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長壽大典》道教「精氣神論」——「氣是生命的動力」!

在道家養生理論中,精氣神被視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和基本要素。自然界的運動變化離不開太陽、月亮和星星,人體生命離不開精氣神。所以道家有“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之說。精氣神亦稱之為“三寶”、“三奇”、或“三業”,是內丹修煉的大藥,是養生的操作目標。

道家認為,天地萬物及人體生命皆生於混沌之氣,“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養生治身則要循此自然之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太平聖君秘旨》說:“本於陰陽之氣,所氣轉為精,精轉為神,神轉為明。故欲壽者當守氣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一,久即彬彬自見身中。形漸輕,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氣應矣。修其內,反應於外。人以致壽,外以致理。”精氣神三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承擔著維護生命的責任。崔希範在《入藥鏡》中說:“神也,氣也,精也更為體者也。何而言之?精者至生之物,而無形焉,藉氣而為形,在身而為氣,過乎尾閭而為精。精能定於自然,則形何自而衰耶!故日:精者,人之命也。彼能無漏者,是補乎天年之壽而已爾。如其用造化之理,則真精存矣,真形固矣,真神定矣,此長生之道也。”

“氣是生命的動力”

《中華長壽大典》道教“精氣神論”——“氣是生命的動力”!

氣是生命的動力

道家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難經》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抱朴子》也說:“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需要氣並以氣為生。”因此,“身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根竭葉繁,則青青去木矣;氣疲欲勝則精靈離身矣。”道教養生學中關於氣的概念與醫家所論不同。醫家所說的氣有真氣、谷氣、宗氣、衛氣、營氣、三焦之氣、二髒之氣。而道家所說之氣,主要是指後天呼吸之氣和先天元氣。

所謂後天之氣,即是通過呼吸作用與大自然進行氣體交換之氣。人通過口鼻呼吸,吐納故新,維繫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上古的養生家以及後來的道教徒們,一方面從人死則呼吸停止這一自然現象經驗,另一方面又從龜蛇等長壽動物的吐納動作受到啟發,總結和創造了食氣、煉氣、閉氣、呼氣等行氣功法,為中華民族的強身健身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道樞·元氣篇》說:“夫人稟天地元氣而生者也,一呼一吸,內外之氣應矣。氣有六,日心、日肺、日肝、日脾、日腎、日三焦,為之主焉。能服是氣,一年通矣,二年行牟,三年功成,其凝玄珠于丹田矣。……故氣之化也,始為血,血為精,精為髓。一年其氣易矣,二年其血易矣,三年其脈易矣,中年其肉易矣,五年其髓易矣,六年其筋易矣,七年其骨易矣,八年其發易矣,九年其形易矣,其神三萬有六千,皆化而為仙矣。”《道樞》所闡述的道理,實際上就是要人們服氣鍛鍊來促進氣機交換和新陳代謝,使人的生理機能和生命能力得到改善和發展,獲得長壽與健康,乃至達到道教宗教的最高境界——長壽。

所謂先天之氣,又稱元氣。道教認為,人的生命是稟天地自然的元氣而生,即元氣通過父母而傳給後代,其物質凝結形式是元精(先天精),其氣化及能量形式為元氣(先天氣)。這是生命的根本,唐代道士吳筠在《元氣論》中說:“人之生也,稟天地之元氣,為神為形;受元一之氣,為液為精,天氣減耗,神將散也;地氣減耗,形將病也;元氣減耗,命將竭也。”按照道教和說法,元氣藏之於腎,以丹田命門為本。元氣源發於腎中之元精,借命門之火燻蒸而成,貯於臍下丹田中,平日靠後天精氣滋養而轉化為各種氣機,並經三焦敷布全身,以實現人體生命系統的活動,同時在男女性活動中通過元精的傳遞,實現其生殖繁衍功能,產生新的生命。在這一過程中,作為生命能量源的先天精氣,會受到不斷損耗,當其耗盡時,生命也就結束了。因此要實現長壽的目的,就要防止或減緩先天精氣耗損,通過“煉精化氣”等各種養生手段,使業已損耗的先天氣得到補充和恢復,如能將先天精氣恢復到青少年乃到孩童水平,那便是“長壽”!

如何“大補元氣”?

《中華長壽大典》道教“精氣神論”——“氣是生命的動力”!

元氣

中醫講氣血不通,百病纏身,可見養氣非常重要。元氣,一方面供應著身體生長的需要,同時,不斷的人體活動也是耗散元氣的途徑,而到了最後生命將終之時,人體內的元氣終於耗盡,身死如燈滅。所以說元氣的多少,關係著生命的長短,生死雖然符合自然之理,但是不斷的修煉,不斷的累積,長生可期矣。

養氣有三招。

《中華長壽大典》道教“精氣神論”——“氣是生命的動力”!

元氣

第一招就是點手指

《中華長壽大典》道教“精氣神論”——“氣是生命的動力”!

點手指

用我們的大拇指分別點我們的其他四個指頭。我們一有時間就可以點,這樣可以補我們的五臟之氣,使我們的五臟更好的工作。

第二招搓肚臍

《中華長壽大典》道教“精氣神論”——“氣是生命的動力”!

搓肚臍

道家講肚臍就是生門。把上衣脫掉,鼓起肚子,憋氣,用手掌左右搓肚臍31下,然後換另一隻手搓31下肚臍。開始可能有一些人憋氣時間短不能搓31下,不用灰心,慢慢就可以了。先搓十幾下二十下都可以。切忌身體虛弱,不能憋氣者不要次招。

第三招補元氣古方

《中華長壽大典》道教“精氣神論”——“氣是生命的動力”!

大補元氣

古代醫書《名醫別錄》和《神農本草經》中記述:“鹿茸血乃鹿茸之寶,蓋其力盡在血中,鹿茸血健腦安神、益精養血、生精補髓、養血益陽、乃治元陽不足、精血虧虛之要藥,極罕有。”鹿茸血可以大補虛損,益精養血、生精補髓,且是鹿茸之精髓,用於補充腦髓、治腦病。

古籍《清稗類鈔》記載:因乾隆長期失眠、腦鳴、頭痛,清代名醫邵元玉1752年創茸血古方,方法是皇族哨鹿圍場時有個“跑鹿”程序,待鹿氣血沸騰,割下鹿茸,擠出鹿茸血,經邵元玉配置,由乾隆服下。

民國期間,老中醫李伯元對該方進一步調整,以清宮廷養生至寶秘方為基礎,以補元陽藥濃鹿茸血(西豐梅花鹿)為君藥,輔以東北道地補元氣藥紅參原液、寧夏道地補元陰藥枸杞子原液以及蜂蜜原漿共4大極品藥材,雖組方不大,卻配伍精良,能生髓造血,大補元氣,安神補腦,改善心腦功能,充盈髓海,修復腦部受損神經元,激活心肌細胞,打通堵塞動脈,恢復大腦血養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