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去過的城市中,哪座城市的交通體驗更好?

阪東秀人

我感覺全國的城市裡,交通方面還是上海體驗更好吧。

我做過一些對比,像是杭州、南京、蘇州等長三角比較發達的城市,雖然也有地鐵線,但是線路少,換乘並不多,有些線路的空調甚至是沒有的……

公交線路更不用提了,夜宵線比較少,而且關停的時間也比較早。這對於習慣了上海10點多甚至11點還是可以坐到公交和地鐵的人來說,是很不方便的。

相對於交通路線同樣繁忙發達的背景來說,上海的安檢沒有那麼嚴苛,換乘優惠和時間上也更加便捷。

不過堵車的情況,北京和濟南等,都比上海要來的嚴重。或許是上海的公共交通分散了這一部分的人流壓力,所以總體來說,上海的交通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基本你來上海玩,一張交通卡就可以去幾乎所有的景點。特別是17號線開通後,去青浦也不是什麼麻煩的事情了。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我認為桂林的交通體驗更好。

北京,我去過,說實在的,太堵,從機場到二環,有時都兩小時還沒到地。坐地鐵吧,城市太大,還有好些地方沒地鐵呢,總的來說交通體驗給個B吧。

南寧,一個擁有快環的城市,但快環不快已成為南寧人的心病,而且近10多年來,一直在施工,加上以前是摩托車上的城市,現在是電動車上的城市,總的來說交通體驗給個B吧。

廣州、上海,其他堵車比北京要好一些,但高架太多,有的都3、4層,對於外地的司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夢魘,靠導航都不一定能百分百的走正確的路,總的來說交通體驗給個B+吧。

杭州,說實在的,交通發達程度與北上廣不是一個檔次的,但確實不那麼堵,畢竟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有絕好的山水搭配,總的來說交通體驗給個A吧。

桂林,一個融入在山水間的小城市,但也是一個世界知名的旅遊城市,這裡沒有地鐵,沒有輕軌,沒有高架,但這裡公交系統十分發達,乘坐公交車可以到達城區內90%以上的街道,而全市有9個高鐵站,許多人都把高鐵當作公交車來坐了,總的來說交通體驗給個A+吧。

北京、南寧分值為B,廣州、上海分值為B+,杭州分值為A,桂林分值為A+,當然是桂林的交通體驗最好了。


雲行雨見聞

旅遊的問題,請交給 泉城好玩 來回答。

一個城市的交通體驗,看似是城市治理問題,其實與旅遊有很大關係。旅遊體驗好,離不開交通體驗好,相信一個交通體驗差的城市,他的旅遊體驗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以我走過多個城市的旅遊體驗來看,交通體驗最好的城市是杭州,另外濟南經過這幾年的治理,交通體驗也還可以。


杭州是個典型的旅遊城市,西湖、靈隱寺、白娘子、龍井茶等獨特的文化旅遊符號無不吸引著全國甚至國外遊客。外地遊客的湧入,必然導致城市交通的緊張,但從我在杭州多次旅行的經驗來看,杭州的交通體驗並不差。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在杭州車讓人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只要綠燈亮起,行人可以大膽往前走,不用害怕右拐車輛影響。相比來說車輛加塞的也少。在車輛、行人都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下,即使行人、車輛較多,交通體驗也差不到哪裡。


濟南跟杭州很相似,同樣是旅遊城市,杭州有西湖,濟南有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黑虎泉等景點也是全國聞名。外地遊客同樣不少。曾經有段時間,濟南被列為全國交通“最堵”的城市,經過這幾年的治理,特別是汽車禮讓行人、市區內禁止鳴笛等措施執行後,濟南的交通環境好了很多。雖然與杭州還有差距,但濟南畢竟在努力改善中。相信以杭州為榜樣的濟南,旅遊環境、交通體驗肯定會越來越好!


全國有那麼多城市,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全走過來。如果在你去過的城市中,有交通體驗比杭州和濟南更好的,歡迎留言,我們一起去看看!

點擊左上角,關注 泉城好玩,滿足您對旅行的渴望!


