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是价值建构——兼论学生作文的三大核心素养

写作,就是价值建构——兼论学生作文的三大核心素养

胡立根写作,就是价值建构——兼论学生作文的三大核心素养

摘要:写作是作者

向读者表达自己的“价值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作者的“价值发现”,也包括作者的“价值整理”,还包括作者向读者进行的“价值表现”,三者结合就是其价值建构的过程,写作的本质就是价值系统的建构。价值发现的关键是观察、感悟与研究,联想是观察、感悟与研究的虚拟形式;文章有其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就是作者整理其价值发现并将其系统化的思维过程;价值表现的关键是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写作技巧的第一推动力。

关键词:写作;价值建构;价值发现与整理;读者意识;观察研究与联想

1写作的过程是价值建构的过程

关于作文,我们有两个误解。

一是我们将写作这一复杂的心理过程与施工员的施工等同起来了:在施工员那里,由别人提供设计、图纸、材料等,他仅按图施工而已;而写作也是先有了思想,有了观点,有了感悟,有了情感,作者似乎只是把这些怎么“摆放、安装”了。这其实是一种“主题先行”“主题图解”式的写作思想。真实的写作哪是这样!

真实的写作无外乎两种情形,一是任务型写作,如上级任务,领导要求、各种征文与评比、考场作文,等等,这是一种被动型写作。二是主动型写作,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研究中有了新成果,便想把它写出来,实际上是自己先有了一种写作的冲动。

无论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写作,难点都不在技法,而在无事可叙,无情可抒,无理可说或者事不生动,情不高雅,理不深刻。理不直,则气不壮;气不盛,则言不宜。

写作并非早已备米的“巧妇之炊”。任何作者的“写作之炊”,都要自己备“米”,甚至不是去“买米”,去“找米”,而要自己“产米”。所以,我们在评价“写作之炊”时,远不止评其“烹调技艺”,更要评其“食材”,甚至主要评其“食材”。可见,“写作之炊”,不仅要有“米”,还要有“好米”,而且必须是“自己的米”。

这也是高考考场作文的评价思路。如2016年高考考纲的作文评价要求:基础等级包括,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无论是基础等级还是发展等级,大部分的评价项目都放在“米”上面。而平时人们阅读一篇文章,则更是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作者提供的新信息、新思想、新认识上。古人所谓“学识才气”,其“学、识、气”,均非指向技巧。

对于写作的另一误解就是将写真情实感当作写作的本质。

由于长期以来中学生写作,文体大多近似散文,中学语文教学界对作文的理解,往往偏重于对散文写作的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林非先生倡导散文的“真情实感论”,自有其针砭“虚情假意”的创作时弊的价值。[i]但是语文教学界却往往将其“真情实感论”往写作的本质上靠,似乎只要写真情实感,就是好文章,甚至认为“真情实感……也是作文成败得失的关键。”[ii]其实,真情实感,只是对写作的起码要求,并非写作的关键和本质。就像呼吸、吃喝并非人的本质一样。

那么,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在说写作之前,我们先说“写”。

“写”之目的有二:一是记录、留存、备忘,或为己查,或为人阅。二是传达、交流,即表达。

但是,无论记录、表达,都是因为有东西要写。这“东西”是什么?就其表现来说,或现象,或体验,或变化,或理解,或新情感,或新信息,或新思想,或新意味,等等,作为“写”的你,总是有了一种发现。从研究所得,是发现;从观察所得,是发现;从经历所得,是发现;从感悟所得,是发现:或发现自己心灵,或发现外在世界。如非有所发现,实在没有多少写的必要。这些发现,或者是长期观察和研究所得,可以称之为理性发现;或者是某次的经历而产生的感悟,或者是形成的某种情感,可以称之为感性发现。

以上是说“写”。但并非所有的“写”都是“写作”。上述记录之“写”,为“己查”的记录,很难说是一种写作,只能称之为“写”,并非“写作”,而为人“阅”的记录,如起居注之类,才进入到写作层面。至于为“传达”“交流”的“表达”类的“写”,则已是完全意义的写作了。就是说,只有为让人阅读的写,才进入到真正的写作层面!虽有不少作家宣称写作只是为自己,是自我欣赏,但即使是所谓自我欣赏,一旦你自己成为欣赏者,这欣赏者(不妨称其为“自读者”)与写作者,也已在不同立场。文学写作的“自说自话”,与疯人自说自话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作家的自说自话是必须考虑读者的。真正的狂人日记不是写作,而果戈里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却可以成为名作。

这样,写作实际上涉及到作者和对象(读者),问题的思考也必须从两者的连接点开始。这两者的连接点就是,作为作者,你为什么要向别人表达,你应该向别人表达什么?该怎样表达?作为读者,为什么要听作者的表达?怎样才会愿意听作者的表达,他能不能听懂作者的表达?

