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雲青:「上海姥姥」之後,教科書會更尊重著作權嗎?

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教科書把《打碗碗花》一文裡的“外婆”改成“姥姥”,近日引起了不小的輿論關注。23日,上海市教委公佈處理意見:責成相關部門和機構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將該文中的“姥姥”恢復成原文的“外婆”,並與作者溝通,同時依法保障作者權益。

此次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在致歉中承認,在收錄《打碗碗花》一文時未與作者溝通,修改課文時也未徵求作者意見,顯然沒有十分尊重作者的權利。既然未與作者溝通,也就很可能未曾支付過稿酬。

現在該辦法實施了快5年,作者們怎麼樣了呢?因為很難找到公開數據,我們不能妄下判斷,但“上海姥姥”事件給這一現象提供了一個管窺之徑,證明了至少還有一些相關部門和出版社並未很好地履行該辦法,至少還有一些作者的正當權益並未受到尊重。

在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重視的今天,教育部門不該存在這樣的“盲點”。文章入選教科書或許對作者來說喜聞樂見,但這絕不是某些部門和出版社忽視他們合法權益的理由。這次“上海姥姥”來了又去,文章即將恢復原狀,但教科書不夠尊重作者及著作權的現象希望能改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