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沒有吃飽?瞭解這些,告別“有種餓,叫做媽媽覺得餓了”

嗨,大家好,我是朵朵媽媽。春夏陽光充足,是寶寶長高的好時機,大家可千萬不要錯過喲,有些媽媽會擔心寶寶都沒吃飽,怎麼會很好的長高呢?

今天,朵媽將和新手媽媽們分享如何知道寶寶是不是餓了?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吃飽了?歡迎大家留言和轉發。

新生兒有沒有吃飽?瞭解這些,告別“有種餓,叫做媽媽覺得餓了”

是餓了嗎

為了很好的知道寶寶是不是吃飽了,首先我們得準確的判斷他們是不是餓了。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一直飽受寶寶是不是餓了這個問題的困擾,包括曾經的朵媽,所以朵媽將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哭鬧

這個判斷標準並不難。如果寶寶一覺醒來就哇哇大哭,無非就是餓了、尿了、不舒服了。

媽媽首先看是不是尿了,如果換了乾淨的尿不溼後,哭鬧還是無法緩解,再判斷寶寶是不是餓了。如果寶寶吸吮到母乳或牛奶時,能立馬停止哭泣,那麼這個哭鬧就是因為餓了導致的,餵飽就行。

2.觸碰寶寶嘴巴

這個方法是朵媽育兒中總結的,很有意思,媽媽們無聊時不妨像朵媽這樣玩一玩。

朵媽當初為了逗還是新生兒的朵朵,偶爾會把手指放她嘴邊,她居然企圖吸吮。別說朵媽過分,更過分是朵爸,有時還用鼻子在朵朵嘴邊晃,搞笑的是,朵朵也會上當。

當然,這只是遊戲,可不能真讓寶寶吸吮,太不衛生了。不過這也能證明寶寶有進食需求,正是因為餓了,才對放在嘴邊的各種東西產生想法,這時媽媽就可以準備哺乳了。

新生兒有沒有吃飽?瞭解這些,告別“有種餓,叫做媽媽覺得餓了”

3.頭往媽媽手臂內鑽

寶寶在月子裡時基本是橫抱著哺乳,如果你抱寶寶時發現他沒平時那麼乖,老動來動去,頭還時不時往你手臂內側鑽,那可能是餓了。

別看寶寶小,他們可機靈呢:媽媽平時這樣抱著哺乳,寶寶就知道這個位置有吃的。因此寶寶的這個訊號,媽媽要及時get到,否則,過不了幾分鐘,寶寶就會哇哇大哭起來。

4.自身經驗

有的媽媽是第一次當媽,談不上經驗,但有個基本原則可以參考:寶寶一覺醒來第一反應就是吃,而白天睡一覺也就3小時左右,媽媽依照這個時間標準判斷寶寶是不是餓了也可以。

有的小月齡寶寶可能1個小時就要吃了,媽媽們務必要按需餵養,切記依據孩子的自身特點,不要太照本宣科。

新生兒有沒有吃飽?瞭解這些,告別“有種餓,叫做媽媽覺得餓了”

吃飽了嗎

準確的判斷寶寶是不是餓了後,接下來就很好解決了:媽媽開始愉快的哺乳時光就好了。母乳能給寶寶帶來很好的抵抗力,預防過敏,幫助寶寶腸道內有益菌群的建立。

然而哺乳後,媽媽可能又要問:我怎麼知道寶寶是不是吃飽了呢?接下來朵媽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分享:

1.吸吮時間

母乳餵養的寶寶吸空一邊乳房大約需要10~15分鐘,大家可以依據這個時間參考,不過也不會絕對的吸空,自己摸一摸軟了就是。

如果兩邊都吸吮完了,寶寶還意猶未盡,有可能是沒吃飽,反之則是吃飽了。擔心母乳不夠的媽媽,除了堅持讓寶寶吸吮以外,還應把母乳用吸奶器吸出來看奶量是不是不夠。

2.吸吮完後表情、動作

一般來說,寶寶吃飽後會露出滿意的表情或動作:有的微笑,有的動小腦袋,有的舔小嘴巴,有的睜開眼睛。

如果寶寶吃完後還沒睡意,這時媽媽不妨和寶寶來個互動。和吃飽的寶寶互動,他們願意積極配合,媽媽也能感覺出寶寶心情好,這種情況下勢必已經吃的飽飽了。

不同寶寶滿足後表達方式不一樣,媽媽們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寶寶是不是吃飽了。

新生兒有沒有吃飽?瞭解這些,告別“有種餓,叫做媽媽覺得餓了”

3.吸吮完後入睡

大部分小月齡寶寶吃飽喝足後,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滿意的入眠,基本上能睡2小時左右,直到尿不溼不舒服或者肚肚餓了再醒過來。

4.看看小肚肚

和癟癟的小肚肚比起來,吃飽的小肚肚明顯更加鼓脹,媽媽不妨把這個也作為判斷吃飽的標準。

5.依據體重來判斷

很多母乳媽媽會擔心自己的母乳夠不夠寶寶身體生長的需求,醫學上有種說法:如果寶寶體重下降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要堅持母乳餵養。

可在朵媽看來,這種評判標準需要一個過程,它不能作為每天是否吃飽的標準,因此朵媽我一般都不推薦拿這個標準作為每次參考依據,只做長遠的參考。

新生兒有沒有吃飽?瞭解這些,告別“有種餓,叫做媽媽覺得餓了”

6.配方粉寶寶怎麼辦

除了母乳餵養以外,有的媽媽母乳不夠或完全沒有母乳,這時會給寶寶添加配方粉,在此朵媽和大家分享個公式,方便大家平時養育中用到。

對於健康的寶寶,只要進食量充足,配方粉就可以提供寶寶所需的營養,在寶寶消化功能正常的情況下,24小時內進食量補充的簡單計算方法:

攝入的配方粉量(毫升)=【嬰兒體重(千克)*100】*(1.5~1.8)

比如寶寶體重為3千克,他每日配方粉的攝入量應該為:

【3*100】*(1.5~1.8)=450~550毫升

一般小寶寶每3~4小時進食一次:如果3小時進餐一次,每天喂8次,那麼需要喂大約60~70ml;如果4小時進餐一次,每天喂6次,那麼需要喂大約75~90ml。

需要注意的是:

每個寶寶的發育水平和吸收能力等不完全相同,只要在上述簡單公式計算的範圍內都是正常的,此公式只適用於出生後4個月以內的小月齡寶寶。

新生兒有沒有吃飽?瞭解這些,告別“有種餓,叫做媽媽覺得餓了”

7.讓生長曲線說話

按時帶寶寶體檢的媽媽會發現,每次體檢時醫生勢必會量寶寶的頭圍、體重、身高,之後在座標的對應位置畫上小點作為標記,再將小點連成曲線,可別小看了這跳線條,它就是生長曲線。

生長曲線是動態的,它會告訴你寶寶是否按正常的曲線生長,所以媽媽一定要把生長曲線作為主要的工具來監測,最短間隔期間是1個月,畫上以後,你就會發現整個趨勢。

結語

以上的文字是朵媽在自己的育兒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肯定能幫到有需要的你,同事也方便自己二胎時作為參考,如有不全面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END

關注朵媽是大王:娃睡前,帶你玩轉吃喝拉撒,娃睡後,陪你享受獨處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