写作的本质就产生在作者与读者的连接点上。因而,只有你的发现对于读者来说是有价值的,才能成为写作的内容。因而写作的发现,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发现,是能满足阅读主体需要的发现。或者如王国维所谓“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感性的、理性的发现。读者据此或者可以走进你的心灵世界,或者可以获取相关的知识或思维成果。哪怕是产品说明书,也是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该产品的相关东西向不熟悉而又需要了解该产品的人作说明,所以,所说的内容也仍然是属于价值发现,其言述,也是一种价值言述。

因此,写作的发现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发现。正是这种价值发现,让你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和言说的自信,也正是这种价值发现,让你与读者形成了联系。文化学者赵毅衡认为,“认知差,是意义活动的基本动力”,正是写作主体的价值发现,形成了写作主体与读者之间的“认知差”,从而让表达主体“面对个别的或社群性的他人,确信他人可以分享他的认知,这就是所有意义表达的基本动力”。[iii]

清代廖燕在其《山居杂谈》中说:“世人有题目始寻文章,余则先有文章偶借题目耳。”这先有的“文章”,就是作者的发现。王夫之在其《古诗评选》中说:“人胸中无丘壑,眼底无性情,虽读尽天下书,不能道一句。”为什么读尽天下书,却不能道一句?是因为没有发现,尤其是没有有价值的发现。价值发现,这才是真实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灵魂,舍此,写作纯属空中楼阁,纯属无米之炊,难免假大空。

发言稿、新闻、报告、论文、散文、诗歌、小说,无不在向读者展示新思想、新情感、新感受、新信息、新韵味。即使是描写,其精彩也在于你是否写出了对象的特点;要写出对象的特点,首先在于你对特点的“发现”。

可见,写作就是两件事,一是作者的“价值发现”,二是作者向读者进行“价值表现”。两者的结合,就是一个价值建构的过程。所以,写作的本质就是“价值建构”,而“价值发现”与“价值表现”,则是“价值建构”的一体两面。

也许,学生作文,对于成人而言不一定构成价值发现,但是,对于同龄人,至少对于他自己而言,则是一种价值发现,一种相对的价值发现。学生作文,是对真实写作的模拟,价值发现也应该是学生的作文追求或必须建立的写作意识。

且看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获奖作文:

妈妈到杭州出差就要回来了,我非常高兴。

妈妈回来了,能给我做很多好吃的饭菜,还辅导我做家庭作业。妈妈的怀抱很温暖,我还能躺在妈妈怀里听她讲故事。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会更丰富。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非常想念她。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iv]

这篇9岁小孩的作文,从五万多件中小学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其成功,不在于其写作技巧,也不在于其一般的所谓真情实感,而在于其真实自然地表达了符合小孩心灵特点的三个发现:“妈妈的怀抱很温暖”,“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会更丰富”,“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不仅文章的思想、感悟、情感是发现,即使是写作技巧的使用,也往往源于发现。如《师说》一文的写作教学指导,不少老师会津津乐道其结构之精巧:首先是理论论证,接下来三组对比,最后是经典例证。其实,本文真正的写作指导价值并不在文章的结构,而在韩愈的几大价值发现:理论论证部分,他发现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从师之道。对比论证部分,他发现了唐代从师的三大奇怪现象:古圣今众之巨大反差,于身于子的反差,巫医与士大夫的反差。经典例证部分他发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没有作者的这几个方面的发现,哪来这样精巧的结构呢?尤其是没有那三个巨大反差的发现,他拿什么对比?有了那三个巨大反差的发现,他不对比,他能怎么写?有时,尽管我们反复教学生使用对比的手法,可是学生就是不会,是学生笨吗?其实不是。因为对比的关键,不在对比本身,而在作者发现了奇怪的、相反的现象,所以,没有学过对比手法的文盲,只要发现了奇怪的现象,也会用对比来说理。可见,即使是技巧的使用,也是基于价值发现的。

