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戶外撒野去?如果被它咬了,千萬不要自行彈打或拔除

有約君說

大考馬上結束,

大家是不是早就做好了出遊計劃?

如果是去野外,尤其到外地去,

有樣東西不可不防。

隨著悶熱潮溼夏天的到來,

野外各種蟲蟻活動頻繁。

近日國內多地爆出蜱蟲叮咬病例。

暑假旅遊旺季將至,

醫生提醒,野外務必做足防範措施,

一旦被蜱蟲叮咬出現不適症狀,

並與醫生說明外出旅遊經歷。

本地少見蜱蟲叮咬病例

但外出旅遊仍需小心

沈宏友提醒準備到戶外遊玩的市民:

“夏天天氣熱確實蟲子多,而且外出到野外甚至出境旅遊的人增加了,被叮咬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蜱蟲的宿主主要以陸地哺乳動物為主,還包括鳥類及少量兩棲動物等,侵襲人類的案例雖不常見,但也時有發生,外出旅遊還是應多加註意。

米粒變黃豆,

蜱蟲吸血可傳播致命病原

省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蔡松武曾接受採訪表示,人被受感染蜱蟲叮咬,可能導致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等81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某些蜱蟲在吸血過程中涎液分泌的神經毒素可導致被咬者肌肉麻痺,嚴重的呼吸衰竭而死亡,這就是“蜱癱瘓”。

准备户外撒野去?如果被它咬了,千万不要自行弹打或拔除

被蜱蟲叮咬無特異症狀

就醫講明旅遊史很關鍵

專家介紹,蜱蟲叮咬後的表現與許多其他疾病的表現相似,單從症狀上較難判斷。

蜱蟲叮咬後可出現水腫性丘疹或小結節,紅腫、水皰或淤斑,中央有蟲咬的痕跡。臨床上出現全身不適、乏力、頭痛、肌肉痠痛以及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伴有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

蔡學全提醒,市民如果發現身體部位被蜱蟲叮咬,可用這樣處理↓↓↓↓

●用酒精刺激脫離,儘量避免彈打,以免刺激蟲體,觸發更多毒素釋放;

●避免自行用鑷子拔除或用手指捏碎蟲體,這樣容易導致蜱蟲倒鉤留在皮膚內;

不過,蜱蟲叮咬對於成年人來說,如果能及早發現並進行妥善處理,不會帶來嚴重後果,不必過於恐慌。

夏日防蟲這樣做

專家提醒,外出旅遊應儘量避免去尚未開發好的風景區和草叢濃密的森林野地,穿長袖衣物、運動鞋,外露皮膚塗抹防蟲藥物等都可有效避免蜱蟲叮咬。

出行時,可將袖口、領口和褲腳等處紮緊。林中穿行還應戴帽,以免蜱蟲叮咬頭部。返程可檢查身體和衣物以及隨行寵物的身體,及時清除蜱蟲等不明蟲類。返回家中及時用清潔產品淋浴、洗衣。

最後有約君特別提醒:有人喜歡夏天在戶外晾曬冬天衣物被褥,這也容易給各種蟲類“可趁之機”,收回時要記得仔細檢查。

部分文字整合自廣州日報圖@視覺中國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