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中興事件的爆發就像一把利刃剜出中國芯片產業的短板,巨石砸向深潭激起的漣漪正一波一波地向外擴散。芯片產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媒體、公眾甚至國家高層如此迫切的重視。


現實總是如此殘酷,在這一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高科技產業,中國依舊沒有什麼話語權。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達到了26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6%。有分析資料顯示,在存儲芯片、服務器、個人電腦、可編程邏輯設備等領域,中國芯片佔有率竟然為0。


由於技術門檻高、投資規模巨大、高端人才稀缺,作為尖端產業,中國集成電路企業與世界巨頭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不過變化正在發生,中興事件的警鐘下,政策層面已經開始落實,各地方政府及社會資本也在積極推進,中國半導體產業迎來了爆發式發展的前夜。


一批優秀的半導體企業脫穎而出,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專用設備等細分領域湧現出領頭企業,部分企業甚至成為細分領域的世界翹楚。這些企業代表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的雄心。


與此同時,以大基金為代表的政府引導基金不斷湧現,社會資本不斷湧入,一些優秀的投資人正通過資本力量為中國芯片產業注入一股新鮮血液。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巨頭壟斷,垂直整合不斷頻現的時期,中國半導體企業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在各國政府對中資企業實施技術封鎖的時刻,中國企業如何自主創新?面對超高規模的資本投入,半導體企業如何有效結合資本手段,推動產業發展?


在中國半導體崛起的背景下,《英才》雜誌重磅推出專題策劃,梳理中國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鏈優秀企業,把脈產業發展趨勢,挖掘其中的投資機遇。





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紫光集團收購展訊、銳迪科

時間:2013年12月、2014年7月

收購價格:17.8億美元、9.07億美元

標的所在地:美國

細分領域:手機處理器、射頻IC的設計


2013年12月,紫光集團正式對外宣佈完成對展訊的收購案,將以每股 10.33 美元 / ADS 31 美元的價格,全數納入成為紫光集團旗下子公司。這項併購案總金額約為 17.8 億美元。


2014 年 7 月,紫光集團又以9.0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上市公司銳迪科微電子,加強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的整合與協同。


兩項收購完成後,紫光集團將展訊和銳迪科整合為紫光展銳,並於2014年獲得了英特爾90億元(約合15億美元)的注資。


目前,紫光展銳每年提供7億套手機芯片,佔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的27%,全球第三,營規模已經躋身全球前十大IC設計企業陣營。成為我國在手機芯片領域對抗高通和聯發科的“新平衡者”。


建廣資產收購恩智浦標準件業務

時間:2017年2月

收購價格:27.5 億美元

標的所在國:荷蘭

細分領域:標準件


2017年2月7日建廣資產和恩智浦半導體共同宣佈,恩智浦半導體旗下的標準產品業務部門正式完成交割,交易金額為27.5億美元(約合181億元),創造了我國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的一筆海外併購案。


交易完成後,恩智浦的標準產品業務部門將成為一家名為 Nexperia 的獨立公司。恩智浦的標準產品業務,包括分立器件、邏輯器件及PowerMOS等產品,除了設計部門,該交易還包括恩智浦位於英國和德國的兩座晶圓製造工廠和位於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三座封測廠和位於荷蘭的恩智浦工業技術設備中心,及標準產品業務的全部相關專利和技術儲備,涉及約1.1萬名員工。


恩智浦的標準產品業務的覆蓋率、生產能力和盈利能力均為全球領先。恩智浦官方資料顯示,其標準產品業務在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電信通訊、消費電子等。恩智浦的標準產品客戶數量超過2萬家,涵蓋了汽車、工業、計算機、消費類等重要應用領域及知名企業。公司客戶較為分散,不會過分依賴某一家客戶,經營風險較低。


