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假如A股重回2638點,會是又一次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嗎?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2016年1月27日,滬市創出2638.30調整新低,這也是2015年槓桿牛市見頂以來的調整新低點。然而,對於這一調整低點,已經較5178高點下跌49%左右的空間。言下之意,自2015年6月之後,A股市場僅僅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近50%的累計最大跌幅。

然而,時隔兩年半的時間,A股市場又一次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且有逐漸接近2800點的趨勢。但,時至目前,雖然市場仍未出現有效企穩的跡象,但市場的多項指標已經發生了不少本質性的變化影響。甚至,目前已有大半個股的股票價格已經跌破了2638調整低點的水平,更有甚者,其價格水平已經跌破了1849點的位置。

由此可見,在當前多數個股創出調整新低的背景下,而市場指數反而並未失守2800點的位置,實際上也說明了市場指數有逐漸失真的意味。確實,縱觀當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價格表現,依舊離不開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運行格局,在多數個股價格跌破2638低點的同時,卻有部分白馬藍籌股的價格水平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附近,兩極分化局面非常明顯。

時至目前,滬深主板市場的平均估值已經回落至前期的低估值狀態,滬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更是接近14倍的水平,與港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似乎有逐漸縮減的趨勢。與此同時,對於A股市場破淨股情況,已經創出了近年來的破淨股數量新高,甚至有超越08年極端熊市的破淨股數量水平。

從目前的市場運行狀態分析,多項市場指標似乎有逐漸步入歷史低估值的狀態水平,而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分析,只要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沒有發生實質性惡化的問題,那麼市場估值壓得越低,反而越容易突出股票市場的估值優勢。

即使當前股票市場已經跌至2800多點的位置水平,但從政策環境下,似乎仍未顯示出明確性、有針對性的救市信號。其中,以IPO發行節奏來看,依舊維繫一週一批次的IPO發行速度,但從單批次的IPO募資規模來看,有重返至個位數的募資規模水平。至於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動作,似乎有逐漸往多領域的方向延續去槓桿的趨勢,而資金端、資產端乃至其餘領域的去槓桿化舉動,也給了資本市場不少的不確定風險。

或許,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依舊未能夠走出股市築底的謎局,而熊市築底週期以及調整幅度仍存一定的未知數。此外,對於創業板市場,則又一次創出了15年下半年以來調整行情的新低點,而創業板市場平均市盈率也於近年來首次跌破40倍的水平,與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逐漸接近的趨勢。

假如A股市場重回2638點,或許市場會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種可能性,是股市完成最後加速下行的過程,而這一次加速探底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底部,與2013年6月下旬錢荒風波下的股市急跌表現類似。至於另一種可能,則是不少超跌股票率先企穩,而之前市場的強勢股加速補跌,由此導致市場指數加速下行的表現,但此時可能會存在個股明顯分化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股市場再度重返2638點,那麼整個市場的平均估值以及破淨率水平將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運行狀態,而一旦股票市場的估值狀態被大幅壓低,這或許給中長期投資者帶來了一個比較良好的抄底機會。

在股市重融資升溫、金融市場延續去槓桿化的背景下,往往會加劇股票市場的波動風險。假如A股市場再一次重回2638點,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得的中長期抄底佈局機會,但對不少人來說,卻談不上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當前的政策環境對高槓杆工具的厭惡感較強,在股市缺乏新增流動性補充的前提下,槓桿工具的熄火,卻大大減弱了槓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另一方面則在於熊市築底以及金融市場去槓桿往往會是一個比較煎熬與漫長的過程,即使市場估值足夠低、市場指數足夠便宜,但距離下一輪牛市啟動恐怕仍有較長的等待時間。

此外,在股市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加上股市長期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大環境,個股分化加劇也是在所難免。換言之,即使未來市場有重返3000點乃至3500點以上的可能,但手持的股票可能會遠遠跑輸同期的市場指數。由此可見,即使股市重回2638點,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中長期戰略投資機會,但投資策略不正確,往往還是很難享受到後續市場回升的成果,而在股市估值與價格得以大幅壓低之際,或許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還是留給了有準備的人、留給有足夠耐心的人,但這類群體的實際佔比卻非常低。


在中國股市,散戶炒股幾大致命錯誤:

