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用人不同的三種戰果: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把賢能的人尊為老師協助自己完成事業的,就會成為其中的王者;把下屬當做朋友協助自己完成事業的,就會成為業界的霸主;把員工當做徒弟協助自己完成事業的,就必定會失敗。


唐代的韓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今之學者亦然。各行各業都必須有老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雖然修行要靠自己,沒有領進門的師傅,也是不行的。

企業用人不同的三種戰果: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把傳道授業解惑結合在興國,像周文王把姜子牙敬為尊上,加上當時的趨勢所在,所以推翻了紂王當上王是必然的。如果有像周文王這樣的領導,應該深受員工擁戴,同時這家公司也不會差到哪去。

齊桓公的成功是離不開鮑叔牙的,但最重要的是管仲,因為當初沒有射中要害,讓其有生機。齊恆公不計前嫌,聽了鮑叔牙的意見,對管仲也恭恭敬敬。


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共比鄰,說得確實有豪情,敢在一千多年前就說出這麼“酷”的道別語言,那可是一個一分手就幾乎等於死別的時代。在這種環境下,王勃對於大多數人要“兒女共沾巾”的事,居然如此想得開,他的胸襟簡直比“海內”“天涯”還要大。所以說,王勃很“酷”。

企業用人不同的三種戰果: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王勃的這些友誼情,用在建國立業時,像劉邦能當上皇帝,以蕭何、張良、韓信三人功勞最大,這三個人被譽為“漢初三傑”。劉邦把他們當做朋友看待最為信任,所以三人便一同為他打天下。

是朋友但更勝過朋友的就是桃園三結義。戰國時期的劉備,和張飛關羽一同舉杯宣誓,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語出荀子的《勸學》,荀子用靛青比喻那些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後起之秀,而用藍草比喻他們的導師和前輩。我理解這句話的真意是鼓勵青年人在事業上超過前人。

企業用人不同的三種戰果: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而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老虎向貓學藝的故事最有說服力。開始老虎是沒有那麼厲害的本領的,它到山裡去找貓學習本領。貓教會了它,它反過來要吃貓。貓爬上了樹,老虎對它沒有辦法。因為當初貓沒有教老虎上樹的本領。

如果一昧保留自己的知識經驗,反而是一種保守走向滅亡。康有為、梁啟超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國歷史上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人物,都曾為使中國由封建制度轉向資本主義制度做出過自己的貢獻。然而,在歷史的轉折與大變革面前,康有為一個固步自封,僵化保守,拒絕接受新事物和新變化;梁啟超一個善於吸收,因時而變,努力掙脫傳統事物與文化的束縛,師生的分歧乃至最後分裂是理所當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