2015財年,恩智浦標準產品業務的全年營業收入為12.4億美元,稅前利潤高達2億多美元。其業務稅前利潤率和毛利率在全球同類行業中領先。


中信資本、北京清芯華創投資

與金石投資聯合收購豪威科技

時間:2016年2月

價格:19億美元

標的所在國:美國

細分領域:CMOS成像


早在 2014 年 8 月豪威科技即收到來自清芯華創等中資基金的收購邀約,交易歷時兩年終於塵埃落定。豪威以每股 29.75 美元、總計 19 億美元代價授予中國該基金。


創立於 1995 年的豪威昔日為感光元件市場的龍頭、蘋果供應商之一,近年來在高階市場遭 Sony 急起直追,2009 年 Sony 在 CMOS 影像感測器的出貨量僅 4%,到了 2014 年市佔一舉攀至 27%,第二名的寶座也遭三星奪走,豪威直接重重跌到第三,而低階市場還有海力士、格科微、思比科、奇景等中韓廠商蠶食,最終售出易主。


豪威科技是唯一具有本土生產能力的國際化公司,為中國的 OEM 廠商提供服務,其收入的 80%來自於中國。


合肥瑞成收購AMPLEON集團

時間:2015年5月

價格:18億美元

標的所在國:荷蘭

細分領域:高性能射頻功率放大器


2015年,世界兩大知名半導體廠商恩智浦(NXP)和飛思卡爾( Freescale)進行合併。為成功通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反壟斷審查,恩智浦剝離射頻功率芯片業務至Ampleon集團,並將Ampleon集團對外出售,建廣資產成功競標。交易對價為18億美元,其中6億美元來自於中國銀行盧森堡分行牽頭的銀團併購貸款,股東出資實為12億美元。


Ampleon集團承接了從恩智浦NXP中剝離出來的射頻功率芯片業務,而該部門在射頻功率芯片行業,擁有超過50年的運營經驗,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Ampleon是目前世界第二大射頻功率芯片供應商。


其生產的LDMOS和GaN射頻功率芯片產品主要供應各大通訊基站設備製造商,在全球範圍內不僅擁有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以及三星等業內優質客戶,還在其他多元化射頻功率領域擁有包括LG、西門子、美的、NEC、日立等其他國內外知名客戶。


此次收購主體合肥瑞成是一個公司型的併購基金,合計出資為66.54億元,分別由合肥信摯持股57.81%、北京嘉廣持股42.05%,北京瑞弘持股0.09%,北京嘉坤持股0.05%,建廣資本在幾家出資機構都擔任GP角色(或為GP之一),此次收購融資還涉及以Ampleon控股發起的6億美元貸款。


長電科技收購金科星朋

時間:2016年5月

價格:7.8億美元

標的所在地:新加坡

細分領域:封測


長電科技收購星科金朋始於2015年1月。根據財報資料顯示,星科金朋2013年營收為15.99億美元,在全球封測領域排名第四,而長電科技則只有8.5億美元,只有星科金朋的一半左右,排名第六。


此次收購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長電科技、大基金和芯電半導體共同成立子公司蘇州長電新科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長電新科)和蘇州長電新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長電新朋),並由長電新朋在新加披設立子公司JCET-SC (Singapore) Pte. Ltd.作為收購星科金朋的要約人。


之後,JCET-SC (Singapore) Pte. Ltd.以每股0.46577新元的價格收購星科金朋100%股權,總對價10.26億新元(約7.8億美元)。


第二部分,星科金朋重組臺灣子公司。由於星科金朋在臺灣有兩家子公司,為使兩家公司不被大陸資本間接控制,長電科技和星科金朋達成協議,在進行要約收購的同時重組臺灣子公司。


具體操作上,由星科金朋在新加坡設立一家新的獨立公司Bloomeria,並將臺灣兩家子公司的資產剝離至Bloomeria,從而使得兩家臺灣子公司的資產不包括在收購案中。


