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下一秒,繼續工作——記天津市三八紅旗手先進個人張寶菊

关注︱下一秒,继续工作——记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张宝菊

早十點,博理樓D區415教師活動室裡傳出陣陣的討論聲,或大或小,但她的聲音一直清晰響亮。會議結束後,她抱著資料,快速地走向距離不到10米的副院長辦公室。

嗒,她停在3米處,一位老師走近向她確認項目申報工作; 嗒,她停在9米處,一位研究生來向她請教實驗中的一個問題……不到十米的距離,她走了不少於五分鐘。

“她特別會用時間,時刻都在高效率的工作中。”這是大多數身邊人定格在她身上的印象。

她個子不高,一頭短短的捲髮,職業知性範的日常著裝和她的身份很搭。這位雷厲風行的女老師叫張寶菊,現任天津市“無線移動通信與無線電能傳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我校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負責人,她同時兼任天津市通信學會高教分會理事、天津市電視技術學會理事、天津市教委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員。

“她是學術領域的佼佼者,是擅長管理的副院長,是師生們極為欣賞的好老師。”在三八紅旗手申請表推薦意見中,電通學院連續用三句高度凝練的話語表達了對張寶菊的認可與支持。“也沒有特意準備什麼,就是如實填寫申請資料,陳述個人經歷罷了。”她的語氣裡沒有溢於言表的驕傲,平靜而淡然。其實成功當選並不是偶然,是她多年來在教學、科研、管理三大領域的點滴積累。

关注︱下一秒,继续工作——记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张宝菊
关注︱下一秒,继续工作——记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张宝菊

學術科研 情之所在

“我從小對電子這方面比較感興趣。”1986年,張寶菊被保送至我校物理系。那時,電子專業還隸屬於物理系。1990年畢業後,她選擇繼續留校攻讀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2002年,她從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後進入天津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於2004年出站。張寶菊多年來一直從事數字音視頻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等領域研究工作,創新地提出了“改進層式DCT”等視頻壓縮算法。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她的人生履歷裡少不了電子信息科研。

12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專利申請,百餘篇高水平論文是她與電子信息相伴三十二年來的成果。近年來,張寶菊先後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電子信息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獲獎人)、高等教育天津市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然而,這些在她口中僅是“一項普通的科研工作”。

張寶菊非常感謝2014年和2016年兩段美國訪學的經歷。“在國外期間一直研究課題,對後來的科研有很大的影響。”在她出國訪學的日子裡,面對異域的風土人情沒有時間去遊覽參觀,大多時候都在課題研究的反反覆覆中,她的活動範圍除了實驗室,還是實驗室。

在近期科研工作中,她擔任天津市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在2017年度獲批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總項目數名列我校各學院首位,學院教師發表SCI 論文數量與質量穩步提升,2017年共發表SCI 論文30餘篇,其中SCI 一區論文5篇。

关注︱下一秒,继续工作——记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张宝菊

教學管理 責任在肩

关注︱下一秒,继续工作——记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张宝菊

我校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於2013年從物理與信息學院獨立,下設電子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和通訊工程系三大專業。新事物誕生的初期往往需要充分的呵護與陪伴,電通學院也不例外。與學校其他有著幾十年內涵積澱的學院不一樣,新成立時還缺少系統的教學管理模式與強而有力的師資力量,身為副院長的張寶菊任重道遠,一挑重擔,從2013年開始全力呵護學院成長。

國際聯合辦學是電通學院自成立以來的一大特色,多渠道挖掘合作途徑、不斷拓寬專業領域為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利條件。2013年,學院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在美國、英國等知名高校建立聯合培養基地,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勒敦分校及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合作,組建了通信工程專業中美聯合培養創新人才實驗班和中英聯合培養創新人才實驗班。張寶菊在這個項目上傾注了大量心血,從聯繫國外高校、選撥培養學生,到組織培訓、辦理簽證等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事情,她都是親力親為。目前,該實驗室班已招收61名學生,3名學生在國外順利取得碩士學位,7名學生正在攻讀外方學校的碩士學位。

五年來,為不斷強化學院的管理建設,她和團隊努力建設重點學科,增加重點實驗室和智能技術學科,開展國際交流會談、聯繫對接外籍專家,“她英語說得可好了。”在學院雙語教學課程班中,張寶菊獲得了學生們的高度認可。

與2013年前相比,管理工作明顯佔據了她大部分時間,現階段“教學和管理都得兼顧”是她反覆提及的話語。為了讓引進的優秀年輕教師適應學院教學模式找到歸屬感,她主動和年輕教師交流經驗,積極幫助他們聯繫出國訪學;為了讓學生增強實踐能力、提高專業水平,她大力支持開展創新創業和各類課外學術科技活動,鼓勵同學們充分利用“挑戰杯”“電子設計競賽”等賽事提升創新實踐和團隊協作能力,為專業學生開設多樣課程,精心指導學生的科研論文,休息時間幾乎都貢獻給了她的學生們……

“她的效率真的很高,在博理樓D區四層樓道里每天都能看到她快步來回的身影。”電通學院黨委書記吳虹向小薇介紹說,張寶菊一心撲在學院的工作上,教學、科研、管理,樣樣出色,是全院老師學習的榜樣。對於這位工作上的好搭檔,吳虹是打從心底的認可。

关注︱下一秒,继续工作——记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张宝菊

工作生活 相得益彰

一個人的生活不可能完全地被工作覆蓋,就算是機器工作也需要一定的休息。在大多數人看來,張寶菊總在不停的工作狀態中,她也習慣性地表示“除了科研就是教學管理工作,沒有上下班的明顯界限。”實際上,除了工作外,她還十分喜歡運動,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都是她的強項。

“我很喜歡在校園裡跑步,大多會在中午或者傍晚下班的時候活動活動,尤其是春暖花開的時候,跑在咱們美麗的校園裡多愜意。”張寶菊笑著告訴小薇。

十一點,接受完小薇的採訪,張寶菊整理了桌面的資料,繼續開始工作。

今年七月份,學院第一次與全英電子工程專業排名第3的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聯合舉辦的暑期項目要開始了。

今年九月份,學院新設立的人工智能專業要開始接納新生了。

張寶菊的工作還將繼續忙碌著。

文字:甘秋夢

照片由本人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