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十八歲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圖》獨步千載|悅讀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如果看過去年底央視推出的《國家寶藏》節目,一定會對其中一場用電子大屏幕展現《千里江山圖》舞臺效果所震撼。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同時期,故宮推出了年度大展《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引來無數觀展者,再現了兩年前“石渠寶笈特展”出現過的“故宮跑”現象,排隊三四個小時才能一睹畫展。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千里江山圖》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如果你在看完節目和展覽依然不明就裡,那麼今天推薦的這本在《國家寶藏》節目基礎上由九大博物館專家審校修訂的同名書籍,將深入揭開文物背後的故事與歷史。今天選取的便是《千里江山圖》的故事。

《千里江山圖》卷是青綠山水的代表作,這是隋唐時期山水畫日趨成熟、形成獨立畫科時,最早完善起來的一種山水畫形式。它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歷程,也是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時隔千年,顏色不敗。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院長)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誕生

宋徽宗誨諭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大約政和三年(1113),宋徽宗的“親傳弟子”王希孟終於完成了一幅讓這位書畫雙絕的皇帝滿意的作品——《千里江山圖》卷。

這幅長卷讓起源於隋唐的青綠山水重回宋人視野,並將這一繪畫形式推向頂峰。此後經幾代畫家發展傳承,青綠山水畫形成了一種程式化的表現方法,但畫好難度極大。清初“四王”之一王石谷說:“凡設青綠,體要嚴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暈,餘於青綠法靜悟三十年始盡其妙。”

宋徽宗寵臣蔡京是這幅畫的第一位主人,他的題跋講述了畫者生平: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趙佶,一代書畫大師,也是帝王藝術家。對宋徽宗來說,人生最得意的事,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宮廷畫院院長”。

承宋徽宗在藝術修養上的前瞻性以及蔡京“崇寧興學”的倡導,畫學於1104年創辦,專門培養繪畫人才,以提高未來翰林圖畫院畫家的綜合素養。作為第一批畫學生徒結業後,王希孟在文書庫工作,但他仍然喜歡畫畫,並多次向宋徽宗獻畫,雖不“甚工”,但因為顯示出一定的才能而被宋徽宗看重,得宋徽宗親授畫技而終有成就,繪製出《千里江山圖》卷這一千古絕作。

宋徽宗看後讚賞不已,特意將畫賜給以書法載譽的寵臣蔡京。

作為皇帝,宋徽宗不一定合格,但作為一名文藝青年,他可是當時藝術界的領軍人物,在中國書畫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他自己的作品大都洋溢著古典美,這種美出自對傳統的繼承、對現實主義的觀察和富有詩意的文學素養。將詩、書、畫融為一體,也是他最先倡導的。他十分關注畫作中的詩意,在考察畫院畫師時,就常常以一句詩歌為題,命畫師作畫。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聽琴圖》中撫琴者為宋徽宗

這正是王希孟寫唐人詩意的背景。他要進入翰林圖畫院,必須過考試這一關。宋徽宗愛出隱逸之句考學生的畫意,要求學子們曲盡其意、遐想無限。比如他曾考畫“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之句,山水畫家宋迪之侄宋子房畫一渡工臥於船尾,橫一孤笛,拔得頭籌。

王希孟藝術天分極高,模仿能力極強,品行孤傲不羈。《千里江山圖》卷的野心遠遠超過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訓,王希孟沿襲的全景觀,是五代北宋開拓的圖式。

王希孟能夠創作出不平凡的作品,並非單純因為他是“天才”。一方面,王希孟勤奮好學,皇家畫院又有優良的學習條件,便於其觀摩前代的優秀作品。另一方面,宋徽宗作為帝王,改變了宮廷畫家的社會身份,他作為藝術創作的統領者,對繪畫有著直接而明確的要求,引領了後代畫家長久的藝術審美,讓“青綠山水”這種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得以流傳和創新。

無獨有偶,王希孟在畫院的同事張擇端,畫出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如果說《清明上河圖》是世俗繁華的史詩,那《千里江山圖》卷則是對錦繡山河的唱頌。

初見

少年英氣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今天《千里江山圖》卷已經900多歲了,都說紙壽千年絹八百,可是畫卷展開,青綠的顏色如寶石一樣,依然明豔輝煌。

