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鎮的三元橋(揚州江都)

三元橋地處江蘇四大米市之一仙女廟米市的咽喉要衝,連接南、北兩個繁榮的街區,既是揚州至邵伯,乃至高郵、寶應陸路北行的必經橋樑,也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口之一。三元橋下常年水流湍急,尤其是夏秋兩季,更是大小漩渦不斷,行船艱難。這橋則大大方便了南來北往的百姓與過客。

幾百年來,三元橋幾度被毀,又幾度重建,見證了仙女鎮的榮辱興衰。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元橋毀,只能以船代橋,在原三元橋口“改設渡船一”。由於經費無處著落,渡口也於“四十六年(注:1781)裁”,直至“五十九年(注:1794)復設,給銀二十八兩八錢”。此項費用“由鹽務歲給渡船,並附其工食,亦出鹽務。”

乾隆五十九年(1794)後,在士民、商賈的一再要求下,又復建了三元橋,但到同治九年(1870)卻因年久失修倒塌。江都縣令決定重建該橋,據民國七年(1918)重修的仙女廟王氏族譜中《芹軒公贊傳》記載:江都縣令“命王履禮重理橋務。時王履禮守父喪剛滿,臨危受命”,他不僅多方籌集資金,而且“自己解囊,以補資金不足,自是橋成”。為感其辛勞與恩德,“鄉人立碑記事,迄今(注:1918)三元橋首片石猶存”。仙女廟的百姓,在心底裡永遠銘記著這位主持修橋的恩人。

運鹽河乃揚泰之間水上交通的主要航道,不僅來往船隻多,而且有的船體還較為高大。為水陸兩行的需要,三元橋便建成木結構的活動橋樑。橋寬約3米多,分為三截,兩頭低,中間高。橋面下設檀樹滾軸軌道,可中分向南北拉開。軌道設在4根0.3米見方的大稜木上,也即活動的橋樑。橋面拉開後,再將四根大稜木撤掉(一邊兩根),成為通航孔,較大的船隻便可以通過。合橋時,南北兩邊的大稜木伸出去,直到擱在橋樁上,以作軌道,兩邊橋工順軌道將分開的橋面推攏,恢復陸路通行。

分合橋面既費力又費時,有4個橋夫專門進行操作。船出塘子灣,順流而下,恐來不及拉橋,所以重載大船一到攔江壩即鳴鑼報信。橋夫聽到鑼聲,就知有大船要過橋,即作好拉橋準備。橋夫拉橋有特殊本領,有時一人也能拉橋,4根稜木一人擔,橋夫“大六子”、“大金子”全鎮皆知。當橋兩邊聚集了一定數量的船隻,先繳納過橋費,橋夫才拉橋。此時,碰巧來了未繳費的船,收費的就用長杆子系一個布兜兜放下去,讓船家將錢放到兜兜裡。除了水路收費,陸路也收。中間的橋面較高,備有搭板,貨車就由橋夫幫助搭上去,一般一次收兩個銅板。

當年這段運鹽河水流湍急,船民稱為“夾子溝”,從塘子灣奔騰而來的激流,急轉90度以後,衝向三元橋。船隻過橋時,稍有不慎即會翻船,三天兩頭就有事故發生。因此,重載大船不敢大下(船頭朝前),到了攔江壩即改為小下(船艄朝前),並在船頭下系3-5根鐵鏈(俗稱“繞子”),緩緩而行。塘子灣以下,航道偏南,如果船頭正對橋檔,反不能安全過橋,便在橋檔北口左右兩邊設有“八字樁”。萬一船到橋檔發生危險,還可靠上“八字樁”,免遭覆舟之禍,這是仙女廟特有的水上安全設施。每當拉橋時,機械隆隆聲、河內汽笛聲、船家呼喊聲、激流拍岸聲與船隻撞擊聲,此起彼伏,那場面令人驚心動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因修建邵(伯)仙(女廟)公路,在三元橋東約百步,建起一座公路橋。為了不妨礙運鹽河水上運輸,新三元橋就建成了平推起吊式大橋。作為通航孔的主橋面是活動的,搖動橋頭的絞關車,可使橋面平行移開,隨後,平託橋面的鋼軌框被吊起與橋面垂直,以讓船隻通行。由於式樣新穎,為當時人們所未見,便又呼其為“洋橋”。

民國二十六年(1937)十二月十四日,揚州淪陷。為阻止日冠侵略,國民黨守軍燒燬三元橋,拆除“洋橋”,撤去運鹽河上船隻。十七日,守軍從河北主動撤退,殘無人道的日寇於當日從壩頭口渡河佔領河北街,殺死無辜百姓400多人,燒燬房屋1000餘間,河北街的百年繁榮毀於一旦。

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為阻止我解放大軍南下渡江,不斷派飛機集中轟炸公路沿線的重要橋樑。修復後的三元橋及江家橋、頭道橋、二道橋均遭毀壞。

仙女廟剛剛解放,江都人民立即全力搶修橋樑,緊急動員了數百名木工、鐵工,從仙女廟所有木行收購了幾千立方米木材,又採購了若干噸鐵絲,並趕製出修橋用的鐵釘。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終於修復了包括三元橋在內的被毀橋樑,保證了大軍渡江南下。

解放後,隨著邵仙公路改道和仙女廟的發展,在老三元橋西邊興建利民橋,東邊建起江都橋,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而飽經滄桑的三元橋也已顯得不堪重負,便漸漸淡出人們視線,最終被拆除了。

仙女鎮的三元橋(揚州江都)

仙女鎮的三元橋(揚州江都)

仙女鎮的三元橋(揚州江都)

仙女鎮的三元橋(揚州江都)

仙女鎮的三元橋(揚州江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