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客家大本营——江西赣州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位于素有“客家大本营”之称的闽粤赣边区,主要有三个,分别是:2010年设立的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年设立的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设立的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

这里讲述的是客家文化(赣南):

赣南是客家诞生地和大本营之一,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同时又是全国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总数超过800万。赣南的客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赣州已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石城灯会、古陂“席狮”“犁狮”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2项,在客家文化领域影响极大。在赣州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增强赣南客家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传承力,推动地域文化传承繁荣,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说道赣州,吃货们第一个想到是啥呢?——赣南脐橙:

赣南脐橙,江西省赣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赣南脐橙年产量达百万吨,原产地江西省赣州市已经成为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

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率达85%,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

赣南脐橙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荣获“中华名果”等称号。赣南脐橙作为江西省唯一产品,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

风俗文化: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江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重镇。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阳明、辛弃疾、蒋经国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州主政过,赣州还是禅学、理学和心学的重要形成地。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周敦颐的《爱莲说》。

客家大本营——江西赣州

客家摇篮—赣州

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赣州市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大部分地区和信丰县的嘉定镇以及其他几个居民点外,其余均属客家语地区,客家人占赣州市总人口的95%以上,有“客家摇篮”之称。据统计,赣南籍客家人在港台及海外有20多万人,其中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赣州市境内仍有600余幢客家围屋,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的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赣州有客家文化城,也有许多客家古村落如白鹭村。


宋城文化

客家大本营——江西赣州


赣州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北宋城,尤其是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走进赣州古城如置身“宋城博物馆”,故有“江南宋城”之誉。这里有“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有全国唯一的宋代铭文砖城墙,有沿用了近900年历史、由100条木舟用铁索连环而成的古代水上交通要道——古浮桥,有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古代下水道系统——古福寿沟,有中国八景文化的发祥地八境台、南宋词人辛弃疾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郁孤台等。

饮食文化

赣南脐橙、于都烧卷子、禾丰珍珠粉、沙地板鸭、梓山酱油、

客家大本营——江西赣州

赣南脐橙会昌酱干、龙南板栗、南康甜柚、寻乌蜜桔、兴国灰鹅、赣州蜜饯、湖江蜜枣、上犹绿茶、客家糯米酒、豆巴子、龙南紫皮大蒜、信丰红瓜子、信丰萝卜干、南安板鸭、宁都肉丸、赣州苦瓜酒、酸枣糕、龙归茶。另外还有斋婆柚、上犹石鱼、包米果、九层皮、玉兰片、毛尖茶、桂鱼丝、竹笋干、五香麻鸡、美味鸡、多味花生、野生蕨菜、银杏精茶、花菇、通心米粉、豆干、红薯干、百禽腊鹅、梦里香红瓜子、小布岩茶、龙南恒泰香脆花生、茶树菇、莲子、阳埠腐竹、恒泰花生、黄元米果、汗头菜等。

客家大本营——江西赣州

客家名菜—四星望月


客家名菜

三杯鸡、糯米鸡、生煎鸭、米粉鱼、鳝鱼馓子、陡水湖全鱼宴、赣南小炒鱼、鱼饼、鱼粉皮、珍珠粉、客家酿豆腐、蝴蝶鱼、荷包胙、蛋菇汤、兴国鱼丝、竹筒粉蒸肠、民间瓦罐煨汤、豫章酥鸭、三杯狗肉、赣味乳狗肉、四星望月等。


国家AAAA级旅游区:

章贡区:通天岩、五龙客家风情园

赣县区:客家文化城

崇义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原阳岭国家森林公园)

大余县:丫山景区

于都县:屏山旅游景区

兴国县: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

龙南县:关西新围、虔心小镇景区、南武当山景区

定南县:九曲度假村

安远县:三百山风景名胜区

瑞金市:叶坪红色旅游景区、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罗汉岩景区

会昌县:汉仙岩风景区

石城县:通天寨景区

宁都县:翠微峰景区、小布镇景区

上犹县:阳明湖景区(原陡水湖景区)

安远县:东生围景区

全南县:雅溪古村景区

信丰县: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