国外的作文教学经验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法国作文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花时间考虑和收集思想内容的能力;而美国作文的文学指导,“不引导学生认识各类范文的文体结构,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提供、安排学生练习写作的机会,设法使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写作内容,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发现写作内容,把混乱或原始的经验组成某种形式,而不是传授写作的策略。”而日本上个世纪兴起的生活作文,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世界,“了解生活,发现题材”。[v]国外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实际上已经将“价值建构”作为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了。

2观察、感悟与研究才是写作的十月怀胎

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基于学生先有了思想、有了情感的作文教学,所以多津津乐道于小技巧的指导,于是,一般的作文教学多是这样的流程:教师命题——老师指导——学生课堂写作——教师批阅——讲评或指导修改。这实际上是一种闭门造车式的作文训练方式。

但是,当我们将写作的本质定位为一种“价值建构(发现与表现)”时,这会发现,写作决不是闭门造车,至少,“闭门造车”只是写作的最后阶段,写作的大部分工作,是在观察,在经历,在感悟,在研究。既然要诉说的是价值发现,那么,价值发现从何而来?既然写作之米必须是自己的米,那这“米”从何而来?

这“米”必须自己生产。作为价值建构的写作,包含价值发现与价值表现两个过程,就像孕妇的怀胎与生产:价值表现,是其“生产”的阶段,价值发现才是其十月怀胎。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察、感悟与研究的过程,也是最为艰难的过程。

如果是被动型写作,接到写作任务后,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仔细观察,深入调研,从观察、调查和研究中收集材料,发现问题,形成感悟、产生情感,得出结论。如果是主动型写作,那你一定是经过了长期观察思考,或广泛调查,深入研究,产生了某种感悟,发现了某些问题,形成了某种观点。这两者的共同点则是从调查、观察和研究中,发现问题,形成感悟、产生情感,得出结论,即形成价值发现。

各行各业的写作高手,只是因为写作的技巧高明吗?何以学者们都有文章?何以有些语文老师天天在指导学生怎么作文,却也会为职称论文犯愁?因为技巧并不是写作的关键,写作的关键是基于观察、感悟与研究的“价值发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调查可能还只是了解,因为调查了,你有了发言权。但怎样才能有精彩发言?仅有观察调查还不够,还必须深入研究,形成发现。所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就没有精彩的发言!

仔细研究新千年以来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应该会有新发现。将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的作文要求略作压缩,最终可以形成几个关键词:1-2年级,言文转换;3-6年级,观察感受;初中,感受、体验、认识;高中,感受、体验、思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

由此看来,课标的制定者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学段作文教学的认识:小学作文重在观察,初中写作重在“感悟”,高中写作重在“研究”。这应是中小学三个学段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区别。

赞可夫强调深刻、全面地认识现实生活对于作文的意义,其作文理论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和想象能力为作文教学的根本内容,尤其将观察能力视为作文的核心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语言脱离思维,“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也特别重视作文教学中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认为观察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vi]当然,仅仅观察,则还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产生感性发现和个别理性发现,还只能是小学和中学低年级的写作要求,进入到中学高年级,则必须有较强的研究意识了。

所以当代美国作文教学,则将研究与观察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作文的重要素质。在美国,学生写作需利用很长的时间去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收集材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等等,最后才能下笔成文。即使写一个人物,学生也惯于去观察,得出第一手的材料才去写作。在欧美一些国家,高中阶段写作教学便有了研究性论文写作这一项新的要求。日本《初中国语教学大纲》对于写作的第一条要求就是“从生活及学习中发现课题,收集材料并归纳成自己的见解”。⑥[vii][311]

学生作文,作为一个学习过程,应是一个“旧我”向“新我”不断提升的过程。这种提升,不仅是写作技巧的提升,“更应是一个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发展认知、增进思维、提升境界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结构的重组过程。只有认知发展,思想境界提升,认识水平提高,才可能写出言有力度、思有深度、情有感染度的好文章。”⑧[viii]

所以,形成感悟、形成思想、形成情感的过程,形成价值发现,是作文非常重要的环节,抛开这个环节的写作,往往只能是无病呻吟。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不断提倡真情实感,而学生作文却总难免假大空?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作文教学体系(如果说有体系的话),是立足于学生先有了思想、有了情感的。立足点的虚假,必然导致整个作文教学大厦的轰然坍塌。

3联想是观察研究的虚拟形式

历来的作文教学,应该还算比较重视联想,但这种重视多是从丰富文章材料或写作技巧的角度来思考的,很少从写作本质的角度来充分认识联想对于学生作文的重大意义。

就写作而言,联想是什么?