這得益於北宋宮廷成熟的制色技術,色相純度很高,奪人眼目。宋徽宗“誨諭”王希孟畫《千里江山圖》卷,是為了提振青綠山水,尤其是要開創大青綠山水的繪畫語言。

王希孟除在畫學受過基本訓練之外,幾乎是一張白紙,極易領會並實現徽宗的意圖。

當時的李唐、朱銳等人的手法已經定型,重塑的難度比較大。王希孟敢於使用大量石青石綠,這在以往極為少見,相信這是他的觀山所得:蒼翠蔥鬱之山,近則呈綠,遠則顯青,原因是空氣的厚度改變了遠處山林的本色。畫家繼承前人用色之法,概括提煉出青綠二色。

畫者內在的靈秀,是一種時刻洞悉生活之美的姿態,畫中的每一處細節都精緻、時尚,比例精妙,高低合體,筆墨簡約靈動。雖然畫卷很長,但是畫中的細節,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千里江山圖》卷共公開展出過5次。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一次是在80年代;進入21世紀,《千里江山圖》卷分別在 2009年和 2013年展出,最近的一次展出是在2017年9月,為全卷展出。

畫家陳丹青看了2013年的展出,他說:“我就去看,腦袋就抵在展櫃的玻璃上看,看得像個傻子一樣,實在是太輝煌!”

通常成年的老成的大師,喜歡做減法,也就是所謂的取捨和概括,可十八歲的王希孟,在忙著做加法。人在十八歲的年紀,才會有這股子雄心和細心。《千里江山圖》卷一點不亂,不繁雜、不枝蔓,通篇貴氣,清秀逼人。我們想象中的中國古典畫家,總是白鬍子老人,在這裡,我分明看見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必須十八歲,再小几歲,再老幾歲,都不會有《千里江山圖》卷。

陳丹青

然而,《千里江山圖》卷是這位少年的唯一傳世之作,清代鑑古家宋牧仲在 《論畫絕句》中惋惜不已:“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親傳筆法精。進得一圖身便死,空教斷腸太師京。”並注云:“希孟天資高妙,得徽宗秘傳,經年設色山水一卷進御,未幾死,年二十餘。”

但我們不妨相信,王希孟來到這個世界似乎就是為了留下這幅畫卷,十八歲時世間的混濁和苦難還不曾在他眼睛裡留下痕跡,單憑著獨屬於翩然少年的靈氣,就可以成就這纖塵不染的千里江山,即便歷經千年,我們依然被那青綠山水的勃勃生機狠狠擊中心靈。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千里江山圖》卷在 2017年9月展出時,觀眾雲集,排隊參觀。這次展出之後,我們恐怕有很長時間又看不到 《千里江山圖》卷真容,因為《千里江山圖》卷使用了很多礦物質顏料,顏色很厚,開卷可能即有些微損傷。所以,對於《千里江山圖》卷,首要任務就是保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故宮的重要書畫作品每次展出都不能超過兩個月,展出以後還要回去“睡覺”,且不得短於三年。

守護

大國本色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千里江山圖》(局部)

1113年,王希孟將《千里江山圖》卷呈給了宋徽宗,此圖被賜予蔡京。1126年,蔡京被宋欽宗廢黜,財產被查抄。金軍破汴時,此卷在汴京散佚,南宋理宗時再次入宮,有“緝熙殿寶”為證。

到了元朝,為元代高僧溥光所藏,並有接題,後人從中得知他曾賞閱近百次。溥光後易主,不知何人,一直遞藏到明末清初梁清標處,其藏品中的多數流入清宮,也包括此卷。1922年被溥儀以“賞賜”溥傑的名義盜走。

從此,這幅畫就隨著溥儀一路顛沛流離,從北京到天津,從天津到東北,成了偽滿皇宮裡的收藏。1945年,日本戰敗。偽滿洲國覆滅。這批書畫被溥儀的侍從偷出來,賣往天津,當時被稱為“東北貨”。後被古董商人靳伯聲所獲,移交文部文物事業管理局,1953年撥交進入故宮博物院。

溥光對《千里江山圖》卷推崇備至,在卷後題跋中讚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傳世最早的青綠山水畫作,隋朝展子虔《遊春圖》

自唐起,大青綠金碧山水,華麗工整,偏好厚重的石青和石綠。山石輪廓勾金,筆觸明確,畫面明亮,突顯金碧輝煌,具有中國富貴與豪華氣派,更能襯托唐朝國勢的強盛威遠。中唐後,國勢減弱,淡雅水墨風起雲湧,青綠之姿逐漸被邊緣化。

宋代畫院興起,以《千里江山圖》卷為首,借鑑唐風的雄渾、穩健、輝煌的筆墨語言,畫家們多注重寫實景、追古意、出新境,豔麗富貴的中國色彩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國家寶藏》

於蕾、呂逸濤/主編

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5月版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同是十八岁美少年,有人已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悦读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掃描左邊可進入微店

文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