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掌握着竹编耙子的秘密,用技艺打磨秋天的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具是农业之器,关系着国计民生,农民对于农具的感情,类似于文人对于笔墨的珍惜。土生土长的都江堰人,对农具的认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们认为农具和竹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竹制农具是秋季丰收的利器。

他掌握着竹编耙子的秘密,用技艺打磨秋天的意义

竹制农具的秘密掌握在农具制作者的手里,他们深谙竹制农具与土地之间的柔情细语,在耕耘与收获之间诉说着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罗师傅就是掌握其中秘密的制作者之一,他做的竹耙子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结实耐用,用起来很带劲。顺着路人的指点,慕名走进了罗师傅的院子,院子有点大,在院子的四周布置着做农具的竹料。在院子正中的一堆竹料间,看到了罗师傅,罗师傅很像个读书人,鼓而尖的鼻子上戴着一副紫红的大镜框,衬得他红彤彤的脸膛更加消瘦。

他掌握着竹编耙子的秘密,用技艺打磨秋天的意义

看见有人进来,罗师傅并没有在意,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他用左手的拇指按住竹竿,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锯弓夹的紧紧的,很麻利地将竹竿头锯了下来,像是和竹商量好似的。锯完竹竿后,他才腼腆地冲着我们笑了笑,像是知道我们的来意,说他在做竹耙子,下一步就该加工竹竿了。然后就走进侧屋的门洞里,拿了一把头方把圆的刀出来,坐在长形木条凳子上,一点一点地将锯完的竹子呀开,在呀开的基础上将竹头撕成约一米的木条,共9根,9根木条之间被均匀地分开,像用尺子量过似的。这么娴熟的手法,没有岁月的积累绝对是办不到的。随后,罗师傅解释说,竹条之间必须要分布均匀,这样受力才会均匀,否则就无法承受重物,用不了几天就坏了。

他掌握着竹编耙子的秘密,用技艺打磨秋天的意义

罗师傅看我们一直站在那看着,就说做这个其实很无聊,嘴上这么说,手上的劲却一点也不松,铿锵有力地摆弄着均匀分开的竹条,让它们规规矩矩地分布整齐,然后错落有致地将它们上下撑开。可以想见,这样日复一日的操作无聊是难免的,然而在无聊的工作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却是难能可贵的。之后,罗师傅拖出了一大捆做好的竹条,竹条上湿淋淋的,是用来编织耙身用的。之所以要淋湿,罗师傅说是为了更有韧性,干竹子是脆的,不利于耙子的编织。

他掌握着竹编耙子的秘密,用技艺打磨秋天的意义

看到有人这么有兴致地看他编耙子,他编的非常起劲,嘴角也时不时露出快乐的笑容。在这笑容的背后,是秋天的丰收,是大地对于人类的仁慈。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赖于这些仁慈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