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外企有點不一樣,不跑北上廣深來佛山,今成全球最大生產基地

6月21日,張槎古新路的佛山高新區科技產業園裡,在90多名來自全球各業務領域的核心客戶共同見證下,安德里茨中國總裁托馬斯·史密斯等6名主禮嘉賓共同為醒獅進行點睛。隨著一輪極具嶺南特色的醒獅表現過後,安德里茨中國新總部大樓進行了剪綵。

這個簡單而隆重的開業儀式中西合璧,某種意義上契合了過去20年安德里茨在佛山的發展軌跡。上世紀90年代末,這家老牌的奧地利工業集團把佛山作為敲開中國市場大門的首站。隨後20年,以佛山為支點,安德里茨中國迅速發展,成為安德里茨集團全球發展最快的地區公司。

隨著新總部大樓的開業,標誌著安德里茨中國邁入新的里程碑。作為極少數把中國總部放在佛山的外資企業,安德里茨在佛山取得的成功具有重要標本意義,其發展歷程見證了佛山過去幾十年的產業和城市蛻變。

这家外企有点不一样,不跑北上广深来佛山,今成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以合資公司敲開中國市場大門

安德里茨與佛山結緣的故事帶有深刻的時代印記。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迎來了一輪外企投資熱潮。1990年代,麥當勞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快餐店;1994年,美國寶潔公司正式進入中國市場;1997年,美國通用汽車與上汽集團共同成立了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在這輪投資潮中,來自奧地利的司馬策也踏上了飛往中國的航班。他此行的目的責任重大,將代表安德里茨集團與佛山水泵廠共同創建合資公司,專門為製漿造紙行業提供泵產品。

安德里茨集團總部位於奧地利格拉茨,悠久歷史,是奧地利全球領先的工業集團,年收入約60億歐元,其業務廣泛涉及水力發電、製漿造紙、金屬行業以及市政和工業領域的固/液分離。目前在全球擁有員工25500人,超過250個分支機構。

迅速壯大的中國市場對於安德里茨來說誘惑與潛在的風險並存。誘惑在於中國龐大的消費需求催生了造紙等行業的蓬勃發展,這為安德里茨的產品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潛在的風險則是當時中國與歐洲存在很大差異,這讓安德里茨對中國市場的開拓無從入手。

經過前期考察,安德里茨決定採用更為穩妥的方式,通過與國內企業合資來打開中國市場。佛山水泵廠憑藉在行業內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基礎,進入了安德里茨的考察範圍。在此背景下,司馬策來到了佛山,一待就是17年。

1997年,湖南人文靖大學畢業後,懷抱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來到了佛山,成為司馬策招進來的第五位員工,負責公司財務工作。“那時候公司處於草創階段,只有兩個財務。”在創業初期,合資公司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和車間,只能使用租來的1000多平方米的車間。

同樣需要去努力適應的還有佛山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剛來時佛山還是很小的城市,遍佈了陶瓷企業。”雖然如此,喜歡接受挑戰的文靖還是選擇了留下來。

在包括文靖在內的最初12名員工的努力下,安德里茨得以順利踏出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隨後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得益於安德里茨在特種裝備領域的技術和產品優勢,和其他大多數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一樣,安德里茨通過合資公司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公司業務不斷擴張。

2002年,為了全面進入中國市場,安德里茨在佛山成立了獨資公司——佛山安德里茨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佛山安德里茨”),主要生產製漿造紙的相關產品。兩年後,位於張槎的製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隨後幾年,佛山安德里茨的發展不斷演繹著“螞蟻搬家”的故事,把集團的高新技術、生產流程通過本地化改進後不斷引入中國,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多元。繼水泵部門後,緊隨其後進入中國市場及完成本土化控制的分別是分離技術部門以及製漿造紙行業下的纖維製備部門等。

目前,安德里茨中國已成為集團最大的分公司之一,業務範圍覆蓋集團四大領域,包括製漿造紙、水力發電、金屬和分離技術。“我們可以驕傲地說,安德里茨中國如今幾乎涵蓋了集團在全球範圍供應的產品及服務,成為集團內最大的生產基地。”安德里茨中國總裁史密斯先生在總部大樓開業儀式上興奮地說。