在股市中,有很多的投資者認為只要擁有了很多的股票基礎知識,積累一些實戰經驗,就能夠在股市中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實不然,在股市中,如果你只有這些客觀性的知識以及經驗,是不能盈利的。更重要的是投資者主觀心理,這也是很多的投資者屢次失敗的原因。因此,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炒股的幾大致命錯誤,以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1.事後聰明偏見

在股市中,投資者必須有敏捷的反應能力,否則的話就會容易出現了事後聰明偏見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在股市屢見不鮮。那麼,何為事後聰明偏見呢?一般來說,它是指人們往往傾向於利用事件發生之後的結果去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及過程,而它常常讓當事人在事發的時候手無足措,反應遲滯。但是,在這件事情過後,人們彷彿醒來的精靈一般,又開始有了很多的想法,而且顯得非常聰明。這種現象常常讓很多的投資者虧損巨大,事後又開始後悔不已。

2.過度敏感效應

在股市中,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過度敏感效應。往往這樣的投資者有著非常敏感的感知能力,它會從一些小的事情上體會到很多。一旦他們有所體會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做出反應,或者是坐立不安,或者是驚慌失措。而這些事情在他人的眼中,卻並沒有如此的嚴重。那麼,什麼是過度敏感效應呢?一般來說,它是指人們在心理上傾向於高估與誇大剛剛發生的事件的影響因素,而低估影響整體系統的其他因素的作用,從而作出錯誤判斷,並對此作出過度的行為反應。一般來說,在股市中,反應靈敏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過分的敏感就會造成很多的負面效應。

3.信念固著現象

信念固著現象是指人們一旦對某項事物建立了某種信念,尤其是為它建立了一個理論支持體系,那麼就很難打破人們的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證據與信息出現時他們也往往視而不見。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們越是極力想證明自己的理論與解釋是正確的,就越是對挑戰自己信念的信息封閉。

信念固著現象是股票投資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現象,股票投資者往往傾向於預測股市的漲跌與股票價格的波動,各類證券分析機構也通過預測股價波動獲取收益。然而,人們往往會落入信念固著的思維陷阱,在滿倉時忽視下跌信號的出現,而在空倉時忽視上漲因素的累積。巴菲特看透了這一思維誤區,主張理解投資與投機差異,認為應理性投資而不應非理性投機。應當說,這就是巴菲特法則的思想精髓--價值投資。

4.過度自信傾向

過度自信傾向是指人們在對過去知識進行判斷中存在智力自負現象,這種現象會影響對目前知識的評價和未來行為的預測。儘管我們知道自己過去出過錯,但我們對未來的預期仍然相當樂觀。造成過度自信傾向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往往傾向於在他們完全正確的時刻回憶自己的錯誤判斷,從而認為這只是偶然發生的事件,與他們的能力缺陷無關。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炒股應只做確定的上漲

有很多時候,我們的股票進入一種三難境地,即,買也不是,賣也不是,持有也不是,覺得怎麼做都不對,可什麼都不做似乎又不對。

如何避免在操作中不小心進入這種三難境地,是投資者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貓否的唯一法寶就是隻做確定的上漲,不做看不懂的行情,更不做確定的下跌。

或許你認為這是一句廢話,但是在實盤操作中,我說的這些並非易事,就算你有良好的技術分析功底能夠看出確定的漲勢,但操作上不一定能同步,不要以為你的手總是聽從大腦的,事實上多數時候,手是手,腦是腦,也有不聽話的時候。

一個操作者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賠足夠多的錢,吃足夠多的虧,才能建立一定的策略,才能讓你的手聽從你的大腦,才能明白炒股要想常勝,就必須只做確定的上漲,就必須在大多數時間休息。

每次買股之前都要問問自己,這是確定的上漲嗎?還要不急不慢打開歷史走勢看看還有上漲空間嗎?千萬不能糊里糊塗地操作。在現實生活中,炒股教會我,只做有足夠把握的事。

不準套牢,不準攤平

輸家的第一種輸法是套牢不賣,第二種輸法是攤平。

在 交易高槓杆倍數的操作中,這兩種方式都必須革除,不準套牢,不準攤平,套牢會影響你的操作,而攤平是自己上斷頭臺。看錯、做錯人人會,錯了,要有認錯的勇氣,不還手沒關係,最起碼要先退場。市場會對勇於認錯的人頒獎,也會對死不認錯的人痛下殺手,毫不客氣。

