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民間「漢教」信仰

威縣民間“漢教”信仰

李金鵬

威縣一帶民間春節時,漢族百姓家家請來“天地(帝)”、“全神”和“灶君”等彩印木刻的神碼,幾乎家家上供、燒香。老人往往一夜不睡,神像前香火不斷。老百姓自稱其“信仰”為“佛門大教”。據考證,這種供神碼的習俗於清朝道光年間在威縣及周邊地區就很流行。

威縣民間“漢教”信仰

(全神)

“漢教”民間俗稱“大教”,“漢教”一詞頻見於史書、方誌和文人筆記中。在義和團的揭帖中更是屢見不鮮。他不同於正統的道教、佛教與儒教,也不是諸多以’“三教”為特徵的民間教門的總稱或一種,它是宋、明以來形成的以奉玉皇大帝為天地最高神、奉儒、釋、道三教尊神(太上老君、孔聖和釋加牟尼佛)為基本特徵並雜奉無生老母、灶君等民間俗神的廣大漢族民眾的普遍信仰。民諺說:“僧門兩道、回漢兩教。”漢族先民稱佛教為僧道,稱道教及其左道旁門(民間道門)為“門道”。在威縣一帶漢族先民的眼中,只有“漢教”和“回教”才有資格稱之為教(門)。

民間春節供奉的“天帝”(玉皇大帝)為最高尊神,是“天地三界十方真宰”。玉皇大帝與關帝聖君(協天大帝)並稱為“文武玉皇”。一般供在北房正門上首的“天地龕”中,現在一般供在北方正門方桌後的條几上。“全神”也是民間供奉的神碼之一,神祇涉及玉帝、關帝、民間創世神話中的人物、儒、釋、道三教之神共73位。漢教信眾認為大年三十晚上全神下界,到人間享受煙火。

灶君是家家必供的民俗神,稱灶王爺為“一家之主”,常年供奉。孩子大人有個小病小災,在灶王爺像前燒上一炷香,唸叨唸叨就好了。就是現在城鎮化後,灶王爺也跟著住進單元樓。農村老太太節日廟會,至今還唸誦《灶王經》,《灶王經》作為一個普及性的寶卷,至今還起著對農婦的教化作用。

威縣民間“漢教”信仰

(灶王爺)

漢教既沒有宗教領袖,也沒有特定的教規,傳統的倫理綱常和佛、道的世俗教義是信眾們的行為準則。漢教既不屬佛、也不屬道,更不是民間會道門,而是漢族廣大民眾自宋明以來,在中國三教文化的影響下,土生土長的一種準宗教。

漢教有自己的創世的神話。漢教的創世說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盤古治世”。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受到白蓮諸教門的影響,把無生父母納入自己的神系,但他們仍位於玉皇大帝之下。這裡可以窺到《獨異記》中女媧、伏羲兄妹成婚的影子。

漢教的神系很龐雜,最有代表性的是漢教《天棚大會全神神譜》(亦名《天棚大會全佛殿神譜》)。漢教把納入其神系的佛教、道教和儒教諸神概稱為“佛”,自稱為“佛門大教”。

威縣民間“漢教”信仰

漢教有自己的經卷。它的經卷大部分是關乎儒、釋、道三教之神的寶卷。漢教寶卷不同於佛、道、儒三教的經卷,一般由類似於戲曲曲藝的唱詞和鄉村俚語寫成,以三、三、四的十字句為主,這種詞格習稱“十字亂彈”。有的寶卷用曲牌體或曲牌連套體的格式,語言非常通俗,易於唱誦。它既不屬於教門寶卷也不屬於民間勸善書之類。漢教信眾熱衷於去佛寺、道觀朝拜和上佈施。他們把朝拜活動、民俗活動時誦唸寶卷和平時做善事都叫做“行好”。遇有僧門和道派的齋醮法事,他們都積極參與,他們認為僧門和道派是“正規軍”,他們不參加會道門的活動,認為那是人家“門道”中自己的事情。

在義和團運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梨園屯教案,就是典型的“漢教會”和天主教會之間的鬥爭。官方文檔不只一處提到“漢教”一詞。光緒十五年十一月八日(1899年11月30日)《法國公使李梅致總署函》所附《民教互立地畝分單》開頭便說,“立清分單,冠邑北境梨園屯聖教會、漢教會,因村中舊有義學房宅一所,地三十八畝。……漢教三股應分田地三十八畝……”。此分單兩次提到“漢教”。領頭與天主教爭訟的劉長安就是梨園屯三街“漢教會”的會首。在晚清和民國年間,威縣一帶廣大農村,許多農村都都有漢教會,他們的會往往為某一漢教神祗的紀念日和某一節日而起,如,威縣梨園屯和七級堡的漢教會都是玉皇會。威縣與南宮縣的“威南四村公會”是立夏會,(奉祀玉皇和冰雹神)。村與村的漢教會相互聯繫密切,遇廟會或齋醮,則相互傳帖,會首帶領信眾前去燒香、上佈施。有時紅拳會、梅花隊等武術團體和民間社火班也前去助興。

威縣一帶的民間多神信仰源遠流長,具有很深的歷史積澱,是民俗文化的一種特有形式,不應簡單的斥為迷信。它很值得我們用民俗學、宗教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去研究探討。

(此文原載李金鵬《洺陽舊事》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