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说,山上有葱下有银,上有朱砂下有金,是真的吗?

创意达人秀

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这种说法出现自《酉阳杂俎》一书,是古代寻找金矿的一种重要依据。



▲配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勘探矿藏的储量、种类的方法也越来越丰富。通过各种高科技的扫描仪器,可以轻而易举知道矿山内的具体情况。

而古人把金银之类重金属作为货币使用,他们是怎么发现这些金矿? 最直接的就是表层金矿,就是一铁锹挖下去,铲出来的都是金子这种,当然这种说法肯定是夸张。

但是在封建时代有这么一批人,他们被官府雇佣。主要的工作就是筛金子,从河道当中的沙子里面筛选金子,这种是最直接的。当然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而且是只适合金子这种。


那是古代铜、铁、银之类,使用量也是很多。这些金属矿物的发现,这是根据古人对于自然的总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植物辨别法。

借助的主要原理就是植物扎根于土壤,从土壤中吸取矿物元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可以被植物吸收,比如像金银铜这种重金属,就只可以被一部分植物吸收。其他植物种在矿山之上,是很难存活下来的。

自20世纪初以来,很多矿物学家通过植物的分布,确实在我国发现了很多的矿藏。比如说20世纪30年代,有科学家通过详尽分析一片地里面玉米的化学成分,发现其内有微量的黄金。之后勘测该地后,可以发现其下有金矿存在。

▲铜草

而在1951年我国著名的学者谢学锦和徐邦梁两人,在安徽安庆采集土壤样本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某处铜矿区域,发现一种植物特别的茂盛。对其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其是“喜铜”植物,也就被起名“铜草”。

而这是我国第一次使用植物指示寻找矿藏,而这两位学者也靠着这个发现,所写论文也成为我国地球化学勘探的开山之作。而谢学锦也在后来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这就是植物探索矿物的现代应用。

而除了上文提到的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还有哪些植物,可以显示下面矿藏的种类。

▲葱

蛇裟子 ——其下多有有铜、铅、锌矿。

野玫瑰 ——指蔚蓝色野玫瑰,其下多有铜矿。

忍冬草——其下多有金、银伴生矿藏。

矮生樱桃和刺扁桃—— 其下很可能有石灰岩。

矮灌木林——其下很可能有石膏。

石松——一般是寻找铝矿的好地方。

车前草——生长茂盛的地方有锌矿。

锦葵——其下很有可能是镍矿。

紫苜蓿——生长茂盛的地方多有钼矿。

艾蒿——有可能是猛矿。

野苦麻——生长的地方常有铁矿。

紫云英——寻找铀矿和钍矿的重要线索。

▲紫云英

所以说在古文所看到的这句话,其实是正确的。所以说头条里面的各位,赶紧上山去种葱吧,那座山头的葱长的好,那就赶紧把那块山买下来吧。一本万利千秋万代


史之策

这个问题要分成两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矿物与植物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植物探矿法至今日仍可有所耳闻,比如海州香薷和铜,这被称为“找矿标志、指示植物”。它的原理并不是很难理解,毕竟如同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一样,不同的植物也有对生活环境的不同要求,温湿度如是,土壤内元素含量也如是。那么能起到显著或特殊作用的,就会被成为“指示植物”。但不仅是探矿,也有可能表现环境污染问题,所以今天还有各类“污染指示植物”。只不过在这方面西方发展较早,毕竟工业革命嘛,因此像1866年的法国人尼德兰、1874年的英国人史特顿等等,都是“大气污染指示植物”方面的先驱人物。


关于提问的这段话。虽然据考证是出自南北朝时梁代的《地镜图》,但原书已轶,今日多有只言片语被其他书籍引用,又或者是整理摘录,比如唐代的《酉阳杂俎》或清代的《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五行类》,下举例一些:

  • 《酉阳杂俎》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

  • 《艺文类聚》山有葱,下有银,光隐隐正白;山有磁石,下有铜若金。又曰:白银见为雄鸡。

  • 《云仙杂记》山中有葱,下必有银;有薤,下必有金;有姜,下必有铜、锡;山中有玉者,木旁枝下垂,谓之“宝苗”。(缺)

