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議這種病不算癌症!「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是何方神聖?

大家好,病友們都叫我東姐!

美國建議這種病不算癌症!“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是何方神聖?

去年以來,這種“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很火,因為美國甲狀腺學會提出建議,將“非浸潤性包裹性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EFVPTC)更名為“具有乳頭狀癌核特徵的非浸潤性濾泡性甲狀腺腫瘤(NIFTP)。各種甲狀腺癌不是癌的傳說在各個病友群中流傳。知道東姐病情的朋友也有一些表示,你這個已經不是癌症了。其實這種說法很不準確!

美國建議這種病不算癌症!“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是何方神聖?

來看看上面說法的依據:

非浸潤性 EFVPTC 預後良好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Yuri E. Nikiforov 於2016年4月14日發表了一項對 EFVPTC 的研究。研究中,對 109 例非浸潤性EFVPTC隨訪的10~26年間,患者均獲得無病生存。而浸潤性 EFVPTC 患者則出現了復發和進展,其中 5 例遠處轉移,2 例死亡。

研究者提出,可以認為非浸潤性 EFVPTC 患者的預後良好。建議將非浸潤性 EFVPTC 重命名為 NIFTP。

NIFTP 這個稱呼中不再含有「癌」這個字,非浸潤性包裹性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建議從「癌」字典中移除。

但是,注意 NIFTP 的兩個關鍵詞:「encapsulated,包膜內」、「Noninvasive,非浸潤性 」。也就是隻有非浸潤性包裹性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才是研究所指的“安全範圍”。本研究中,浸潤性包裹性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是有 12% 復發的。

美國建議這種病不算癌症!“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是何方神聖?

NIFTP的病理診斷標準:

1. 包膜邊界清楚,與周圍甲狀腺組織有清楚的界限

2. 濾泡性生長,30% 生長方式為實性/梁狀/島狀生長,乳頭結構<1%,無砂礫體

3. 核評分 2~3(符合以下每個1分)

(1)大小和形狀:核增大 / 重疊 / 擁擠,核拉長

(2)核膜不規則:輪廓不規則、核溝、假包涵體

(3)染色質特徵:染色質邊聚、核透明 / 毛玻璃樣核

4. 無血管或包膜浸潤

5. 無腫瘤壞死

6. 核分裂活性低:< 3/10 HPF(400×)

這裡的關鍵是:浸潤性和非浸潤性

鑑別存在難度、超聲檢查難度大

超聲檢查是臨床評估甲狀腺結節的重要基石,也在甲狀腺腫瘤定性、定位、定量診斷髮揮獨到優勢。理論上來說,超聲科醫生可以通過「砂礫樣微鈣化」、「包膜、邊緣光滑」在聲像上識別 NIFTP,實際中難度大。

細針穿刺病理無法鑑別

由於細胞核結構相同,細針抽吸活檢無法鑑別兩者。

NIFTP 的細胞學形態與其他良性和濾泡性腫瘤有重疊;部分浸潤性病灶內只有局部具備 PTC 的核型特徵,常出現在靠近腫瘤包膜的位置,位於腫瘤中心的細胞核可能接近正常,而穿刺取樣往往位於腫瘤的中心。

所以東姐建議:這種不好辨別情況下,就不要糾結自己的病是不是叫癌了,還是專心來治病吧!畢竟那些都是學術研究。

點下面標題看東姐其他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