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2018年6月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夏至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最古老的幾個節氣之一。幾千年的時間裡從官方到民間發展出了多樣的夏至民俗。下面就分享一些夏至的飲食節俗和民間風俗,讓各位對夏至各地的有趣民俗有個簡單的瞭解。

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每年的夏至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人們都會將新收穫的各種農作物製成獨具地方特色的食物,舉行祭祖活動。比如江蘇的蘇南地區,人們常習慣以米麥粥祭祖, 或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夾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稱為“夏至餅”。 在嶺南地區,廣東的一些地方會用荔枝祭祖。而在浙江東陽,人們除了祭祀祖先,還要祭祀土地神,將草標插在田間,擺上各類酒肉祭祀,當地人稱之為“祭田婆”。

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民間諺語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在我國華北地區一直有夏至吃麵的飲食節俗。前引《帝京歲時紀勝》載:“京師於是日家傢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麵是也,乃都門之美品”,可見這一習俗最早是在北京興起,後來擴散到了華北的天津、山東等地。

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夏至這天與端午一樣,是要吃粽子的。這一習俗的起源可要比吃麵條早得多了。成書於南朝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夏至節日食粽”的記載。

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在兩廣地區,每逢夏至流行“烹犬而食”。按照當地的說法,夏至吃狗肉有“解瘧疾”“闢陰氣”“扶陽氣”等諸多好處。在吃狗肉的同時,當地人還習慣將狗肉與荔枝同食,或飲荔枝酒,據說有“助陽氣”的作用。至今,每年在廣西的玉林還都有荔枝狗肉節,非常的有名。

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三伏天長達40天。夏至不僅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還決定著當年三伏天的長度。

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傳統推算方法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三伏天就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溫,清淡飲食,及時補水,注意補充鉀元素,多吃苦味食物,規律睡眠,高溫時段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今天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都有哪些夏至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