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诸葛亮以空城计退敌?以此计吓退敌人的是他!

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三国大概是最受欢迎的历史时期,而一部《三国演义》更是将三国人物推上了神坛,其中尤以诸葛亮为甚——不论是草船借箭还是空城计,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太多了;可实际上,很多故事都是罗贯中在张冠李戴。

鄙人曾经写过一文,已经说明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所为,就连空城计也并不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文聘所为。

都说诸葛亮以空城计退敌?以此计吓退敌人的是他!

在讲述文聘的“空城计”之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相关背景,因为最初文聘可不是曹操的手下。据《三国志·文聘传》记载,在荆州之主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而当曹操征荆州时,刘琮却不战而举州投降,并招呼文聘一起投降。

但文聘并没有跟随刘琮去见曹操,直至曹操渡过汉水时,他才前去拜见。曹操问文聘为什么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国境、护住幼主,没脸过早上门拜见。曹操被文聘的忠诚之心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后让他做了江夏太守,这才有了后来的空城计。

都说诸葛亮以空城计退敌?以此计吓退敌人的是他!

中了文聘空城计的人,是曹操叮嘱文聘要严加防备的孙权。据《魏略》记载,当时孙权亲率数万士兵攻到城下,而连日大雨导致城墙崩坏且来不及修补。面对这一危急情况,文聘认为“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又命令城中所有人不得入府见他,还“自卧舍中不起。”

面对这一情况,孙权就跟演义中的司马懿一样起了疑心,对部下说:“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不同的是,司马懿是被诸葛亮的话吓走的;而孙权连文聘的面都没见到,“遂不敢攻而去”。

都说诸葛亮以空城计退敌?以此计吓退敌人的是他!

大概是罗贯中太喜欢诸葛亮了,所以才会将文聘这一计谋“送”给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