壯大研發力量研究成果全球共享

在經營業務不斷拓展的同時,安德里茨也在努力培育本土化的研發力量。

就在安德里茨進入中國的同一年,奧地利人亞歷山大·葛帥德進入安德里茨集團研發部門,先後擔任回收纖維的研發和開機經理,雖然由於工作關係也會經常到中國出差,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會留在了佛山。

2006年的夏天,亞歷山大來到佛山,按照計劃他將在這裡待3年,組建新的開機團隊並幫助佛山安德里茨的回收纖維業務成立工藝項目工程團隊。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和對新技術、新產品的渴望讓他印象深刻,“我剛來時佛山公司的研發力量很薄弱,但在這裡可以感受到一種緊迫感,大家一起努力去迎合市場發展的需求。”

在亞歷山大的見證下,佛山安德里茨的研發力量不斷壯大發展。2006年,安德里茨泵技術中心以及安沃特種合金鑄造有限公司落戶三水工業園。其中,安德里茨泵技術中心擁有亞洲最先進的封閉式泵測試平臺;2013年,安德里茨中國建成首個漿料測試實驗室,具備了在自有實驗室進行專業漿料性能測試的能力,可為國內和東南亞各地的工程師提供技術支持;2015年,佔地4200平方米的揚克缸業務中心建成,設有最先進的設備可實現高質量的生產和服務;今年3月份,安德里茨中國公司擴建了漿料實驗工廠,增加了固廢實驗室。

“目前我們擁有300多名科技研發人員,佔總人數的19%,這對於製造企業來說是一個很高水平。”安德里茨中國創新項目管理經理胡淑翊介紹,目前安德里茨每年投入科技活動費用均佔到銷售收入的3%以上,為公司產品和技術服務創新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这家外企有点不一样,不跑北上广深来佛山,今成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經過20年發展,安德里茨中國公司的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從最初以吸收引進國外技術為主到如今可以把本地研究成果回饋給集團,“我們剛申請了一個全球專利,使用該專利的產品將會在全球同步銷售。”亞歷山大表示,伴隨著企業研發力量的成長,自己待在佛山的時間也從原來計劃的3年到如今4個3年過去了,如今他已經把家安在了佛山,對於在佛山的工作經歷,他認為是自己一筆寶貴財富。

“這種感覺很棒,安德里茨集團對於分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有很嚴格要求,我們的快速發展是通過一次次成功爭取回來的,在這裡新產品或技術可以迅速投入市場,這跟歐洲很不一樣。”

經過20年發展,安德里茨中國從最初租借廠房和辦公室,發展到今天,在中國製漿造紙設備佔據著不可動搖的領導地位,在固液態分流設備市場同樣聲譽卓著。

對於這種成長,亞歷山大認為離不開安德里茨自身的經營策略,“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尋求一種穩定的增長,依靠自身的積累一點點成長以來,不會一下子把業務做得很大,這樣就避免了發展過快給經營管理帶來壓力。”

另一方面,他認為佛山所在的珠三角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發展最快的區域,安德里茨把佛山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站也為公司後續成長奠定基礎。

持續本土化實現與地方經濟緊密融合

2012年,在進入中國市場的第15個年頭,佛山安德里茨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改名為“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成為安德里茨集團服務中國市場、輻射東南亞的總部,這也成為極少數把中國總部放在佛山的外資企業之一。

“把總部放在佛山我認為是出於幾方面的考慮。”在安德里茨工作了20年後,文靖已成為安德里茨中國的首席財務官,對於安德里茨中國的發展有著自己的理解。她認為安德里茨最初在佛山的成功為後來不斷加大投入帶來了信心,佛山市各級政府務實的作風給企業帶來了很好經營環境。而且佛山的區位對於覆蓋東南亞市場有較大優勢,有利於公司未來的市場開拓。此外,佛山作為製造業大市,與安德里茨從事的行業具有較好的契合度,能夠為安德里茨在中國的發展提供產業配套支撐。