泉城好玩

一個石家莊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去了國內不少城市,對於交通的感受來說,南方整體好過北方,我個人淺見,上海是交通體驗最好的一個城市。

首先,一個城市的交通擁堵情況是最直接的體驗。

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上海,但國內最堵的城市卻不是上海。

除了擁堵情況,對城市交通感觸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行人和機動車的素質。

舉個簡單的例子,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上海人坐地鐵的時候會主動給左側留出一條路,雖然現在這種行為並不被提倡,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被認為是“高級”的。

我想表達的是人們無論開車,坐車,走路還是騎車,在上海,基本都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為默契。

總結來說,我認為上海在交通方面的體驗最佳,原因來自城市規劃,完善的條例和執行,人們較高的自身素質。

以上。

可愛的時光,石家莊獨立的吃喝玩樂點評自媒體,一個有趣的靈魂。


可愛的時光

如果說旅遊的交通體驗,非杭州莫屬。

我這裡的交通,指的是旅遊景點的交通,不是杭州本地人上下班的交通。

在共享單車還沒有鋪天蓋地興起的時候,杭州,就給遊客準備了很多市政單車。當然,這些單車,也極大方便了杭州的市民。

這是我當時去旅遊的時候,拍的市政單車。

每個單車,都有專用的一個單車架,所以擺放非常規矩,也不會擋路。

幾年後,北京也興起了市政單車,但是跟杭州的市政單車的便捷程度,根本沒法比!

杭州的主要交通其實並不是特別好,很多路都非常窄,因為遊客很多,公交也比較擠,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的時候。

但是,對遊客來說,旅遊方面的交通,卻非常方便。

原因就是我剛才說的,市政單車。

這種市政單車的辦理網店很多,西湖邊就有,你在外婆家排隊等座的時候,就可以順便辦理一個。

外地的遊客,要交300的押金,然後,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我記得當時好像是第一個小時免費,後面好像3小時內吧,一小時一塊錢,還是兩小時一塊錢,具體有些忘了,反正非常便宜。

最主要的是:方便、快捷、省時!

這種市政單車,在西湖旁邊的定點特別多,在主要的旅遊線路的每個公交站,也都有。

對於一些有毛病的單車,還有專門的維修點兒,你可以自己推過去,師傅會給你優先修理。

而且,離開杭州的時候,退費也非常方便。

當時去杭州旅遊,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杭州的美食,就屬這個市政單車了!

真的是特別方便!


放飛九月

今年年初我去了一次臺北,對於當地的“捷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鐵)印象深刻。

可能是因為長期生活在上海的關係,上海軌道交通的發達程度,在國內這是國際上都可圈可點。但即便這樣,到了臺北乘坐捷運時的體驗,還是讓我給這個城市的印象加了不少分。

首先,臺北捷運的車廂和上海地鐵的車廂長得差不多。所有的站點會標識在車廂頂端兩側,每一站到站時變色的指示燈,會提醒乘客休息上下車。

臺北的捷運網絡覆蓋面積很大,幾乎每一個景點的附近,都能找到相關線路回家。

其次,臺北捷運沒有上海地鐵那麼擠。當然,臺北的人口數量和上海沒得比。但一想到上下班,不用人推人地擠上擠下,乘車體驗自然上去了。

最後,為了保證乘客有序上下車,臺北各個車站會劃分不同方向的排隊指示標誌。讓遊客感覺這個城市更文明,也比較有規劃。


我帶爸爸看世界

我去過的城市不多,從北方來到南邊的大城市深圳,中間雖然跨越了好多的地方,但是真正去過的地方沒有多少。我去過的城市有南昌,深圳,杭州,就這幾天城市,現在呢我就說一下我呆過城市的體驗,南昌我就不說了,因為也沒有怎麼體驗過。

深圳是我呆過比較久的城市之一,畢業以後就一直在這邊,環境好,經濟好,交通的確是很方便,但是作為一線城市,千萬級人口大都市,人是相當的密集。雖然交通網密集,便利,可是人真的好多好多。

剛來深圳的時候在車公廟上班,我在民治居住,每天要做四號線上班,我想說天天都是我的噩夢啊,四號線上班高峰期都是限流,

一部分一部分的進,入口限流的通道處護欄是一圈又一圈,可能你幾個平方的地方步行十來步就可以的卻要走幾十步,而且還要等,上了地鐵站臺恐怖的還有,你站在候車線排隊,一開門,你不進去,他們都會帶著你進去,上車,而且是前胸貼後背的那種,一個姿勢保持好多站,不過安全,不用抓東西也可以站的穩穩的。這是高峰期上班,下班就好一些,反正感覺除了高峰期深圳的地鐵是OK的。

地鐵說完就說一下公交,我只想感嘆一句,深圳的公交代表了深圳速度,上車就會讓你站不穩,坐在那裡都要用手擋著前面,怕撞上前排座位,剎車感覺都是一腳踩到底的,速度跑起來刷刷的,暈車的人不建議做公交,晃盪一段路,估計就會吐吧,所以公交車上也是常備黑色垃圾袋。

