼近其所能承受的底限,房企在經過半年之久的降價促銷後,已很難承受更大尺度的降價,市場價格基本見底。直到2014年,西安房地產市場仍表現為供大於求,市場存量進一步增大。房地產年度成交均價為6490元/㎡,同比下滑5.8%,基本回到西安市2011年均價水平。

2017年卻成了西安房市非常不平靜的一年。2017年1月至3月,房價基本維持在每平方米6500元,從4月開始,以月均200元的增幅上漲,這是西安樓市多年不曾出現的景象。

作為一個在產業發展上並沒有多大起色的西部城市,西安市的房價上漲與人才引入政策有很大關聯。比對房價數據和西安所頒佈人才落戶政策的時間,兩者的吻合性幾乎同步。

2017年1月,西安宣佈正式加入全國城市人才爭奪戰,3月便出臺了新的落戶政策,放寬進入西安的准入條件。具體可概括為“三放四降”。“三放”就是放開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戶口條件、放寬對“用人單位”的概念界定;“四降”就是降低技能人才落戶條件、降低投資納稅落戶條件、降低買房入戶條件、降低長期在西安市區就業並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員的社保繳費年限。這項政策被媒體稱為是“史上最寬鬆的戶籍政策”。政策發佈當日下午,全市受理初審落戶材料2088份,“掌上戶籍室”註冊用戶達到1.2萬多個。一個月後,西安的房地產均價突破7000元大關。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2017年3月1日,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丈八路派出所,群眾正在辦理落戶手續

6月中旬,西安再次拓寬“城門”,宣佈將本科以上學歷落戶年齡放寬至45歲;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不設年齡限制。房地產價格再次應聲上漲,當月便突破7500元大關,次月飆升至8000元。

2018年,房地產市場和落戶政策的“粘連”效應更加明顯。

今年3月23日,西安戶籍新政又一次“面向全國大學生”升級,“憑藉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在線落戶西安”。在新政策發佈一週後,房地產均價飆升至每平米10317元,這是西安有史以來房價首次破萬,很快在4月突破了歷史單月均價漲幅最大值,房價上漲至每平方米11343元,5月又迎來11792元新高。

符合條件的年輕人們蜂擁而至,以小時為單位順利落戶。然而喧囂的落戶熱潮後,那些真正想在這個城市紮根生活的新西安人才發現,雖然拿到了戶口,卻不一定能有自己的家。

2018年3月,一則帖子在網上引起熱議。發帖人敘述了他在落戶新政的誘惑下來到西安後的遭遇:

“本人是外地人,2017年從東部跟隨家屬來西安發展,原本以為收入不高的西安,房價也不會太高,卻發現在江蘇買得起房,在西安卻買不起了。工作在高新區,想在高新賣房,但是高新區幾乎所有的樓盤現在都全款賣房,讓全款的人先選,其其次是90%首付,下來是80%,以此類推。據說其他區也在跟進。這樣的做法導致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完全買不上。而全款買房的人全是投資者,買了三次都是這樣,令人氣憤!媒體宣傳西安宜居宜業,可是我們來了總不能租房住一輩子吧……我還是走吧,再見!”

落戶西安,30分鐘內完成,西安房價,3個月內每平米漲3000

▵陝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區錦業路上的城市綜合體項目

同樣對是否長留西安存有疑慮的,還有張宇。落戶西安原本讓他對這個城市有了一些歸屬感,“我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融入到這個地方了。現在出差,時間長一點,我就想要回西安。”

(應受訪者要求,張宇,王君,朱熙為化名)

今日話題

你會因為什麼原因而留在一座城市?

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如果你有想說的故事或線索提供給叨叨,

可以通過後臺留言方式發送給我們哦,

期待和你相遇哦

本 文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轉 載 或 商 務 合 作 請 留 言

‹ 火星試驗室 ›

博雅天下旗下產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體鼎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