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祕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古埃及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公元前5000年埃及就已經出現塔薩文化,從希臘時代起,西方人就知道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代埃及人更視尼羅河為母親河,它對埃及文明的產生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建立古文明後,就分成上埃及(南部)、下埃及(北部)兩部分,以孟斐斯古城(今開羅附近)為界。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古埃及文明是建立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的,象形文字的發明與湮滅,標誌著古埃及文明的開始與結束。古埃及文明綿延三千餘年,與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相比,埃及較少受外敵入侵和民族變動之苦,古埃及居民自始至終屬於一個民族,按其語言系統所屬,稱之為哈姆人。

約在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征服下埃及,使整個埃及初步統一成一個國家,開創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開啟了法老統治時代。

古埃及雖然也有戰爭,但是在公元前17世紀,同樣駕駛雙輪戰車的希克索斯人進入下埃及建立王朝之前,埃及是沒有設立常備軍的,主要是通過強大的文明和文化來影響周邊。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雖然沒有常備軍,但並不等於沒有軍隊,古王國時期的軍隊分陸軍和海軍。陸軍中只有一個兵種,即步兵。

步兵主要由埃及的農民組成;也有一定數量的居於埃及境內的外籍非奴隸的努比亞人,但他們不是僱傭兵,沒有軍餉。步兵可達數萬人,但具體數字已不可考。

海軍是古代埃及武裝部隊的一支重要力量。到第五王朝時,由於對外用兵頻繁,埃及艦隊分成兩部分。

“兩大艦隊”的出現既適應上、下埃及的劃分,也適應埃及向地中海和紅海擴張的需要。古王國的艦隊數目不少,在斯尼弗魯時期,埃及為尋找雪松樹,就曾派出40艘艦船編成的艦隊。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埃及石器與骨器

古王國的兵器較原始,主要兵器是弓箭和戰斧。弓用木料製成,外纏以皮條。箭頭早期為石制,後來被金屬代替。

最古老的戰斧也是石制的,後來出現楔形或弧形扁平狀的銅斧。這時兵器還有一頭嵌以石塊的粗頭木棍,在木棒上用皮條捆以錘頭製成的圓錘,燧石制和銅製短劍以及裝有石制尖頭的矛。 防護裝備盾牌一般是木製,外覆以毛皮面。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古埃及的各類箭頭

一直到雅赫摩斯一世時,埃及人才趕走了希克索斯人,恢復了埃及人自己的統治,開創第18王朝,建都上埃及的底比斯,埃及史進入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67—前1085 年)。它包括第18、19、20 三個王朝。下面主要介紹下新王國時期的埃及士兵。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新王國早期步兵

第18王朝早期的法老王軍隊大多數的面貌都和圖中所表現的幾乎一樣。圖2是近戰步兵的典型範例,也就是所謂的“強大武力的少年”。

當時缺乏貼身防護,提供給他們保護的只是如圖2所示的那種硬板襯物材料做的覆蓋腰腹部的“圍裙”。

圖1和3人物都攜帶棍子做的弓,更為複雜和昂貴的複合弓仍然被步兵中數量巨大的弓箭手們放棄使用。

圖3展現了一名著名的麥德察士兵的風貌,這一兵種在反對希克索斯王朝的解放戰爭中被卡摩斯法老和阿赫摩斯法老作為散兵和偵察兵來使用。後期,麥德察士兵的功能增加了一條,他們被指定為底比斯地區帝王谷的皇家墓葬的守護者。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新王國早期的戰車及其乘員,約公元前1430年

圖中戰車的細節參考了在阿蒙諾菲斯二世時期一名皇家寫手Userhet的墓葬中發現的一幅圖畫,而剩下的細部則以在佛羅倫薩博物館中的一輛這一時期的戰車為基礎。

車體的側面本質上來說是開放的木質結構。拉這些戰車的馬個子也很小,一頭埋葬在底比斯的馬匹身高不超過130釐米。

在底比斯的阿蒙諾菲斯三宮殿中發現的鎧甲的甲片尺寸大約為115毫米長,末端趨於尖形。而這些甲片縫在皮製或布制的貼身內衣上。鎧甲的重量相當可觀並且穿起來很不舒適,但在抵禦複合弓的穿透力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戰車上弓箭手的脖子上套著厚重的青銅套子,而他的頭盔也是青銅的。並沒有圖中顯示的這種在戰鬥中全身甲冑的埃及人的畫像出現,但有許多這樣的裝備作為貢品送到了埃及。

御手身上的保護相比弓箭手來說少得可憐。倒黴的迦南人被當成廉價的農民兵被徵招來並驅趕到前線支援與米坦人軍事貴族們的戰鬥。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埃及人的野戰樂隊和旗手

埃及人在野戰時的大規模軍事調動是通過軍號傳出的聲音來傳達的。雖然它只能發出一些基本的音節,但仍能清晰的表達出諸如“前進”、“後退”等這樣的指令。

和以後歷史中的其他軍隊一樣,鼓手無疑已經成為步兵作戰中的一部分,指示士兵們前進的節奏,或者從事更和平些的任務,比如加入行軍部隊或閱兵儀式中。

埃及軍隊的軍旗隊列包括在野戰部隊的頭陣打起阿蒙神、太陽神、布塔神和賽特神,標誌物的那些戰車部隊和步兵部隊的旗手。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與利比亞人作戰的第19王朝的步兵

第19王朝早期埃及近戰部隊的既有外貌至少直到新王國末期都沒有變化。區別這一時期步兵與第18王朝步兵的特徵是他們擁有帶條紋的頭巾。

這一時期的一些浮雕顯示在行軍或戰鬥中這些盾牌斜背在步兵的背上。在攻城中爬雲梯時這些盾牌也會被斜背在身後。

這些步兵還會攜帶的其他武器包括了青銅做的被稱為khopesh的反曲刀,在這一時期這種刀變得巨大且更令人生畏。當然也有部分人偏愛使用可以投擲的棍棒。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古埃及人非常崇拜貓,把貓稱為聖貓。

貓作為神聖的動物究竟從何時起人們還不是很清楚,但至少在古王國時就已開始了。貓雖不是古埃及最神聖的動物,但其影響不僅最廣泛而且最持久。

公元前525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岡比西斯二世率領下開始了對埃及的征服,當波斯大軍達到培琉喜阿姆城時。由於軍民齊心共守,培琉喜阿姆城固若金湯,波斯大軍久攻不下。

岡比西斯二世得知埃及人對動物十分尊崇後,讓士兵找來了不少貓,在進攻時把貓綁在盾牌上。埃及人見此,不禁大驚失色,為了不傷害聖貓,他們便紛紛停止了抵抗。岡比西斯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培琉喜阿姆,最終在貝魯西亞之戰中抓獲了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幾乎沒有遇到波斯人抵抗的情況下,被埃及人當成解放者佔領了這片土地。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被分成東西兩部分,埃及屬東羅馬帝國,繼續歸“新羅馬”的皇帝管轄。640年,埃及被阿拉伯人佔領,隨之開始阿拉伯化。至12世紀,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語,皈依伊斯蘭教,延綿數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

因為貓而被打敗?——揭秘古埃及獨特的軍事與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