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银行“好事将近”首发上会,核心指标优于刚过会的郑州银行

长沙银行“好事将近”首发上会,核心指标优于刚过会的郑州银行

(文/财经主笔 邱晓)对于苦等IPO九年的长沙银行来说,终于迎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这一天。

5月25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发审委定于2018年5月29日审核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首发事项。若成功过会,长沙银行将成为湖南首家A股上市银行!

根据招股书披露,长沙银行本次预计发行不超过10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0.79亿股;拟在上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资本充足率谋求上市“补血”

据长沙银行2017年年报披露,截至2017年年末,长沙银行一般性存款余额为3606.75亿元,增长23.89%;表内贷款余额1452亿元,增长28.15%。2017年长沙银行实现净利润39.85 亿元,较上年增长7.34亿元。

截至2017年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190871.45万元,较年初的141226.63万元增加49644.82万元,不良贷款率1.24%,资本充足率11.74%,拨备覆盖率256.31%,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截至2017年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7.1%、8.1%、10.1%。

据长沙银行2017年年报披露,截至2017年末,长沙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为8.70%、8.72%、11.74%(并表口径),均满足监管要求。

据报道,近两年来,长沙银行以每年逾30%的速度扩张资产规模,虽曾以发债、增资扩股等方式多次“补血”,却依然没能阻止资本充足率的下滑。

长沙银行“好事将近”首发上会,核心指标优于刚过会的郑州银行

长沙银行“好事将近”首发上会,核心指标优于刚过会的郑州银行

长沙银行披露的监管指标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三季度末,长沙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7%、12.16%、12.28%、12.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61%、10.62%、8.99%、8.95%;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62%、10.62%、9.00%、8.97%。

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2%。

截至2017年末,长沙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落至8.72%(并表口径),离2018年底不低于8.5%的监管红线只有0.22个百分点。此番冲刺上市,长沙银行拟计划发行不超过10亿股,募资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资本,提高该行的资本充足率。

核心指标优于比刚过会的郑州银行

长沙银行在招股书中提到,如果无法符合资本充足率的相关规定,银监会可能会采取纠正措施,包括限制银行的贷款及其他资产的增长、限制发行资本工具提高资本充足率、拒绝批准银行开办新业务以及分配股息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月22日,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结果显示,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将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对于同属地方银行的长沙银行而言,此次郑州银行的成功过会无疑具有一定的参照效应。

郑州银行招股书显示,其募集资金经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截至2017年末,郑州银行虽然资本充足率已上升至13.53%,但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却呈现连年下降趋势。2016年末,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9%,而到了2017年末,这一数据已降至7.93%,愈发接近监管红线。

相比而言,2017年末长沙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要优于郑州银行。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拨备覆盖率。所谓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

公开信息显示,已上市8家城商行2016年末、2017年末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59.77%、280.11%,呈上升趋势。

郑州银行的招股书和2017年年报显示,其2014年至2017年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01.66%、258.55%、237.38%和207.75%,最近几年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愈发靠近目前监管的标准红线区域——120%至150%。

相比而言,长沙银行2014年到2017年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0.94%、234.00%、263.05%、260.00%,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也明显优于郑州银行。

2018年以来,一大波银行的IPO申请正在排队,并进行了预披露。有分析认为,这或与其资本充足率快速下滑和迅速的资本扩张有关。与此前相比,目前银行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不良贷款率大幅升高,越来越多的银行面临资本金不足的现状,地方银行期待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满足自身资金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