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這些要注意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特徵為急起的發熱和喉痛,在軟顎的後部、咽、扁桃體等處可見紅色的暈斑,周圍有特徵性的水皰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結節)。感染性較強,傳播快,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

一、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特徵為急起的發熱和喉痛,在軟顎的後部、咽、扁桃體等處可見紅色的暈斑,周圍有特徵性的水皰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結節)。大多數為輕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感染性較強,傳播快,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潛伏期3-10天,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該病有流行趨勢,常見於嬰幼兒。

二、發病機制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病毒自鼻咽、口腔侵入至呼吸道及消化道局部黏膜,在黏膜上皮細胞以及咽部或腸壁淋巴組織居留和增殖。病毒由原發灶經淋巴通道擴散至局部淋巴結,或進入血循環產生病毒血症,到達全身各臟器,引發各種病變。

三、流行病學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1、病原體:本症由為柯薩奇A組病毒及埃可病毒所引起,常見為柯薩奇A組9型(以及1、2、3、4、5、6、8、10、22),其他柯薩奇A組、B組病毒及9、16、17型埃可病毒等。EV71病毒感染的皰疹性咽峽炎也可見病重患者。

2、傳染源:感染者和無症狀的帶菌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3、傳播途徑: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生活密切接觸也可傳播。

4、易感人群:主要侵襲1-7歲兒童,4歲以下年齡發病率最高。

四、症狀體徵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臨床特徵為驟起高熱,24-48小時可達高峰,升至39-41℃,伴有頭痛、咽部不適、肌痛等。嬰幼兒常有嘔吐、拒食、甚至發生高熱驚厥;起病2日內咽部出現灰白色小丘疹,24小時發展為水泡和潰瘍,其周圍繞以1-5 mm的紅暈為特徵性的病變。皮損常現扁桃體前柱、軟顎區緣和顎垂。經1-5天潰瘍癒合,一般3天內退熱,症狀消失。本病併發症少見,預後良好。由EV71病毒感染的皰疹性咽峽炎也可出現病重患者。

五、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均為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病原體為柯薩奇A組病毒,手足口病病原體以柯薩奇A組16型、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肺出血、循環障礙等,致死原因主要為腦幹腦炎及神經源性肺水腫、肺出血。

僅於口腔咽顎部位、懸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現皰疹,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如手、足、口、臀、膝關節、肘關節等部位出現斑丘疹、皰疹,診斷手足口病。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注意隔離(要求2周),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多飲水(可適當同時加入糖和鹽),清淡飲食,多給孩子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儘可能少吃煎、炸類的油膩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鹹、熱、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過熱、過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潰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適量綠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湯,放涼後適量給患兒飲用。

2.時刻觀察孩子提問,避免抽搐症狀

3.不要應用抗生素

七、皰疹性咽頰炎的預防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1.與患病寶寶隔離

由於皰疹性咽峽炎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一定注意不要讓寶寶和患兒接觸,同時患兒的家屬和玩具等都要隔離(2周)。

2.消毒寶寶的玩具和餐具

將寶寶的玩具和餐具採用沸水煮沸的方式進行消毒,防止感染其他寶寶。

3.不要隨便親吻寶寶

成人在親吻孩子過程中很容易將病毒傳染給孩子,容易導致寶寶感染皰疹性咽峽炎。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4.保持室內衛生與通風

夏季天氣炎熱,空氣中細菌和病毒急劇繁殖,一旦進入呼吸道就會引起疾病發生。平時要經常打掃衛生,清洗衣服和床單等,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涼爽與空氣流動。

5.給室內環境進行殺菌消毒

建議要經常給家居環境進行殺菌消毒。不建議使用消毒劑,腐蝕性太強,而且汙染殘留容易中毒。推薦大家使用目前殺菌效果最好,也是最安全的紫外線殺菌燈進行消毒。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这些要注意

陽光衛計

祝您健康

長按二維碼即可輕鬆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