在前面我们谈到写作基于发现,写作基于观察、感悟和研究的时候,那一定会发现四个问题:一是,就时间和空间而言,人不可能事事都去观察和调查;就人的智慧而言,也不必事事观察和调查。二是,在动笔行文的此时此刻,你也难以去观察与调查,而你胸中的许多积淀大可调用。三是,学生作文,一方面它是一种写作的练习,并不是真正在做一种研究工作;另一方面,繁重的学习任务也难以让其有许多时间与精力进行大量观察与调查研究。四是,当学生身处考场,他怎么去进行调查研究?既然不能去进行调查研究,于是就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产生了一个误解,似乎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就是一个纯技巧的问题了。其实,在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学生作文过程中,有一个观察与调查研究的替代者,那就是联想!联想是调查研究的虚拟形式,是作者在自己的大脑中就自己的已知进行调查研究。人生的阅历,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的大舞台,人生的阅读是虚拟的大社会,所以,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从写作角度说就是在扩展我们联想的可能空间,是在为我们写作时虚拟调查研究提供广阔空间。

当然,就真实写作来说,不同文体的写作,真实调研观察与模拟调研观察的比重是不同的,实用类的写作、论文类的写作,虽然也有联想的参与(尤其是文科类论文的写作),但主要应是真实的调研;而文学类写作,如诗歌、散文、小说,虽然有也真实调研的参与,但也许更多是联想这种虚拟的调研。

学生作文是写作的学习,作文的过程是对真实写作过程的模拟,从这个角度说,学生作文的联想还可以看作是对真实写作的现实调查研究的模拟。所以,从模拟的角度说,真实写作基于调查、观察、感悟与研究,学生作文作为一种真实写作的模拟也可以是基于联想的。即使是考场作文,其构思,也主要不是技巧的选择,而是一个基于联想的虚拟调研,正是这个虚拟调研,让考生在大量联想到的材料中有所发现,形成思考,提炼观点,形成价值发现,构筑文章构架,最终形成价值建构。这也许才是考场作文的真实情况。

4结构的过程是价值发现体系化的过程

文章的结构问题,不是简单的空间、时间、逻辑“三序”或横式、纵式、层进式“三式”所能概括的。文章,就其表层呈现来看,就是所谓的“三序”“三式”,但如果真正仅仅这几点,几乎不用多教,几句话就能说清,小学的写话阶段就能解决问题。其实文章结构更有其深层逻辑在,这个逻辑,就是作者的思维过程,而深层的思维过程,正是作者将其价值发现进行整理、建构,最终形成其或微或巨的价值系统的过程。在其简单的表层结构里潜藏着作者复杂的深层的思维结构,潜藏着作者或微或巨的价值系统的框架。

无论是什么体裁的文章,作者都有其思维结构在。不用说议论文,如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梦游天姥吟留别》,既然现实虚幻,何不遍访名山,怎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辛弃疾《破阵子》,前九句高高抬起,最后一句摔落深渊,以凸显其深深的苦闷与悲凉。散文,如《荷塘月色》,眼前宁静的荷塘也只能使自己暂获片刻宁静,并最终按捺不住而去想着江南,可见其内心多么不宁静。小说如《祝福》,祥林嫂之死,谁都不是直接凶手,甚至如柳妈之类好心人也间接将其推入火坑,读者不得不追问,到底谁是凶手,最终自然会追到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封建文化。

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写作,都是基于作者的深层逻辑推理的。换言之,写作就结构而言,有其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简单的“三序”“三式”,这是写作的“价值表现”的外在结构。深层结构就是作者的思维结构,是作者隐含在作品底下的推理过程。深层的思维结构基于作者的价值发现,是作者的价值发现与价值表现的连接点。有的作品,表层与深层同构,但更多的作品,尤其是文学名作,表层和深层表现出很强的非同构性,也许,正是这种非同构性,形成了作品的思维张力,从而形成作品的多层解读的可能性。所以,作文教学乃至阅读教学,进行结构教学,核心就在对作品深层结构的把握和理解,把握其深层结构,才能把握作者所要建构的价值系统。所以,深层的思维结构和价值系统,才是作品结构的本质所在。

