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意創新走進新時代 真抓實幹譜寫新篇章 我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綜述

中歐班列順利運行、中國·新雅寶路商城迅速發展、蒙京石墨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掛牌成立、新華·溯源中國北方總部基地落戶我市、烏蘭察布市建設的國外第一個物流園區——莫斯科園區具備運營條件……追求高質量發展,為我市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正在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向新高度。

“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對內蒙古轉型發展提出殷殷囑託。

擴大開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李紀恆書記在今年自治區“兩會”參加我市代表團討論時強調,烏蘭察布市最大的發展優勢是區位,最大的發展潛力在開放,一定要保持強烈的發展意識,做好開放發展這篇大文章,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後發趕超。

創新思路,謀篇佈局;策馬揚鞭,協同推進。

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時刻牢記李紀恆書記“把烏蘭察布打造成為全區開放發展的新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戰略,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實施“大數據、大物流、大旅遊”三大戰略,不斷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打造內蒙古開放發展新高地,以大開放推動大跨越、實現大發展。

招商引資強後勁 撬動發展新引擎

招商引資,是一個地區產業升級的主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後勁所在。

蘋果公司iCloud中國北方數據中心、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高壓化成箔項目、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鋰電池項目……大企業紛至沓來,好項目落地生根。在烏蘭察布大地,撲面而來的是開放開發的熱潮,越來越濃的是創業興業的濃厚氛圍。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把抓招商、上項目作為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後勁、提升發展質效的“生命線”,立足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圍繞三大(大數據、大物流、大旅遊)、兩新(新材料、新能源)、一綠(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業),有重點、有傾向性地招商,積極走出去推介、請進來對接。四大班子全員招商,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分批組團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招商引資。1——5月份,洽談意向性項目184個,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30個。

項目雲集,非一時一日之功。每個項目成功落地的背後,都凝聚著市委、市政府強化招商引資、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決心,凝聚著各部門各單位只爭朝夕、奮發趕超的精氣神。

1月10日——1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費東斌率團赴上海和山東等地,先後參觀考察了上海自貿區、蘋果公司上海總部、臨沂商城、順和商貿集團和山東藍翔技師學院,考察學習大數據產業、現代物流業和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先進經驗;

3月13日——15日,市委書記杜學軍率團赴深圳、東莞等地,參觀考察了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華為公司總部、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考察學習生物製藥、電子材料、大數據、新能源等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對接推進招商引資有關事宜;

3月21日——22日,市委書記杜學軍帶隊赴浙江,先後來到浙江省內蒙古商會,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和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企業家深入交流、誠摯洽談,進一步加深雙方瞭解,尋求合作,共謀發展;

5月25日——27日,市委書記杜學軍率隊赴江西等地,先後走訪江西智鋰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鐵合金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對接洽談,推動項目建設;

5月26日——2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費東斌參加2018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並實地考察大數據產業項目和脫貧攻堅先進做法;

……

黨政主要領導聚焦重大項目,帶頭開展招商引資,開展學習考察,拓展交流合作,著力加快項目推進,掀起了全市招商引資熱潮,項目引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月,我市與蘋果公司在呼和浩特市舉行iCloud中國北方數據中心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儀式。2月25日,市政府與上海自貿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座談,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5月11日,阿里巴巴烏蘭察布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項目開工儀式在我市舉行……

一個個項目的落地生根,是市委、市政府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有力證明。

為了確保招商效果,吸引更多企業入駐,我市召開市委常委會議、政府常務會議、2018年全市政府系統廉政暨“放管服”改革工作會議,深入分析我市招商引資工作,討論招商引資激勵辦法和優惠政策,研究服務企業發展舉措,紮實推進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為推進我市轉型升級創造條件、積蓄勢能。

在推進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我市以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深入分析我市的特色產業、項目優勢、政策支持、投資環境、重點招商方向等,牢牢抓住“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京蒙對口幫扶和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等歷史機遇,有針對性地引進企業及項目,積極探索文化旅遊、醫療養老、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合作模式,吸引更多先進技術、高端人才和重點項目向烏蘭察布集聚。

當然,想要讓企業留得住、發展好,就需要在軟環境上做文章。為此,我市認真落實《關於做好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若干政策意見》《烏蘭察布市落實證監會IPO扶貧意見引進和培育企業上市若干優惠政策》《烏蘭察布市發展雲計算產業招商優惠政策》等各項政策,針對具體項目實行差別化政策,給予投資者最大限度的優惠和扶持;圍繞企業開工前期工作,建立“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限時辦”審批服務運行機制,公佈了市本級第一批65項和察哈爾園區135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重新梳理制定10條優惠政策,及時兌現承諾,打造誠信政府,著力打造“成本最低”的政策環境、“回報最優”的“營商環境、效率最高”的服務環境。

從創新招商引資模式、推出相關優惠政策到加深合作、互利共贏,從推進簡政放權、建立健全重大投資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到減輕負擔、降低成本……烏蘭察布的投資吸引力明顯提升,窪地效應全面釋放。對此,在我市投資興業的企業有著最直接的感受。“我們充分感受到了烏蘭察布市政府和各部門專業、高效的服務能力以及高瞻遠矚的洞察能力和非常高效的執行力。這堅定了我們在烏蘭察布市長期發展的信心。”多位企業家表示,我市招商引資工作深入推進,讓企業投資的信心更加堅定,未來,將積極參與到我市經濟社會建設當中,為當地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產業集群提質效 打造發展新支柱

初夏時節,烏蘭察布大地處處湧動著競相發展的滾滾熱潮,展現著加快發展的激情與幹勁。

在烏蘭察布中關村科技園內,阿里巴巴集團在內蒙古建設的第一個雲數據基地——阿里巴巴烏蘭察布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建設。這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園區,已經成為我市發展大數據產業,實現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引領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我市把園區建設作為承載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創新園區投資管理、運營模式,優化空間佈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產業承載能力,園區經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截至2017年底,各園區累計入駐企業378戶,從業人員5.8萬人,2017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66.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72億元。其中,內蒙古察哈爾經濟技術開發區、豐鎮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區、察右後旗建材化工園區、烏蘭察布市京蒙合作產業園營業收入超百億元。

按照自治區“1個旗縣市區原則上保留1個工業園區”的要求,我市將原有13個工業園區整合為11個工業園區。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的產業發展佈局,圍繞各園區主導產業定位,致力於打造園區經濟,充分發揮園區的帶動作用。其中,內蒙古察哈爾經濟技術開發區、豐鎮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區、興和興旺角工業園區、卓資經濟開發區被確定為自治區“沿黃沿交通幹線經濟帶重點工業園區”。

經過多年培育和發展,我市初步建立起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農畜產品加工、裝備製造六大主導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實現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90%,產業集群競爭力顯著增強。

園區要健康、可持續發展,入園企業要有能力跨過合理適當的門檻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發展的需要,也是形成園區競爭力的需要。目前,全市新引進工業項目必須全部入駐工業園區,並且嚴格企業入園門檻,對新上項目從產業政策、園區規劃、准入標準、投資強度、容積率等方面做出硬性規定。同時,強化綠色招商和環保前置審批,對當前雖有市場,但技術落後、破壞生態的項目不批准,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的項目不批,堅持優先引進產業鏈型、規模型、環保型項目。

砥礪奮進逐夢新時代,不忘初心再鑄新輝煌。我們相信,站在新的發展起點,烏蘭察布將繼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譜寫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