一直要大家自己去找一條合於你的控盤線(均線),那就是你的趨勢依據。線上是多方,線下是空方,在線上你作多,跌到線下你做空,貼著盤面走,那就是你的原則。照著規則做,沒有等一下的機會,不存僥倖的心態,那麼這條線會像是沉浮在 交易市場中的浮木和救生繩,免得你沉入海底,拉你到勝利的彼岸。

想在市場生存,趨勢永遠要擺第一,我沒有看過不尊重趨勢的人還能在這兒存活的。通常他們都很快的消失,連國安基金都無法與趨勢對抗,咱手上的資金能掛幾次單?這道理就像想拿香蕉皮放在路中央要讓輾過它的汽車滑倒一樣簡單。

認錯,在第一時間停損,不猶疑,不等一下,就不會被套牢,不被套就不會去攤平而加速減亡。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掐頭去尾,只吃中間一段

市場中有長線、中線、短線操作者,不同的操作者適用不同的操作策略。 “掐頭去尾,只吃中間一段”是中短線操作者應遵守的操作法則。

要理解“掐頭去尾,只吃中間一段”,首先在技術上你要對支撐位和阻力位能熟練的掌握。

“掐頭去尾,只吃中間一段”之所以成為股市常勝將軍的策略,其可行原理是因為頭和尾都很危險,常勝將軍就是在任何不明確的市道拒絕操作。為了說明這一點,本人講一點技術上的東西(“貓否炒股心得“欄目是不講技術的”)。

一隻股票下跌,若想反轉必須不斷縮小下跌幅度,同時必須縮量,如果你看到量縮到與前期某個低點的量相當,則基本上代表著風險已被釋放,反轉就在眼前,如果此時進入你就可能買到了最低價,但也有可能是第二撥下跌的開始,若是,那就買在了第二撥下跌的最高點上,這種情形,高手是不會介入的。縮量之後的小幅放量且小幅上漲並以最高價收盤,基本上確定止跌,此時可介,而此時最低價已不在了。所以若想買的安全些,則無法買到最低價,權衡是要更安全些還是要買的便宜些?本文主題就是告訴你這樣一個策略,選擇安全些!


趨勢——順者昌,逆者亡

這是資本市場亙古不變的道理。在一個主要上升趨勢中只能做多,而在一個主要下降趨勢中只能做空。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上升趨勢線解決了多頭平倉的問題,下降趨勢線解決了空頭平倉的問題,水平趨勢線(上軌下軌)解決了開倉的問題,趨勢線還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但無論是上升趨勢線、下降趨勢線或者是水平趨勢線(上軌下軌)都不會對價格產生任何的支撐或者反壓。

要解決開倉的問題,關鍵是頸線的畫法,而頸線的確定是最難的。常聽一些股評說連接某個形態的兩個高點就形成了頸線,這種完全紙上談兵形而上學的說法是錯誤的。下面我們來看頸線形成的原理:以A股市場為例,當一個股票綿綿下跌到一定的估值區間內,這個估值區間是主力認同的價格範圍,而不是所謂的PE估值。那麼主力會在第一時間介入一定的倉位,在一個長期下跌後交投清淡的市場中,這種買入行為非常容易把價格打起來,主力是繼續往上買嗎?不會,假設主力在這裡買了10個籌碼,它會往下摔打,在摔打的過程中會有其他的籌碼帶出來,那麼主力會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也許在下面拿到20個籌碼。為什麼會有籌碼會帶出來呢?這裡面可以分成主力主動賣出的部分、上面割肉的部分、還有在初次買入拉高過程中的短線客獲利了結部分,所以打下來後主力可以接到更多的籌碼,一般會在下方形成一個震盪區間,並且在震盪區間內形成上漲放量,下跌縮量的走勢,而突破該區間的標誌是放量大陽線。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下面以600887伊利股份為例:震盪區間內上漲放量,下跌縮量,臨界點突破前窄幅震盪以及突破後的洗盤時,KDJ、RSI等擺動指標惡化,出現死叉、頂背離等賣出信號,誘使所謂的技術派賣出,而後面股價卻又上漲了70%。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在臨界突破頸線位時必須放量,因為頸線有一個上擠下壓的作用,要突破頸線必須花相當大的代價,也就是用資金都接下來套牢及獲利的籌碼,所以必須產生放量。突破後一般會出現自然回撤(A股稱為洗盤),然後再加速上漲,是否形成加速以及形成加速的過程取決於大盤所處的環境,所以我們必須左眼看大盤,右眼看個股。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有些個股為什麼突破頸線位後沒有上漲,因為當時大盤環境不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頸線突破後有的會直接上漲,有的會做自然回撤後再上漲,一般做自然回撤後再上漲的走勢較為理想。直接上漲的個股一般為主力後知後覺,在之前沒有拿到足夠的貨,而大盤行情起來後主力措手不及,急於吸貨,形成這種“通吃套牢盤”的走勢,對於一般公眾交易者來說會覺得這個股票走勢非常強勁,而從做盤的角度來說抬高了自身的資金成本,擠壓了利潤空間,非常不利於後續做盤。我們以600687國泰股份為例來看如何突破頸線和洗盤的。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並不是所有的底部形態都有頸線,有些形態的線我們就只能稱為形態的上邊界線,但是其作用和頸線是一樣的,比如三角形底部: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只做一種股票!


