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上犹籍作家简心作品《赣南血型》荣获两项国家级大奖!

好消息

上犹籍作家简心的作品

《赣南血型》于近日荣获

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单篇散文奖

和《北京文学》2017年度优秀作品奖

一篇文章连续荣获两项国家奖

实在是太厉害了

《北京文学》2017年度优秀作品奖

点赞!上犹籍作家简心作品《赣南血型》荣获两项国家级大奖!

冰心散文奖

6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在东坡故里四川眉山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上犹籍作家简心的长篇历史文化散文《赣南血型》荣获本届“冰心散文奖”单篇散文奖。此文系“赣州文艺精品工程”资助项目成果。

本届冰心散文奖的评选范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散文集、散文单篇作品和散文理论(专著)文章,设散文集奖、散文单篇奖、散文理论奖和散文优秀奖。冰心先生的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蒋子龙,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等出席了颁奖典礼。

简心散文《赣南血型》推荐语

简心笔下的江西南部的赣南人是有着集体血型的,他们有着中国历史的文化性格,有着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简心的历史文化随笔大气磅礴,神情凝重,写出了赣南的坚忍不拔、坚强不屈,他们挺立纸面,光耀未来。

饱满沉实的文字,是饱满深切的感情。每一粒文字,都是血火中洗礼过的,带着家国命运,带着土地大爱,彰显赣南淬火加钢的舍生取义的血型和灵魂。

——彭学明(著名作家、评论家,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赣南,如何认知这块斑斓的大地?是享誉盛名的革命圣地,是史上兵家征伐的战乱之所?而革命风云,历史折冲,这里,演绎过许多威武活剧、壮丽史诗。无疑,她的基因,是刚强,是威武,是坚韧,是侠义,是豪气,金戈铁马,英雄无敌。此文从较阔大视角,描绘了这块大地上的血脉基因,而红色则是她的精神标高。缘于此,一个多彩的杂色的赣南,成为我们景仰致敬的地方。回望为了前行,承续传统血脉,从历史风云中看取当下的责任,是本文的思考,而从血型基因的角度认知一个地方,见出文章的新意。

《赣南血型》简介

《赣南血型》是简心为纪念《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而创作的长篇历史文化系列散文“吾土赣南”之开篇。该文部分节选曾刊发于《赣南日报》, 辑入其“赣州市文艺精品工程”资助出版的个人散文集《被绑架的河流》。

此文一反她之前惯用的客家乡土书写的平视的、地表的、细节化的小切口书写笔调、言语方式及俯仰角度,寻求从天文、地理、人种、经济、文化等地层下面,宏观立体地剖析赣南地域的历史文化渊源与人文性格。她试图用散文的真实与直白告诉世人:英雄的赣南红,不仅仅在于她是诞生革命的前方,同时,还在于她是修补弥合革命创伤的大后方。

赣南,以及生活在这片古老庞厚土地上的赣南人,有着太多的神奇与伟岸被以往大历史所忽视,所遮蔽,就像当年的美洲大陆,有着原始森林式的南北文化覆盖,等待着哥伦布式的航船来文学发现与开发。

获奖感言

文化是一条暗河

简 心

点赞!上犹籍作家简心作品《赣南血型》荣获两项国家级大奖!

置身于浩如烟海的网络图文音像时代,面对海啸般的全球文明交汇撞击,我们今天的书写,究竟要给外界输送什么样的特色样本?

我所生活和书写的赣南,是块流淌着中国真正古典中原文化血液的客家祖地,也是化育并阐释了理学和心性学说的思想土地,更是承载过中国当代历史风云命运走向的红色圣地,也是担负着当下中国未来发展战略重要腹地地位的战略要地。当有学者惊呼南宋灭亡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古典中原文化几近消失时,悄然发现,以赣南为摇篮的数千万客家人,恰恰是中国古典中原文化的忠实衣钵传承者。客家人承载着中华民族自秦代至今长达两千多年的变迁史、奋斗史,同时见证着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和崛起史,不仅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族群,以赣南为摇篮的客家人繁衍聚居区更是中华文化圈一个不可忽略的核心。他们是古典中原文明的火种携带者,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火种地。

然而,大众化、政治化的宣传,使国人对赣南的认识过于停滞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场建立和保卫中央苏区的革命,乃至红旗的红,淹没了这块土地原本的红土壤。事实毋庸置疑,那场革命在近代史上是惊天动地的,这场精英领导下的平民革命,以及革命的延续,改变了这块土地的命运,也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和世界政治版图。但是,撇开政治口水,沿着历史和方志,稍稍往时间上游走走,会发现不仅仅是当代,早自唐朝以降,每当国家动乱民族危亡时刻,赣南人总会金刚怒目拔剑而起,他们惊天动地身影掠过华夏历史长空,又大批大批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幽深的时光隧道里。同样,把赣南放到整个中国大历史与思想、文化地理坐标系上去上下左右比照,会发现,自唐代以来,马祖禅,周程理学,王阳明心学,乃至发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苏区精神,每当国家思想文化流线面临波折的时候,赣南,总是以思想造血基地的身份出现在华夏大地上。某种程度上说,赣州,其实充当了筑巢中国时代文化的一个窗口。因此,当今天的人们简单地把赣南红色文化作政治化、概念化、浅表化、肢解化解读的时候,我为这片土地而落寞。

革命不是终极,它仅仅是人类实现代谢的手段。在某种失序的社会时空,它注定要充当历史血雨腥风的主语。如何宏观立体地剖析上世纪初中国所处的历史与国际文化背景,以及赣州地域的历史渊源、内质基因与人文性格,从而求索那场革命在赣州落地生根的种种“偶然”,以及“偶然”中的“必然”,是生于斯长于斯以书写为业的我认识脚下土地从而认识自我不可回避的核心。

因此,和不断重复再现与歌颂“革命”这个宏大喧嚣的历史动作本身相比,我更想绕到这个词语后方,解密这片供养乃至生养最后又送走红军的赣南山水、村落表情与性格历史,以及这些安静村落的主人----一个迁自中原流落于赣闽粤山区的客家族群,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中,为什么选择革命?怎样参与革命?如何对待革命结局?我希望深挖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历史人文和精神生态,他们积攒千年的悲喜,以及耕山种水儿孙绕膝的普世人生,这,构成了那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版图与命运走向的苏区革命,一个轰轰烈烈又寂寂无声的民间大背景。

时间无头无尾,空间无边无际。浩瀚的历史时空中,我站在美丽的赣南书写。我知道我的笔太小,但我没有缺席。我只想用我的真实,叙述“我”的在场。

文化是一条暗河,没有人不是在它的磁力线上走,就像基因,深潜于肉体,注定了你的前世与今生。

简心简介

点赞!上犹籍作家简心作品《赣南血型》荣获两项国家级大奖!

简心,本名郭玉芳,江西上犹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理事,一级作家,鲁迅文学院第27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现任赣州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今朝》杂志主编,《未来作家》杂志主编,赣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百万字作品散见于《诗刊》《山花》《北京文学》《黄河文学》《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绿洲》《红豆》等国内报刊媒体,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配套阅读辅导教材、《2014年春季作品精选》《江西现当代散文作品选》《散文江西》等;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2017年《北京文学》优秀散文奖、中国新闻社征文奖、江西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江西省委宣传部征文奖、江西日报、井冈山文学,首届客家民系文学奖等;著有长篇传记《五弦挥红》,散文集《被绑架的河流》。参编《历代名人吟赣州》(三卷本)《与赣南相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