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户外撒野去?如果被它咬了,千万不要自行弹打或拔除

有约君说

大考马上结束,

大家是不是早就做好了出游计划?

如果是去野外,尤其到外地去,

有样东西不可不防。

随着闷热潮湿夏天的到来,

野外各种虫蚁活动频繁。

近日国内多地爆出蜱虫叮咬病例。

暑假旅游旺季将至,

医生提醒,野外务必做足防范措施,

一旦被蜱虫叮咬出现不适症状,

并与医生说明外出旅游经历。

本地少见蜱虫叮咬病例

但外出旅游仍需小心

沈宏友提醒准备到户外游玩的市民:

“夏天天气热确实虫子多,而且外出到野外甚至出境旅游的人增加了,被叮咬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蜱虫的宿主主要以陆地哺乳动物为主,还包括鸟类及少量两栖动物等,侵袭人类的案例虽不常见,但也时有发生,外出旅游还是应多加注意。

米粒变黄豆,

蜱虫吸血可传播致命病原

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蔡松武曾接受采访表示,人被受感染蜱虫叮咬,可能导致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某些蜱虫在吸血过程中涎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被咬者肌肉麻痹,严重的呼吸衰竭而死亡,这就是“蜱瘫痪”。

准备户外撒野去?如果被它咬了,千万不要自行弹打或拔除

被蜱虫叮咬无特异症状

就医讲明旅游史很关键

专家介绍,蜱虫叮咬后的表现与许多其他疾病的表现相似,单从症状上较难判断。

蜱虫叮咬后可出现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临床上出现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蔡学全提醒,市民如果发现身体部位被蜱虫叮咬,可用这样处理↓↓↓↓

●用酒精刺激脱离,尽量避免弹打,以免刺激虫体,触发更多毒素释放;

●避免自行用镊子拔除或用手指捏碎虫体,这样容易导致蜱虫倒钩留在皮肤内;

不过,蜱虫叮咬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妥善处理,不会带来严重后果,不必过于恐慌。

夏日防虫这样做

专家提醒,外出旅游应尽量避免去尚未开发好的风景区和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穿长袖衣物、运动鞋,外露皮肤涂抹防虫药物等都可有效避免蜱虫叮咬。

出行时,可将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扎紧。林中穿行还应戴帽,以免蜱虫叮咬头部。返程可检查身体和衣物以及随行宠物的身体,及时清除蜱虫等不明虫类。返回家中及时用清洁产品淋浴、洗衣。

最后有约君特别提醒:有人喜欢夏天在户外晾晒冬天衣物被褥,这也容易给各种虫类“可趁之机”,收回时要记得仔细检查。

部分文字整合自广州日报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有约君猜

你可能还想看以下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