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作文,从模仿他人到自由写作,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心灵和思考

许多事情分等级,写作文也分等级。学习写作文的阶段如此,写作文的感受也如此,作文写作的水平更是如此。从模仿他人到自由写作,作文一定要表达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但现实却是,这方面大家做得很不够,原因是什么?这里既有教育的原因,也有个人认识的原因。

第一,作文教学的原因。

许多同学认为语文学习苦海无边,仔细分析发现,所谓的苦主要是在作文上。许多同学愁作文,从小学三年级写句子开始,整个中学阶段,甚至到大学毕业写论文,提起来都是让他痛苦的事儿。

写作越来越重要的年代,却往往伴随着诸多的痛苦。

1.我们的作文教育,缺少对不成熟作文的容忍。

一个p图爱美的时代,对于外在缺陷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不但是对于个人的外貌如此,对于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思想结晶作文更是如此。

许多同学的作文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是无论同学自己,以及看作文的老师,都会关注作文的种种缺点,看似负责任的态度,看似上进的想法,其实却是拔苗助长,会扼杀我们不完美的创造性。

2.我们的作文教育,也缺少对作文的有效指导。

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写作到修改完成的过程,要经历太多不完美的阶段,从字词的选用,到文章的段落,到篇章结构,甚至是标题的修改,都可能暴露出许多不足。

初高中作文,从模仿他人到自由写作,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心灵和思考

文章的写作过程非常复杂,但对文章的评价却只一句两句话,好或者不好就够了,连原因都不怎么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批改流于形式?不肯深入分析作文的原因,第一是不少语文老师水平有限,分析不出来原因。第二是即使分析出原因,学生们也未必会根据原因改正。

初高中作文,从模仿他人到自由写作,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心灵和思考

因为大多数批改的人不曾往心里去,所以只有批没有改,没有改变,会缺少交流,缺少对于文章生成过程的分析。缺少这样的分析,作文水平和分数之间便有很大的碰运气的成分。

第二。写不好作文的主观原因——缺少感情投入和深度的思考。

谁都知道,一篇作文背后的劳动量,要比一道阅读题大得多。作文本来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却被许多老师教成了技术活,许多同学也只把写作文看成了技术,照搬的技术,堆砌的技术,一整个中学阶段为例,三年的初中生活是仿照记叙文,三年的高中生活是照搬议论文。

初高中作文,从模仿他人到自由写作,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心灵和思考

文章的字数结构段落从来都不是问题,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这些很容易制造出来的文章,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人叙事够不够丰富?够不够生动形象?是很少被考虑的;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也只关心跑不跑题,或者结构合不合则,是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或,如实的反映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则是缺位的。初高中作文,从模仿他人到自由写作,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心灵和思考初高中作文,从模仿他人到自由写作,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心灵和思考

初高中作文,从模仿他人到自由写作,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心灵和思考

指出问题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阶段,希望大家能认真反省自己作文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