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單穴位治病36絕招,實戰乾貨分享收藏,做個36行中的狀元

針灸單穴位治病36絕招,實戰乾貨分享收藏,做個36行中的狀元​針灸單穴治病36絕招

1、穴 名:下都(經外奇穴、八邪穴之一)取穴方法:手背四、五指縫尖上五分處。主 治:發燒。手 法:連續不斷掐按1—2分鐘。

2、穴 名:少海(手少陰心經,合穴)取穴方法:屈肘,肘橫紋尺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主 治:心動過速。手 法:揉按1-2分鐘。(60-70/分)

3、穴 名:通裡(手少陰心經、絡穴)取穴方法:神門穴上一寸。主 治:心動過緩。手 法:按揉1—3分鐘,300-500次。

4、穴 名:大陵(手厥陰心包經、原穴)取穴方法:腕關節掌側第一橫紋正中,兩筋之間,主 治:失眠症。手 法:點按1—2分鐘,直按斜上頂。

5、穴 名:神門(手少陰心經、原穴)取穴方法:掌側腕橫紋尺側上方凹陷處。主 治:多汗症。手 法:直按斜頂向內關1—2分鐘。

6、穴 名:湧泉(足少陰腎經、井穴)取穴方法: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處,屈足卷趾時呈凹陷處。主 治:足心熱。手 法:揉按36次。

7、穴 名:盲俞(衝脈、足少陰之會穴)取穴方法:肚臍旁開五分。主 治:頭痛。手 法:拇、中指按後,斜向上頂,左治右,右治左。

8、穴 名:列缺(手太陰肺經、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於任脈)取穴方法:兩手虎口相交叉,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處。主 治:頭頂痛。手 法:直按斜向上頂。

9、穴 名:懸鐘(足少陽膽經、八會穴之髓會)取穴方法:足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後緣。主 治:偏頭痛。手 法:按揉3—6分鐘,左治右、右治左。

10、穴 名:定喘(華佗夾脊)取穴方法:在大椎旁開五分處。主 治:哮喘。手 法:斜向肩部頂1-2分鐘。

11、穴 名:止瀉(任脈上,關元、石門中間)取穴方法:臍下二寸半取之。主 治:腹瀉。手 法:直按稍斜上頂。

12、穴 名:降壓(足厥陰肝經上)取穴方法:在大敦與太沖之間,主 治:高血壓。手 法:震顫點按1-2分鐘。

13、穴 名:足三里(足陽明胃經;合穴、胃下合穴)取穴方法:外膝眼下三寸,四橫指。主 治:腹部疾患、高血脂症,止胃痛。手 法:直按斜向下1-2分鐘。胃痛時,用雙拇指按揉患者雙腿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痠麻脹感後 3一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

14、穴 名:大骨空穴(經外奇穴)取穴方法:拇指近節指骨與遠節指骨連接橫紋橈側面中點赤白交界處。主 治:白內障。手 法:用力點刺,重手法效果好。

15、穴 名:神庭(督脈)取穴方法: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主 治:腦疲倦,(醒腦)手 法:中指點按刺激。

16、穴 名:血海(足太陰脾經)取穴方法:髕骨內上緣二寸。主 治:眼皮浮腫。手 法:拇指強力度按壓。

17、穴 名:肩痛穴(足陽明胃經上)取穴方法:足三里下約三寸左右,脛骨邊緣。主 治:肩周炎。手 法:強力度按壓1-2分鐘,左治右,右治左。

18、穴 名:扭傷穴(經外奇穴)取穴方法:曲池(手陽明大腸經)與陽池(手少陽三焦經)聯線的上1/4與下3/4交點處。主 治:急性腰扭傷。手 法:強力度,同時按壓兩臂的扭傷穴。

19、穴 名:坐骨穴(新穴)取穴方法:大轉子與尾骨尖聯線中點下一寸處。主 治:坐骨神經痛。手 法:拇指用力直按,斜向下頂。

20、穴 名:足跟點(手針穴位)取穴方法:大陵穴與勞宮穴聯線上找痛點。主 治:足跟痛。手 法:按揉1-2分鐘。

21、穴 名:承漿(任脈)取穴方法:唇溝之中央凹陷處。主 治:小兒厭食症。手 法:中力度按揉3-5分鐘。

22、穴 名:遺尿點(手針穴位)取穴方法:手小指末節橫紋中點。主 治:小兒遺尿(腎虛)手 法:輕按揉1-3分鐘。

23、穴 名:天柱(足太陽膀胱經)取穴方法:頸部大筋外緣之後髮際五分凹陷處,啞門旁開1.5寸。主 治:喉頭腫痛。手 法:輕揉按2-4分鐘。

24、穴 名:太沖(足厥陰肝經,腧穴、原穴)取穴方法:足背一、二趾縫間上一寸五分處。主 治:鼻出血。手 法:垂直用力點按。

25、穴 名:上迎香(經外奇穴)取穴方法:在眼內眥下五分處。主 治:鼻竇炎。手 法:按揉1-2分鐘。

26、穴 名:少澤(手太陽小腸經,井穴)取穴方法:手小指尺側,距指甲0.1寸。主 治:急性結膜炎。手 法:拇指重掐法。

27、穴 名:大抒(足太陽膀胱經)取穴方法: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處。主 治:麥粒腫。手 法:直按斜向頸椎用力頂按。

28、穴 名:冠心穴取穴方法:左足背解溪穴(足太陽膀胱經)至2、3趾骨聯合處聯線中點。主 治:冠心痛,止痛。手 法:指端或用圓珠筆芯按壓5分鐘。

29、穴 名:元駿穴取穴方法:位於左手手掌心中指指關節下。主 治:冠心病,心絞痛。手 法:一指禪推法點揉。

30、穴 名:關元(任脈,小腸募穴)取穴方法:臍下四橫指,中線。主 治:失眠。手 法:半臥後揉100-200下,45℃水泡足,按揉湧泉穴200下。

31、穴 名:四白(足陽明胃經)取穴方法: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中。主 治:便秘。手 法:按揉腹部自右向左推200下;排便時按雙側四白加長強穴(長強尾骨端凹陷處)。

32、穴 名:安眠穴(經外奇穴)取穴方法:翳風(手少陽三焦經)與風池穴(足少陽膽經)邊線中點。主 治:失眠、偏頭痛。手 法:中度點按。

33、穴 名:牽正穴(經外奇穴)取穴方法:耳垂前5分至1寸。主 治:面神經麻痺、口腔潰瘍。手 法:中度向前斜刺,(口腔潰瘍加小腸反射區)。

34、穴 名:失眠穴(經外奇穴,足底)取穴方法:足底足跟正中點。主 治:失眠、足跟痛。手 法:重度力點按。

36、穴 名:落枕穴(經外奇穴)取穴方法:位於手背側,當第2、第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約0.5寸處。主 治:落枕。手 法: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就是落枕穴。用食指指腹,或圓珠筆頭(不是筆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會變得輕鬆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