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竟然是鼻子惹的祸

头痛“飞”来航空性鼻窦炎……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头痛患者第一位的就诊科室多为神经内科,但引起头痛的病因却不仅仅局限于神经科。众多引起剧烈头痛的原因中,航空性鼻窦炎(Aerosinusitis)需要纳入临床医生对飞行员、空乘等特殊职业以及乘坐飞机旅行者头痛的考虑范围。


概念


航空性鼻窦炎是航空环境中发生的鼻窦气压伤(sinus barotrauma,SB),系指外界大气压发生骤变时,鼻窦腔内、外气压差大无法在短时间内平衡,从而引起鼻窦黏膜充血肿胀,甚至黏膜或黏膜下出血、水肿等一系列窦腔黏膜病变。航空性鼻窦炎是航空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类。


流行病学


国外资料显示,航空性鼻窦炎多发生在特殊职业人群,如飞行员、空乘人员等,搭乘飞机出行的旅客亦可见发生。我国航空性鼻窦炎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有研究显示航空性鼻窦炎在耳鼻咽喉歼击机住院疾病谱中排在第四。2010年修订的《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对航空性鼻窦炎部分进行了相关研究成果的补充,可见我国对其重视程度提高。


病理生理机制


正常情况下,鼻窦开口良好无阻塞,鼻窦内外气压可达到平衡:


● 飞机上升时,外界环境气压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鼻窦内气压>外界气压,鼻窦内气体膨胀扩张通过窦口排出从而建立新的压力平衡;


● 飞机下降时则相反,外界气压大,鼻窦外气体进入鼻窦内建立新的平衡。


当存在导致窦口阻塞或窦口变窄的因素时,如鼻炎、鼻窦炎导致的鼻粘膜或鼻窦黏膜肿胀,鼻息肉阻塞窦口等,气体进出窦口受阻,鼻窦内外压力的调节速度将远小于气压变化速度,鼻窦内外气压差增大将导致鼻窦发生气压伤。鼻窦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发生鼻窦粘膜出血甚至撕裂,将产生头痛或鼻出血等临床症状。


危险因素


1.职业因素:飞行员、空乘人员是发生航空性鼻窦炎的高危人群。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强,航空时代已经来临,搭乘飞机的旅客增多,航空性鼻窦炎的发病人数也将逐步增加。


2.鼻窦开口解剖结构异常:窦口狭窄,鼻息肉阻塞窦口,鼻甲肥大等。


3.合并其他鼻粘膜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及过敏性鼻炎是航空乘客最重要的两大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航空性鼻窦炎好发于额窦,其次为上颌窦,飞机下降过程发生率高于上升过程。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在飞机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出现剧烈头痛,头痛多位于前额部,可向球后及颊部放射,可出现流泪、球结膜充血和视觉模糊等症状。发生于上颌窦者可伴有上齿列牙痛、眶下神经区皮肤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出现鼻出血。


诊断


航空性鼻窦炎的Weissman分级:


I级:鼻窦暂时性不适,鼻窦X线片正常;


II级:疼痛少于24小时,X线片显示鼻窦黏膜增厚;


III级:严重疼痛,X线片表现为鼻窦浑浊



《2010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中航空性鼻窦炎诊断标准:在飞行下降等气压变化过程中出现鼻窦区疼痛等症状,依据低压舱检查前后的鼻窦影像学对比发现,做出分级诊断。


轻度:鼻窦区疼痛轻,影像学对比发现,鼻窦出现模糊影。


重度:鼻窦区疼痛重,且伴有流泪和视物模糊,影像学对比发现,鼻窦出现血肿。


临床实践中,需询问患者职业,头痛出现的时间(是否在飞机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出现),是否存在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等危险因素,既往曾出现航空性鼻窦炎的患者亦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由于头痛剧烈,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剧烈头痛相鉴别,此时CT检查可作为重要手段。CT阅片时,可以同时关注有无出血及鼻窦黏膜增厚,且鼻窦CT的分辨率要远高于X线平片。


治疗





患者教育


航空性鼻窦炎是飞行过程中鼻窦与外界气压变化不平衡引起的一类疾病,头痛是最常见的表现,头痛可能非常剧烈;


患者需告知医生职业、相关旅行活动,回忆与头痛发生相关的事件,如是否为起飞或降落过程中发生;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是否存在过敏性鼻炎等鼻科病史;



Take-home message:

航空性鼻窦炎是由于在气压迅速变化过程中,鼻窦内外气压无法平衡引起;


解剖因素、鼻粘膜及鼻窦黏膜炎症是这一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伴随气压变化的剧烈头痛是航空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


疼痛多发生于额窦;



头痛竟然是鼻子惹的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