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不着边际的远景,你人生走上王道的绊脚石

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稻盛和夫使用过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不乏聪明伶俐的人。这种人头脑敏捷,对工作要点领会很快,是所谓“才华横溢”的人物。同时,他的公司也招聘了一些“笨人”,他们反应迟钝,理解事情缓慢,可取之处只是忠厚老实。

起初,稻盛认为,经营者看重、赏识的人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如果企业不得已要辞退职工,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后者而不会是前者。他曾认为,前者当中特别能干的人,“将来在公司里可以委以重任”。

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在多年商路历程中,稻盛体会到,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正因为他们聪明,成长很快,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待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

所以,最终留在公司里的、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的、那些“头脑迟钝”的人们,他们做起事来不知疲倦,孜孜以求,10年、20年、30年,像尺蠖虫一样一寸一寸地前进,刻苦勤奋、一心一意,诚实地、认真地、专业地努力工作。

后来,稻盛和夫为自己曾经的“短见”感到羞愧。

稻盛和夫:不着边际的远景,你人生走上王道的绊脚石

稻盛先生亲历的这件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人生总在迷惑中。越是认真工作,这样的迷惑或许就越深。

“为什么要这么做?”“究竟为什么要干这项差使?”越是认真、拼命工作的人,就越会思索劳动的意义,思考工作的目的,为这些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而烦恼,并且常常陷入找不到答案的迷途之中。

比如:“一直从事单调的工作,究竟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来呢?”再进一步地,“自己的人生又将会怎样呢?”往往想到这些,都会过得消极。

解除这样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说:“要预见到将来。”

就是说,不要将自己的目光仅仅放在眼皮底下,而要从长远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要把眼前的工作看做是这长期规划中的一段过程。

这也许是合乎逻辑的方法。

但是,我们为何不尝试采用短期的观点来摆正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呢。

稻盛和夫:不着边际的远景,你人生走上王道的绊脚石

“将来会搞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不要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

就是说,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

在今天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

同时,不单单是前进一步,而且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要找一点窍门”。在前进一步时,一定同时是在改善、改进。

就这样,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就会天天前进,天天获得积累。为了达到目标,不管外面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先是坚持一个月,再坚持一年,然后是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地。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