  • 《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山海经广注》南山经杻阳之山等多有用到。


但是不论这些内容如何变化,对比《管子》中曾出现的这段话:

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一曰。上有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沙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

可以发现,“指示植物”的出现较之赭、铅、丹砂、磁石更易辨析。而对比《荀子·劝学篇》中所说的:“玉在山而草木润。”又更细致。因此它虽然描述的依旧简陋,甚至在再发展上出现了唯心和玄幻色彩,但仍可证明这是中国自古出现的地理地质学理论。所以即便有下列这种记载,也并不能抹消它的重要历史地位:

  • 《太平御览·珍宝部》《地镜图》曰:黄金之气赤黄,千万斤以上,光大如镜盘。

  • 《太平御览·兽部》《地镜图》曰:青玉之像为女人,黄金之见为火及白鼠。



当然在今天,我们探矿时肯定不会“欲知宝所在地,以大镜夜照,见影若光在镜中者,物在下也。(《太平御览》服用部)”这实在太羞耻了……


又说植物探矿之海州香薷和铜(这方面了解较少,略说一二)。在上世纪建国初期谈到海州香薷(如音二声)时,以其生长的大部分地区内可见土壤中含铜量为判断,比如唐代古矿井周围(铜牛井地区)。即便在此期间发现了一个没有被挖掘、无废矿堆积的地方,事后调查其土壤含铜量也很高。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说上述这些区域内几乎只有海洲香薷在生长,而另一处常年被野猪袭击的荒废山薯种植区内,不仅有海洲香薷,还有多种杂草丛生,可这里的土壤铜含量就很低。

或者可以说,这些“指示植物”更多具备的是参考价值。但是在在今天,除了曾经的“找矿标识”以外,对海洲香薷与铜或其他指示植物,人们还想到了利用其特性修复土壤污染,或是生物提炼法。因此可以肯定,这些古籍上被记录的植物,仍会以另一种面貌继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


毅而三思吴六奇

经验的性的东西。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你确实在哪哪山上在某根葱下面挖到了白银,又是在哪块朱砂下撅到了黄金,那就是真的呗,如果,你爬了好多山,拔了很多根葱,也发现很多处朱砂撅了不少,可是都没有白银与黄金的影子,那么,说它是假的也未为不可。

葱与银、朱砂与金有一定的联系,只是个充分条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山上有葱下(可能)有银,上有(朱砂)下可能有金,但未必真有,现象之谈,真有这么回事这么个说法,但是虽有真假之说,都是现象而已。现象就是假象,只是事实现象如何就是如何。而其内在之理与规律那才有唯一的本质的真理指向。所以“山上有葱下有银,上有朱砂下有金”是真有这么个说法的,是一种经验现象之言,但是,它不是真理,

山上葱下有银,上有朱砂下有金,或者,现代科学研究探究了其内在的存在关系,据说是有一定的环境,元素之类的联系等,那么这个内在的道理是真的。是以,整句话有一定道理,是真实存在的经验之谈,但不是真理。所以是真也不是真呗。


东声西音

这是一种经验之谈,是古代先贤对植物和矿物之间联系的一个总结,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延伸。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的梁代有名的矿书——《地镜图》,书中说到:“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五六十年代,中国地质学家有人发现,在铜锡矿的上面,一般长有野姜等植物,并利用这个规律在别的地方找到一些矿物,但不一定每次都准。


呆头鹅60069556198

我是农民我来回答

古人的经验,不是完全准确,确实有案例的,就比如上古铸造的鼎需要用铜,长江中下游安徽段,就盛长一种铜草,紫色的,于是古人就发现从铜陵到马鞍山芜湖宣城的铜矿跟金矿



凤栖梧桐1119

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这种说法出现自《酉阳杂俎》一书,是古代寻找金矿的一种重要依据。

山上有剑兰,下有钻。

这些要根据地理环境来说,不都会有值得开采的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