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伐齊連克七十多城,爲什麼卻沒能拿下最後兩城?

樂毅伐齊連克七十多城,為什麼卻沒能拿下最後兩城?

樂毅伐齊連克七十多城,為什麼卻沒能拿下最後兩城?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字數:1062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樂毅伐齊連克七十多城,為什麼卻沒能拿下最後兩城?

歷史提問

樂毅伐齊連克七十多城,為什麼卻沒能拿下最後兩城?

答:首先一條,就是齊國特殊的地方制度。

作為樂毅伐齊前,中原大地唯一能叫板秦國的強國。齊國的地方行政制度,也是特殊的“五都制”。全國分為“臨淄”“高唐”“平陸”“即墨”“莒”五大“都城”,每個城池都掌握著國家五分之一的軍事力量。樂毅伐齊剩下的“最後兩城”,就是齊國兩個“都城”——即墨和莒。

樂毅伐齊連克七十多城,為什麼卻沒能拿下最後兩城?

所以千萬別以為,之前拿下七十多座城池的樂毅及其五國聯軍,滅齊只剩下最後動作。事實上,坐擁兩大超級城市的齊國,只是元氣損耗過半而以,卻其實保留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想要一口吃掉?根本不可能。

而且更重要的是,樂毅率領的五國聯軍,之所以能一口氣席捲齊國七十多城,關鍵的原因,還是齊國國王齊閔王太坑,一場濟水之戰瞎指揮,被五國聯軍揍的稀里嘩啦,然後就是兵敗如山倒。樂毅率領的燕軍主力,更是憋足了復仇的怒火一路狠追,所以推進速度極快。可以齊國的戰略縱深決定了,打贏這場戰爭,滅齊也不是一馬平川。有著高山阻隔的即墨和莒,防禦優勢十分明顯。外加樂毅之前打的是擊潰戰,並沒有消滅齊國的有生力量,所以敗退的潰兵,大量湧向即墨和莒,很快就穩住了陣腳。

在這種情況下,看似高歌猛進的樂毅,想要迅速拿下“最後兩城”,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樂毅伐齊連克七十多城,為什麼卻沒能拿下最後兩城?

第二個原因,就是五國聯軍的各懷鬼胎。

樂毅伐齊這一戰,是秦韓趙魏燕五國聯軍聯合作戰。但大家的目標還是不同,除了樂毅的燕軍決心滅齊外,其他國家只是想削弱齊國,並不想看著燕國吞併齊國。所以基本都是見好就收:秦國佔領了定陶,楚國佔領了淮北,趙國佔領了濟西,然後大家就偃旗息鼓。

樂毅也就順水推舟,遣散了其他聯軍,只帶著燕軍繼續攻擊。齊國立足未穩時,還能佔點便宜。等著齊國緩過來,這就是以燕國一家軍隊,力扛逐漸恢復元氣的齊軍,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最重要的是,危難之時的齊國,迎來了又一位力挽狂瀾的英雄:田單。

作為齊國宗室的遠房親屬,樂毅伐齊以前,田單一直比較低調,但在大難臨頭時,他卻方顯英雄本色。先是在撤退時巧妙調度,帶領著族人衝破重重困難,順利抵達了即墨。然後在即墨大夫戰死,齊國又一重鎮瀕於失守的關鍵時刻,

他慷慨站了出來,承擔起守城重任,終於頑強頂住了燕國的猛攻,為齊國贏得了喘息時間。

樂毅伐齊連克七十多城,為什麼卻沒能拿下最後兩城?

而在接下來的數年對峙裡,田單的智慧也是源源不斷,一面不停採用反間計,導致樂毅被燕王猜忌,最終令燕國做出了臨陣換將的敗筆。一面採用各種辦法鼓舞士氣,終於激起了即墨與莒兩地軍民們血戰的勇氣,最後以精妙的火牛陣,一舉沖垮燕國軍陣,上演了復國的奇蹟一筆。

以這個意義說,齊國的死裡逃生,來自於戰爭之前,國家正確的戰略縱深設計,也同樣來自英雄人物們的智勇表現,當然最重要的,是當時齊國軍民,血戰到底的蓬勃民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