武嶽峰資本收購ISSI

時間:2015年12月

價格:7.64億美元

標的所在國:美國

細分領域:存儲


ISSI是一家位於硅谷無生產線半導體公司,獨立開發和設計出靜態存儲器、動態存儲器、電可擦寫隨機存儲器、智能卡芯片、基於CAM的並行搜索處理芯片以及智能人機接口芯片等多種產品。這些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通信、網絡設備、移動電話及消費類電子品領域。


武嶽峰資本在此次收購過程中遇到來自賽普拉斯(Cypress)的競購,雙方經過了多倫競價,收購價格從最初的19.25美元/股,上漲為23美元/股,最終武嶽峰資本以微弱優勢的代價贏得競購。


凱橋資本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時間:2017年11月

價格:5.5億英鎊(約合7.46億美元)

標的所在國:英國

細分領域:圖形處理芯片


從2010年起,蘋果首次將Imagination的GPU產品嵌入其處理器中,雙方開始了長達七年的合作。然而,在今年4月,蘋果公司突然宣佈,將在未來15-24個月時間內停止使用來自Imagination的GPU,轉而採用自主設計的GPU。而Imagination對蘋果的依賴嚴重,被蘋果拋棄後的Imagination幾近破產,不得已只能將自身整體出售。


凱橋資本是一家中資背景的位於美國硅谷的私募基金。在此之前,凱橋資本曾計劃以13億美元收購蘋果零部件供應商Lattice半導體公司(其主要產品為可編程芯片),後因CFIUS否決,凱橋資本轉而收購Imagination。


北京山海崑崙資本收購硅谷數模半導體公司

時間:2016年9月

價格:5億美元

標的所在國:美國

細分領域:顯示、移動


硅谷數模針對高性能顯示應用的高速混合信號半導體集成電路廣泛應用於移動設備、虛擬/增強現實(VR/AR),以及其他領先電子品牌的高性能電子產品,包括蘋果、三星、LG、微軟、谷歌、聯想、戴爾、惠普、華碩和HTC等。


提供包括SlimPort系列產品在內的端到端DisplayPort接口連接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市場領先企業;同時也是移動顯示控制器的行業領導者。


北京山海崑崙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北京,是國內醫療和TMT產業併購基金的最早發起人之一,致力於管理以長期產業整合為目標的人民幣基金。


亦莊國投收購Mattson Technology

時間:2015年12月

價格:3億美元

標的所在國:美國

細分領域:晶圓加工設備


2015年12月,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亦莊國投)旗下北京屹唐盛龍半導體產業投資中心與美國硅谷的半導體芯片加工設備供應商Mattson Technology達成協議,以3億美元收購後者所有流通股。


Mattson是全球半導體晶圓加工關鍵設備主要供應商,在刻蝕、快速熱處理(RTP)、光刻膠剝離及清洗等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通富微電收購AMD兩大工廠

時間:2016年4月

價格:3.71億美元

標的所在地:蘇州、馬來西亞檳城


2015年12月,通富微電設立第一層收購平臺通潤達,引入大基金等戰略投資者作為共同投資人,增資通潤達,並通過通潤達現金購買 AMD 蘇州 85%的股權。


同時,通潤達將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 SPV (HK),由SPV (HK)現金購買 AMD 位於馬來西亞的全資子公司 AMD 馬來西亞所持有的 AMD 檳城 85%的股權。


AMD 蘇州及 AMD 檳城系 AMD 下屬專門從事封裝與測試業務的子公司,主要用於承接 AMD 內部的芯片封裝與測試的業務。


這一戰略佈局使得通富微電在全球封測公司的排名將會進入世界前六位,躋身世界一流封測公司的行列。

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獨家專訪 | 許立榮 中遠海運全球起航


獨家專訪 | 王會生 國投撐杆跳


獨家專訪 | 趙偉國 抗衡國際巨頭


獨家專訪 |

李書福 吉利併購式進化


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中國芯片產業深度調查|中國半導體十大海外併購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