學會等待

投資的兩端分別是分析和交易,而連接這兩端的是等待。投資分析的核心是商業理解力和概率思維,投資交易的核心是賠率和逆向思維,等待的核心是謹守能力圈和尊重常識。從長期來看,優秀的交易無法挽救糟糕的分析,優秀的分析卻可能毀於糟糕的交易。然而相比之下,最難的還是學會等待。

投資業績都是後驗的,但每一筆投資的中長期概率和賠率卻是可以事先決定的。優秀的業績只是結果,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才是本質。努力、天賦和運氣可能是最重要的3個原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會給你一個成功的下限,天賦決定了成長的效率和時間成本,而運氣總會給堅持正確的人以意外的驚喜。

成功的投資人與其說是精於計算和選擇,不如說是他們更懂得放棄和堅持;與其說是能耳聽六路眼觀八方,不如說是始終心無旁騖的保持專注;與其說是天賦異稟見識超常,不如說是更能深刻看到自身的侷限性,清楚知道市場中的可為與不可為。所謂的投資大神,不是他們獲得了神秘的天啟,只不過是忠誠於複利並永遠踐行罷了。

投資在某個階段特別容易沉溺於“完美系統的構建”,然而這與終身致力於製造永動機的差別並不大。系統越是繁複、思維越是沉溺於細節,其實與投資的本質就距離越遠。投資做得越久越能體會到,最可依靠的是質樸簡潔卻擊中本質的方法論,最應重視的是大格局和戰略上的成功。

對一個投資人來說,比較危險的一種情況是早早的擁有“真理在握”的感覺。如果同時再無聊點兒或者爭強好勝些,對稍微不同道者就口誅筆伐,那基本上說明沒啥進步的餘地了。投資當然是有毫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但投資的不同要素的權重卻沒有什麼“神聖模型”。當然這不是說見異思遷,而是保持思維的開放性,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集中還是分散好?如果從特定階段性角度考慮,取決於魚(彈性)與熊掌(安全性)哪個對你更重要。如果從長期常態來考慮,集中似乎代表了對公司挖掘和分析的高度自信。但轉念一想,如果真那麼自信,理應可以挖掘到更多優秀的標的並適度分散啊。當然這本質上是個度的問題,最終講究的是研究深度與倉位效益的匹配、投資彈性與風險分散的適中。

投資決策環節涉及的要素很多,但如果精煉總結下可能有三點最關鍵:1,大局觀。就是清楚你處於整個市場週期的什麼位置,是該恐懼、貪婪還是麻木;2,價值判斷。下注要瞄準在未來優勢類別的對象上,與時間做朋友;3,預期差。明確價值判斷的假設和估值所包含的預期,當出現高度預期差的時機時保持敏感度。

投資神話裡都是百戰百勝的故事,但現實其實很骨感,即便是巴菲特都承認不斷在犯錯。然而為什麼有的人一犯錯就致命有的犯了錯並不導致嚴重損失呢?區別在於:1,主觀上是否承認自己是會犯錯的凡人?2,客觀上是否善於用安全邊際保護自己?3,是否分散了風險並用良好賠率彌補?所以損失是取決於錯誤的預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