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海/文
中醫好不好?說實在的,真是好,從事醫學工作這多年來,感覺老中醫是越做越說好,越來越能體會中醫是國寶。從具體有效的病案,看到了中醫的療效;從中醫思維看到了辨證論治的體系和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從發展歷程看到了中醫的希望。但是,很多時候中醫也在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人是真的在發展中醫,一些人是有意無意的在糟蹋中醫,也常有學生說起老師你能不能批判下現在的一些現象,我說咱人微言輕,但不過說說總是可以的。這裡就說下這些年被江湖玩掉的中醫名詞,希望能引起社會對中醫的正確理解。
一、養生
養生氾濫成災是目前的突出問題,而養生是人類對健康生命的一種追求, 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養生的目的在哪裡呢?在於頤養天年、在於強身健體、在於沒病沒災、預防疾病,怎麼才能做到養生?這裡邊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到公園裡有晨練,有廣場舞,有其他各種奇怪的運動項目,甚至於一些非法宗教也是講養生;在超市商場,養生茶,養生書籍,五花八門。養生如此火爆,以至於過去出現了很多養生專家,後來發現多數都是冒充專家,真正專家少出書出不起不願意炒作。物極必反,後來人一提起養生信任的就不多了。其實養生並不複雜,中醫講的很大成分上有清靜無為、適應自然的原理。《黃帝內經》主張“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反對飲食不規律;《黃帝內經》有《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說白了就是適應自然規律和生命規律,現在很多人晚上熬夜不睡、夜宵啤酒加燒烤,動不動對社會不滿,缺乏公德和愛心,這樣的生活怎麼能去養生呢?
二、保健
三、祖傳秘方
四、純中藥
中醫有很多療法,中藥、針灸、內治、外治等許多種,但中藥是主要的方式方法,在西方醫學沒有進入中國形成氣候之前,基本上都是中藥。所以,古人治病純中藥。而今隨著社會的開放,中西醫交流很多,優勢互補很強,做到純而又純的往往並不多見。為此,就常有人宣傳純中藥療法,這也是目前中醫界一種思想回歸,要做到中醫姓中的努力行動,但是也常被一些人所利用,打著純中藥的旗號在藥物加工中添加不明藥物,這常見於一些街頭賣藥的或者網上銷售的,來源不可靠。因此,對於成分不明的要特別注意。對於純中藥要正確看待,並不是中西醫藥是對立的關係,有時候兩者合用作用很好;因此不能單方面的宣傳中藥多麼天然無毒副作用,西藥多麼不好。作為中藥自身也是有不同的分類,《神農本草經》就分為有毒無毒類藥物,中藥本身就是利用偏性治病,常言說“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中醫使用毒藥由來已久,是藥三分毒,因此中藥也要合理利用,濫用不得,臨床見到一些病人自己開藥,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亂用;也有一些醫生開藥動輒大處方,單味藥、複方用量都很大,一開一個月或幾個月,這都是不靠譜的,雖然是純中藥用不對也是會造成損傷,這方面教訓很多,對使用中藥必須按照中藥理論來,同時加上必要的現代用藥安全指標監測,畢竟生命是珍貴的,治不好病千萬不能添病。同時也要明確,中藥儘管有很多可靠效果,但是任何醫學都不是萬能的,醫學安全性是基本的要求。
五、經方
經方是先人長期使用的經驗積累,效果很好很可靠,至於什麼是經方,有不同的說法,有經典論者,說只要是清朝之前的有效方子都可以算;二種說法就是張仲景的方子。不論怎麼定位,經方是歷經實踐檢驗的好方,所以日本拿出漢方醫學就是套用我們的傷寒方和其他著作的方子,結果人家中藥發達到了我們國人出國排隊去買。我們國家也在對經方進行鬆動,但是步子很慢。經方熱是好事,但是常常被一些人濫用,覺得經方就是萬能方,其實也言過其實。醫學是一門不斷髮展不斷積累的學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打著經方就覺得其他的都是小兒科,這樣的風氣並不好。無論是什麼醫生,治病救人是關鍵,無論經方時方,互補敵對,各有所長,中醫發展最忌諱東風壓倒西風而迷亂。
六、老中醫
