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全面“鬆綁” 外資進入熱情高漲

金融業深度“鬆綁”

早在去年底,監管就開始對外資金融機構“鬆綁”,如放寬外資銀行存在形式選擇範圍、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經營空間、優化監管規則等。直到今年博鰲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宣佈了多項金融業開放的舉措,包括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等等。

在近日的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就表示要繼續支持上海在金融對外開放方面先試先行。據知情人透露,上海地區已有外資銀行,給當地銀監局遞交了新業務申請。譬如,對零售存款的門檻,從人民幣100萬元降到50萬元,增開新的網點等。

外資機構“加碼”中國市場

在6月26日的銀保監會發佈會上,星展銀行(中國)首席執行官葛甘牛表示,星展集團計劃在中國設立合資證券公司,目前正在和潛在中方合作方洽談,並跟地方政府和監管機構溝通,希望可以儘快推進合資證券公司的申報。本月早些時候,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表示,有意申請香港虛擬銀行牌照。此外,有媒體報道稱,瑞銀、野村和摩根大通三家外資機構已陸續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擬成立持股51%的合資證券公司。

光大宏觀研究報告認為,外資銀行(包括境外母公司和外資銀行在華分支機構)可以繞過自身業務受到的限制,通過併購中資銀行,加快進入和佈局中國市場,實現真正的“外資控股+本土化經營”的商業模式。“屆時,一些中小規模的地方性銀行可能將受到外資的青睞。長遠來看,通過中外“聯姻”,我國銀行業能更有效地吸收外資銀行的先進經驗,比如在風險控制、個人消費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方面。這將使得銀行的服務將更加差異化,整體上有助於提高我國銀行業的綜合水平。”

葛甘牛也表示,“外資銀行的強項其實是在跨境聯動方面,我們在國際上有比較好的網絡和資源,在產品方面有比較豐富的經驗。我們在中國的業務開拓主要是發揮強項,以長補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