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電商行業發展潛力大 供應鏈管理及物流配送有待提升

鮮花電商行業發展潛力大 供應鏈管理及物流配送有待提升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不斷升級,以女性為主導的“悅己經濟”的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其中,鮮花消費是悅己經濟中典型的代表。藉助互聯網的力量和物流倉儲技術的提升,鮮花電商市場成功吸引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注意力,受到熱捧。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2年中國鮮花電商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未來幾年內,隨著消費場景的深入拓展,更多潛在用戶將被吸引,鮮花消費需求也將隨著鮮花品類的拓展和服務品質的優化而進一步提升,鮮花電商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發展前景較為可觀。

過去,中國的鮮花需求較低,市場規模較小,鮮花種植區域不集中,具有機械化集中生產能力的特別少,嚴重影響了鮮花的穩定產值和產量。近年來,隨著鮮花電商的迅速發展,相對應的鮮花供應鏈管理、品質把控、物流配送等環節卻達不到標準,成為鮮花電商行業發展的掣肘。那麼,面對潛力如此巨大的鮮花市場,鮮花電商該如何從供應鏈、物流配送、品質把控等方向提升發展空間?

得花源者得天下

目前階段,電商之於鮮花,僅是從消費者意願和購買渠道上進行了升級,背後的支撐依然是老舊的鮮花供應鏈體系,鮮花電商多是通過與鮮花主產區雲南的花農或鮮花基地合作的方式採購鮮花。從種植端來看,我國與荷蘭等花卉出口大國有著不小差距,我國雖然有龐大的花卉種植農戶,但真正擁有集中式、機械化生產的產地相對較少,供應鏈尚未完全打通。因此,鮮花電商需要保證上游鮮花供應鏈的完善和優化,獲得充足的鮮花供給。

革新物流配送技術

對於鮮花來說,從採摘下來的那一刻起,品質就在逐級遞減,耗損嚴重,出於成本控制、保障鮮花質量等目的,降耗損成為企業的重要把控點之一。而降損的重點在物流配送環節。傳統的鮮花運輸以空運、火車等為主,物流技術落後,保鮮設備不夠先進,造成的鮮花損耗超過30%。

電商時代,隨著規模增加、物流發展,冷鏈物流也被應用到了鮮花上。加快恆溫保鮮技術的發展,提升協同作業能力,能夠有效降低鮮花運輸途中的耗損。而直面消費者的最後幾公里,企業也應該開始自建配送團隊,一方面可以降低對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價格依賴,減少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直接地保障鮮花品質、提升用戶體驗。

新思界行業研究員認為,鮮花電商行業的發展目前還處在成長期,雖然在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品控、研發等方向都還存在較多問題,但是,資本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倒逼產業鏈升級,鮮花電商的發展前景還是較為廣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