事實上,過去20年安德里茨一直致力於實現生產、研發的本地化,不斷培育本地供應商。安德里茨中國與佛山本地產業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帶動了一批供應商的成長。“我們在國內擁有1300多個供應商,其中佛山本土有209個,佔比16%,但我們在佛山本地的採購額達到5個億,佔採購總額的20%以上。”

此外,從人員結構看,安德里茨中國已經深深紮根在佛山。目前公司在全國擁有1698人,其中在佛山工作的有1120人,佛山本地戶籍的也有500多人,包括亞歷山大等一批外國管理和技術人員也已長期定居在佛山。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安德里茨中國也為佛山作出很大貢獻。近3年公司年均銷售額超30億元,其中,2017年超過38億元,年均納稅超2億元,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上週,隨著新總部大樓的落成,安德里茨與佛山的融合將更加緊密。新總部大樓所在的佛山高新區總部園,地處季華中央商務帶,周邊擁有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安德里茨選址於此既臨近原總部生產基地及歐洲工業園生產基地,也能利用園區便捷的配套設施。

“藉著安德里茨中國新總部大樓的建成,我們想再次對佛山作出鄭重承諾,這裡是我們的家。”史密斯先生在開業儀式上表示。紮根佛山20載,如今的安德里茨已成長為一個在多個關鍵領域的市場領導者;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年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發展適合中國本土市場的技術;以及一家業務遍佈海外市場的國際企業,直接向海外客戶供應產品和服務。接下來安德里茨將立足佛山,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尋求在中國市場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安德里茨中國與佛山本地產業在研發方面的合作也不斷深化。“近年來我們加大對環保設備研發投入,並與本土企業加強合作。比如2016年我們要研發一個餐廚垃圾處理設備,為了更好地收集相關試驗數據,我們與瀚藍環境達成戰略合作,在瀚藍環境那裡打造一條餐廚垃圾處理線,藉助這條生產線來為我們的設備研發提供支持。”安德里茨中國創新項目管理經理胡淑翊介紹,接下來公司將持續推動本土化研發,尋求與本土企業更廣泛的合作。

■特寫

“洋高管”的中國生活

身穿藍色襯衫,挺拔的鼻子上架著一副無框眼鏡,說到興奮處會不自覺地露出迷人笑容,在佛山工作12年,亞歷山大·葛帥德對於這邊的一切都已經適應下來,甚至喜歡上這裡的亞熱帶氣候,以至於冬天回到奧地利會覺得太冷。

然而,2006年的那個夏天,當亞歷山大·葛帥德拖著行李來到中國時,並沒有想過自己會在這裡待上這麼長時間,而更多的是感到好奇。“我剛到安德里茨中國來時住在廣州,這是一個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大城市,而我在奧地利的故鄉是一條只有600人的村莊,這種強烈的對比讓一切都變得新奇。”

这家外企有点不一样,不跑北上广深来佛山,今成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事實上亞歷山大與中國結緣還要更早上一些,2002年他認識了一位中國姑娘,兩年後成為了他的太太,隨著他的工作重心轉到中國,他也把家安在廣州,併成為了一名廣佛候鳥,並持續了10年。

近年來,隨著佛山城市發展,居住環境不斷提升讓亞歷山大萌生了搬到佛山的想法,“地鐵開通後廣佛兩地來往很方便,加上和廣州的高房價相比,佛山的吸引力越來越大。”2016年,亞歷山大把家搬到了千燈湖,成為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新佛山人”。如今,除了每年暑假和聖誕節會回到奧地利與家人團聚外,他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國。

雖然日常有70%的時間都在出差,但對於在佛山的一切他感到很滿意,“我喜歡這裡的點心,這邊喝早茶聊天的傳統很有趣,平時週末會和太太到廣州玩也很方便。”他表示,自己原來也在北京、上海待過,但還是更喜歡在佛山生活。

【攝影】戴嘉信

【作者】 孫景鋒

【來源】 佛山經濟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