5读者意识是价值表现技巧的第一推动力

写作的起点在发现(作者——价值发现),写作的终点在阅读(价值表现——读者)。写作的研究就应该在发现与阅读之间寻找着力点。

前文所述的“价值发现”,是基于读者意识的,没有读者意识支撑的言说,只能是自言自语,或者“疯言疯语”,如前所述,“只有为让人阅读的写,才进入到真正的写作层面”;从写作技巧角度说,尤其如此。

阅读与写作,就是“对话”,这种对话与现实对话的区别是都有一方主体虚缺,笔者称之为“单相虚位对话”。从阅读角度说,作者不在现场,作者“爱而不见”,读者只能凭借文本与其对话。从写的角度说,读者同样不在现场!我写,面对的可能是明确的你,更有可能是不确定的你,我以文本于茫茫人海中寻找知音。读者可能在远方,在未来。或是单一读者,如书信、如请示;或是确定的读者群,如演讲稿、如教材;或是泛读者,如大多数文学作品。读者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笔者称之为“自读者”。但不管是什么读者,写作的此时此刻,他们不在现场,却应该在作者脑海,在作者心中。

正因为读者不在现场,写作只是“虚位对话”,作为作者,就必须思考一连串的问题:写给谁?他会有怎样的表现?他需要什么?他喜欢什么?你更要考虑,他此前在想什么?此时在想什么?读后会思考什么?他有怎样的阅读状态和阅读习惯?你和他是怎样的关系?你希望他怎样思考?于是你要想方设法,吸引他,抓住他,诱导他,引领他,感染他,说服他;你要让他读懂你的心,你要让他明白你的理。

你是在向读者言说,可是他却不在现场!于是,技巧产生了。比如修辞,你比喻,或为让读者更清楚明白,或为吸引读者;你设问,为引起读者思考;你反问,无非向读者强调;你举例,无非是让读者明白或者相信;你引经据典,无非向读者证明你的说法有根有据。一切结构,也是为读者而生。你用中心句,无非便于读者清楚、快速把握内容。为什么“开门见山”?为什么“文似看山不喜平”? 为什么章回小说的结尾总要另起高潮并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为什么新闻消息要用倒金字塔?一切新的文体也是为读者而创。诗的格律单调似乎难以满足读者的兴趣了,于是词曲产生了;为了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宋元话本产生了。像戏曲、像杂文,像今天的文化散文,像非虚构小说、新闻小说,乃至今天的短信、段子,等等,每一种文体都是为读者而生。

这时你会发现,其实一切技巧都是为读者而生!所以,我们说,只有具有了读者意识的写,才真正进入到写作的层面。所以,伊瑟尔说:“在文学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与其对话的过程。因此,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本的结构之中。”⑦[ix]

心中真有读者,没有艺术也会产生艺术;心中无读者,有艺术有技巧也是死的,或者是为艺术而艺术,为技巧而技巧。材料的选择,主题的选择,技巧的运用,都是为读者。写作技巧的本质就是一切为了读者,读者意识是写作艺术的根本动力。

同样,为了读者,学生才有提升写作艺术的动力,学生才有写作艺术的创造力。因此,读者意识,无疑也应该是学生作文的核心素养。

上述五点可以归结为三,即写作的三大最具核心价值的素养,一是价值发现能力(包括观察、感悟、研究与联想),二是价值整理能力(即价值思维能力),三是读者意识。如果将作文比作“巧妇之炊”,那么价值发现,让你有“米”;价值整理,让你“米”好;读者意识,帮你巧“炊”。

其余的素养,都是由这三者派生出来的。


[i]林非先生的“真情实感论”,可参见其代表性论文:《散文研究的特点》,和《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

[ii]盛海耕.“真情实感论”岂宜贬低?[J].语文学习,2007(11).

[iii]赵毅衡.认知差:意义活动的基本动力[J].文学评论,2017(1)

[iv][N].浙江日报,2012-11-24,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v]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5-328

[vi]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8-320

[vii]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1

[viii]胡立根.“基于研究”的写作教学模式[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3(6).

[ix]转引自童庆炳.新编文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