杭州是我在G20,20國集團峰會的時候去的,那個時候去城市乾淨,街道乾淨,人也不是很多,節奏比較慢。

到處感覺都是比較愜意的感覺,雖然杭州的地鐵線不多,相比較深圳的是差了好多,但是環境真的很好,公交車上面也很乾淨。很暖心的一點是我過馬路斑馬線的時候,司機會主動停下來給你一個手勢讓你先過,你就會意了。

這也是我為什麼感覺杭州交通體驗好的原因,現在雖然很多城市也已經這樣做了,但是我認為杭州是最好的,車也是很穩的在開。


冬雪紛飛梅花悄開


海洋144486278

很高興有機會參與這個話題。

交通體驗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部分,隨著城市面積的擴大、人口的快速增長,出行難、堵車等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大城市、小城市幾乎無一倖免。

對於普通人而言,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是解決出行的重要工具,在我看來,對於去過的城市交通的體驗,要說感覺最好的,應該是上海,因為上海具有完善的交通條件、具有成熟的乘車文化。


首先,上海是國內第一大城市,經濟發達、基礎條件好,人們對於出行的需求極大,從硬件方面自然就有相關的配套措施跟上。

記得30多年前在上海上學,我們的出行全靠公交車。在上海,不管是市中心,還是離城較遠的郊區,都有公交車到達,只不過需要多花費些時間、多倒幾趟車罷了。應該說,上海具有最密集的公交車網絡,覆蓋了全市範圍內的每一個角落。

近20年來,上海的地鐵線已經排列到了10多條,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地鐵網絡,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更為便捷快速的公共交通。上海的公共交通條件又有了非常巨大的改變,更加現代化了。


其次,在上海,乘公交車、乘地鐵是大部分人每天的必修課,人們對於公交車文明、地鐵文明已有了長久以來形成的默契和習慣,具有明顯的上海特徵。

記得我們上學時,上海的公交車還不是無人售票,每輛公交車上都會配備1個或2個售票員。乘客上車後通常都會根據自己乘車的遠近互相調換著位置,記得在上海乘公交車時聽得最多的話就是“調一調”。即使是在很擁擠的車廂,人們都會有這樣約定俗成的互換。

如今城市裡的公交車基本上都是無人售票、前上後下了,可我還是記得在上海乘車時自然形成的上下次序,或許,這應該是“前上後下”最初的版本。

還有一個關於上海公交車的深刻記憶。通常乘公交車的人很多,但都在站臺上排隊候車,有佩戴紅袖標的老頭、老太們在維持秩序,記得排隊分為兩列,一是排座位的、二是排站位的,分別依次上車。

熱門的線路人太多,常常擠得車門都無法關閉,這時車下維持秩序的老頭、老太就會將站在門口的人們推上一把,司機藉機緩緩關上車門……如今想起這情景,依然會讓人忍俊不禁。


前幾年去上海出差,專門去體驗了一次乘地鐵。在地鐵車廂裡看到的場景蠻有趣,十有八九的人都在專注地看著自己的手機,或是耳朵塞著耳機。

新上車的人都會根據乘車距離的遠近一邊說著“調一調”,一邊互相調換著位置,記得30年前在上海擠公交車時也是這樣熟悉的聲音。有年紀大的乘客或是帶小孩的乘客上車,總會有座位上的人主動站起來讓座,一聲“謝謝”的回應和一個甜甜的微笑讓車廂裡的空氣充滿了溫馨。


當然,在上海也會遇到堵車,也會遇到公交車擁擠、地鐵擁擠,這是所有城市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因為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市民的素質等方面的因素,在我看來,對於上海這樣一個超級大城市來說,交通體驗應該算是不錯的了。

謝謝!


遠山墨雨

去過N個大大小小的城市,說到交通體驗,我先舉個不好的體驗!

去過很多次廣州。第一次遇到一個出租車,幾十元的路程硬是給我繞了近兩百元。


第二次去,美博會期間,一說到要去美博會場館就拒載,至今不知道什麼原因。

青島:

當時在煙臺,需要去青島坐高鐵,打個出租車,全程就是非常慢速,慢速安全肯定是好,但是當時我趕時間,最後遲到了。幸運的是有了一天時間讓我在青島玩了一把,但是因為不能改簽,然後是旅遊季節,住宿巨貴。

以上都是個例,沒有任何貶低意思。


再來說說比較好的交通體驗:

有一次去長沙,下了高鐵,車主已經在門口等待我,意想不到的事車主是一位年輕美女,把我帶到停車場,是一輛漢蘭達,超大空間,內飾整潔,車內有溼巾與水,都是免費提供。路上一直和我說長沙特色等,完全就與自己的司機接待一樣。真的很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