這個詞真是玩壞了,十分同情老中醫,這麼好的詞為什麼玩壞了,原因有幾種:一是看中醫崇老思維。這是傳統,人們印象中老中醫應該都是鶴髮童顏、長鬚飄飄的老者,而這些人往往給人以安全感信任感。你隨便找個白鬍子老頭稍微懂些中醫,真能忽悠住人。二是老中醫確實有水平。醫學畢竟是經驗的積累,看的多了,自然水平會提升上去,而且老中醫成長與口碑積累是正相關。三是中醫界對老人的尊重。中醫長期以來靠師帶徒模式,這樣的模式形成了傳統的對老師的尊重,韓愈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一般情況下再厲害的學生也會對老師謙虛謹慎,這是美德。正因為此,一些人將另外一些人包裝成名老中醫招搖撞騙,這樣的情況不少,前段時間電視臺做廣告的幾個演員名醫,演的很像,結果露餡了。實際上對於老中醫,還是應該多些尊重,畢竟他們經歷了一輩子的辛苦診療,有水平是自然的,但是正因為有人靠此行騙就要多些心眼,特別是信息化社會,要從不同的渠道確定老中醫的來路。就那幾個演員名醫來講,大肆廣告竟然沒被發現,是因為壓根就沒行政部門去核實,或者睜隻眼閉隻眼,識別他們很簡單。另外,也要破除一些迷信老中醫的思想,作為中醫我們尊老崇老,但也要對年輕中醫保持理解和支持,其實很多名老中醫、國醫大師的成長曆程中成名都是在中青年時期。現在也有很多青年中醫,醫術精湛,醫德很好,頗有口碑。
七、中醫世家
八、綠色療法:
九、包治包好
十、再世華佗
有一次到了一個小診所,診所不大到處都是錦旗。送錦旗是過去時代的標誌性活動,感謝人送錦旗,然後掛起來。行行都這樣,醫生更多。錦旗是一種對醫生醫術醫德的表揚,同時也是一個掛在診所的廣告。這個廣告不用說,無聲的傳遞信息。用詞常常是妙手回春,再世華佗。這個錦旗常常被利用來做身份包裝,而且這個包裝沒有技術含量,門口打印店都可以做,這樣氾濫之後本來很好的表揚常常被認為作秀作假,以至於被玩壞了。
十一、腎虛
這詞,寫來都覺得搞笑,中國人腎虛是出了名的,為什麼呢?一是中國的醫藥廣告宣傳的好。症狀描述的詳細啊,樣樣對應,他好我也好,家喻戶曉,男人不腎虛就不行。二是中醫理論對腎虛的認識。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自人出生之後在後天之本脾胃的滋養下,腎氣漸漸充盈,但是事情都有個度,《黃帝內經》講: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從這裡講,人到了一定時間腎不虛也不行。但是拿腎虛做廣告和中醫說的腎虛概念不同,這個廣告的概念主要是性能力,而中醫說的不是。所以,一旦把腎虛與性能力結合起來,這個詞就玩壞了。
十二、名貴中藥
聽到這個詞也是廣告,什麼藥多好,不加個名貴中藥就不能顯示出來,所以有些廣告說到20味、48味名貴中藥精製而成,看的我都要眩暈了。一想把48味中藥放在一起加工會是什麼感覺不說,但就說這些藥個個名貴,也難怪中藥慢慢讓百姓吃不起。實際上,中藥不可能都是名貴的,但就《本草綱目》記載中藥1892種,都是名貴是不可能的。中醫開方是有講究的,講究君臣佐使關係,不是什麼藥都可以隨便添加的,一般控制在十味藥左右,拿出歷代方書超越20味以上的也真不多;而藥材本身主要是與疾病相合,用對了野草也是好藥,用不對人參也不名貴。因此拿出名貴中藥做廣告不靠譜。但是人們還是深受名貴中藥的影響,一時間保養、養生、保健氾濫,家家備上三七粉沒事喝兩勺、阿膠人參西洋參沒事補一補,這樣被炒的越來名貴,富了商家,然後藥價翻數倍,百姓從此就吃不起了。
十三、溼氣
這個詞,容易想到薏苡仁。每次病人來看病,上來就問是不是溼氣大,現在吃著薏苡仁,我說這從何說起?為啥吃薏苡仁,好吃嗎?病人說是其他人說的,也有從網上看到的,關於溼氣我過去寫過文章,多與脾有關。但也不是人人都溼,必須因人而異。所以看了有溼氣就吃薏苡仁,薏苡仁銷路打開了、過去不值錢的現在也貴了;而且這個口感實在“爽”,長期喝會舒服嗎?有沒有溼氣,要找中醫認真的看看,不能亂套亂用。
十四、小處方
本來不想寫這個的,但是有不少同志們說小處方醫生宣傳誤人啊。心裡也是一驚,人們不是期望小處方醫生的嗎?問題是現在小處方宣傳過頭了。有一個宣傳名老中醫怎麼對病人好,說開方都是五元、七元,不過十元,還有的說開的都是幾毛錢的藥,這種情況有沒有,絕對有,病人風寒感冒了開個麻黃湯,沒多少錢;眼睛感染了,開個紅黴素藥膏,五毛錢。這會有的,但不是常態。有一次我還針對一名老中醫常用的小柴胡湯進行了核對,但就原方最小量每樣5g來核算,價格也在7元多,而且還不敢開出來真正的人參,要是量再大些,那可是厲害,10元20元擋不住;而五苓散、黃連阿膠湯中豬苓、阿膠貴的厲害,很多藥都不敢去核算,藥貴了,再好的國醫大師名老中醫也不能常常開出幾元的處方,這是現實。而病人病情複雜,不能一一論醫小處方,我們反對使用大處方大檢查,但是對小處方醫生宣傳也要客觀公正,不然過分的表揚了名醫名家,可能就讓很多年輕醫生捉襟見肘,無所適從。
其實,還有很多被江湖玩壞的中醫名詞,不能一一列舉,正如一些同志們講,說這話的容易的得罪人。就如同藥酒一樣,說不好就進去了。但是,對於百姓來講,應該有權力認識真正的中醫究竟是什麼,那些利用中醫名詞采取障眼法搞不正當行為的、欺騙群眾的還真的需要一些科普的教育讓百姓清醒起來,正確的認識中醫,正確的利用中醫,正確的用中醫造福人,同時也讓真正的中醫走出來、走進百姓中間,讓百姓體會真正的中醫。這也是不枉費一番苦心吧!
閱讀更多 醫院院長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