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政局觀察了半個月,總結出離婚就這3個原因

在民政局觀察了半個月,總結出離婚就這3個原因

1

近期走訪多個民政局,目睹了人間很多悲喜。

民政局的大門真是一扇神奇之門:

多少男女,欣然而至,揣著結婚證和憧憬牽手而去;

又有多少男女,過了一段時間,再回首……這一次,卻是抱著殘軀灰心而至,只為了和對方清算了斷

托爾斯泰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每對離婚的夫妻,也都各有苦衷。但如果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剝皮求真,你會發現:剝到最裡層,讓我們婚姻破產的原因,無非這三種。

在民政局觀察了半個月,總結出離婚就這3個原因

​2

第一種,算得上是婚姻失敗的起源了:我們雙方對婚姻的認知竟如此不同。

一對新婚小夫妻,一路吵著打進民政局。

女的哭訴:“我跟你一樣上班,你媽憑什麼跑到家裡罵我不打掃衛生?”

男的黑臉:“我媽也是在工廠裡上了一輩子班!也沒耽誤給我們爺倆做飯、洗衣、收拾家!”

表面上,兩人是在爭誰來做家務,實質是對於婚姻的認知有分歧。

社會學家曾做過一項調研:你認為稱職的老公長什麼樣?

男性普遍認為,能賺錢,能給家庭提供穩固的經濟保障。

可大部分女性卻不這麼想:她們覺得,能給予愛/陪伴/支持/參與/分享的老公,才是理想老公的模樣。

這也就是為什麼:女人抱怨喪偶式婚姻、單親式育兒時,男人也倍感委屈:我明明也為這個家操碎了心呀!

對婚姻認知不同,決定了我們在婚姻中的發力方向不同,經營的側重點不同,如果認知差距太大,又沒有及時達成共識,很可能演變成:

我們拼了老命,背道而馳,越努力越走遠。

在民政局觀察了半個月,總結出離婚就這3個原因

3

第二點:處理矛盾的方式不妥當。

表哥表嫂的婚姻就毀在這點上。

表嫂做事幹嘣利脆,表哥卻不願意直面問題,一貫地拖——希望把事拖沒了,或拖到有人先扛不住挺身出頭。

表嫂追問,表哥就躲,他越躲她越火,於是不斷擴大戰火,其實就是想他能主動一些,激起他的重視,可她這樣自燃自爆,只換來表哥更消極的沉默對峙。

最後,兩人從激吵變冷戰;從爭執具體事的對錯,變成了對人的全面否定:

“一看他那死了沒埋的臉,就想扇他!”

“反正說什麼她也翻臉,不說也還是翻臉!”

可他們也曾是熱戀時,換了情侶號,每晚煲電話粥,打著打著電話睡著的人呀!

婚姻是處理矛盾/衝突/分歧的修行,高手這麼做——(引自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親密關係》)

“放下立場”

咬住對方錯誤,只會讓衝突加劇。

大師甚至勸我們:“連大家各退一步的想法也不要有——各退一步,本質上還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對方行動上,潛意識裡還是希望對方犧牲,並沒有真正放下立場”。

“接受陰影人物”超模奚夢瑤曾經問劉嘉玲:

“嘉玲姐,你怎能保證能找到那個100%的人呢?”

劉嘉玲詫異地說:“為什麼要找到100分的男人?他只要做到50分,剩下的我來作就好了。”

怪不得她能把婚姻經營得那麼好。

在民政局觀察了半個月,總結出離婚就這3個原因

4

婚姻最致命的殺手是:雙方沒有共同成長。

有天,民政局裡來了一對老人,由女兒攙著來……離婚。

離婚材料女兒替他們填,兩人相互嫌棄地坐在大廳相距最遠的兩張椅子上。

老太太顯然太感慨了,忍不住和我這個陌生人傾訴:最小的閨女也結婚了,終於不用忍了!伺候他一輩子了,不想死了,到下面了還要重蹈覆轍。

她的平靜下,暗流洶湧,這個解脫來得實在太晚。

我們用婚齡來定義紙婚、銀婚、金婚,可衡量婚姻質量的維度絕不是時間。

就像一個人的價值,也並取決於他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了多久。

有人一份工幹了幾十年,卻從到到尾只是個濫竽充數的“混子”:雖然每天上班打卡,就只是混日子混口飯,從沒考慮過長期的職業規劃,設計成長路徑。

“愛人”這個崗位上,也有大把大把的混子:

雖然每天按時回家,一個桌上吃飯,一張床上睡覺,但同樣只是混,沒有真正的投入到家庭中,和家庭成員一起成長……

女性在婚姻中往往成熟更快,因為天賦的養育,她們在“一任”的婚期內,自然而然規劃分成至少三個階段:做妻子、做媽媽、做自己。

每個階段她都明確自己的目標、KPI、重心,負重前行,不斷完成階段小目標,最終越走越高,來到婚姻裡更高的境界。

而對面的混子,就像一起畢業參加工作的同事,雖然曾經同一起點,可幾年下來,早被另一半碾壓,狂甩在身後。一旦此時,夫妻雙方很難再就一件事情達成一致了:

他們雙方的閱歷、見識、心智、成熟度,早不在一個段位了——這種隔閡和差距是最可怕,也最難彌補的。

在民政局觀察了半個月,總結出離婚就這3個原因

5

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把親密關係分為四階段:絢麗—幻滅—反省—啟示。

成功的婚姻,“成”在善於反省啟示

電影《被嫌棄一生的松子》裡,松子一生所有的感情都失敗了,淒涼死去。這有她原生家庭的原因:

童年父親的忽略,導致她在親密關係中,用無限地討好屈從來尋找安全感。

可是,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她從未反省過自己的感情,獲得啟示。

因為不反省,她的每一任戀人都如出一轍的渣;每一段感情的相處模式都驚人的雷同。

閨蜜痛心疾首地把她從房間裡拖出來,想罵醒她:“你再和這種渣在一起,會進地獄的”。松子凜然赴死:“就算下地獄,我也跟他去”。

沒有誰,能把我們拉進地獄,真正讓人萬動不復的是:碰了牆,受了傷,卻依舊不懂反省,找出癥結,改變自我,愛對的人,用對的方式去愛,真正經營一段婚姻。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