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什麼情況下要做全屋防水?

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什麼情況下要做全屋防水?

裝修時防水沒做好,後面維修會很麻煩。

比如上次我們去某小區免費檢修水電時遇到的情況,樓上業主每次洗澡,樓下就開始滴水,打開樓下衛生間的鋁扣板可以看到頂部一圈圈的水跡。

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什麼情況下要做全屋防水?

這就是典型的衛生間防水沒做好,維修時需要把衛生間地面拆了重做,比較麻煩,所以裝修時家裡該做防水的地方一定要做好。

那麼家裡什麼地方該做防水呢?

大概可以分為四個地方:衛生間防水,廚房防水,陽臺防水和全屋防水。前三種一般情況都是需要做的,全屋防水在有些特殊情況下建議做。

做防水的時間一般是在水電改造後,瓷磚鋪貼之前,防水要做在結構的基層。如果水電改造時這些需要做防水的地面有開槽,會在槽裡也做防水,然後整體再做一遍,確保不會出現漏水隱患。

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什麼情況下要做全屋防水?

衛生間防水

衛生間用水最多,防水也格外重要,不僅地面要做防水,淋浴區牆面防水也要刷到1.8m,其他區域防水層上返300mm

做防水時一般會刷兩遍,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方向互相垂直,確保每個地方都刷到。

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什麼情況下要做全屋防水?

刷完防水後還要進行閉水試驗,檢驗衛生間是否真的不漏水。

閉水試驗其實就是在刷完防水的衛生間封好門口及下水口,蓄一定量的水,蓄水深度應不小於20mm,蓄水時間為24小時以上。

如果水面下降明顯或者從樓下觀察有漏水現象就需要重新做防水,之後再繼續閉水試驗。

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什麼情況下要做全屋防水?

需要注意的是裝修時不僅要注意自己家防水怎麼樣,還要監督樓上鄰居有沒有做,效果怎麼樣,畢竟出現問題影響的還是住在樓下的自己。

廚房和陽臺防水

廚房和陽臺相比衛生間就簡單一點,用水不多,但以防萬一,地面和牆面也要做防水,只不過牆面不需要做太高,300mm的防水就可以了。

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什麼情況下要做全屋防水?

全屋防水

全屋防水不是必須做的,實際上大部分房屋並不需要全屋防水,但如果有下面這些特殊情況,還是建議全屋防水,住著也安心。

預製板結構的老房子,建議全屋防水。

尤其是90年代的房子,很可能就是預製板結構。這種結構的樓板是由一塊塊長方形混凝土拼在一起鋪好的,所以每個板之間會有縫隙,防水效果非常不好。

房子位於一樓,建議全屋防水。

一樓雖然不用在意會漏水到樓下,但要防止地下的潮氣往上來,所以建議全屋防水,地面用防水塗料+防潮膜,牆面防水不低於300mm。

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什麼情況下要做全屋防水?

全屋安裝地暖,建議全屋防水。

一般在安裝地暖前要做一次防水,避免地暖管道破損漏水,殃及樓下,如果有條件安裝後再做一遍防水。

尤其是衛生間,按國家地暖標準要求,裝地暖的衛生間應做兩層防水,防止生活用水對地暖設備造成腐蝕。

除了這三種情況外,一些二手房地面曾經打過很深龍骨或使用實木地板的房子,可能對地面防水層造成破壞,根據情況也可以考慮做一下全屋防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