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妙招告诉你公司制度如何写


企业在各个时间都会进行制度建设,笔者发现很多企业的制度起草者乃至决策人都不清楚制度该写什么,怎么写。下面将笔者辅导过程中的一点小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四点妙招告诉你公司制度如何写

首先,制度结构要健全,执行要可追溯

制度是为了规范工作行为,防范风险的。所以在初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总则。说明建立本项制度的目的

2、适用范围。说明本制度在哪些人群、组织、场所内有效。

3、内容。即主体部分,阐述本制度要规范什么,办事流程或程序是什么,标准是什么,谁来负责。

4、奖惩。即按照制度要求,符合什么条件怎么奖;不符合什么要求,怎么罚。

5、制度监察机构或人员。即谁来检查制度履行情况,谁对奖惩负责。

6、制度解释与修订单位或人员。一些条款详细由谁来解释,由谁来修订。

7、附表。即制度要求中所需的表格、表单等工具。

经常会发现企业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结构不全,尤其是第四、第五点常常缺位。如果制度落不到奖惩上,执行就会大打折扣,制度就没有约束力。如果制度没有监察,就没有相关组织和人员对制度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制度规定范围内的事项到底是否按要求做的,做的怎么样,就会没人在意,制度也就落空了。

四点妙招告诉你公司制度如何写

其次,制度主体内容要突出,结构要合理

在企业刚开始做制度建设时,经常会发现制度起草者将总则、附则写的很多,恢宏巨制、大气磅礴的,但在主体内容部分就两三条。或者在划分章节时采用三段式:总则、内容、附则,并不实用。

一般而言,对务实的企业制度总则、附则尽量精炼,而突出制度的主体部分。如果制度的主体部分规定的较细,建议分几个章节,或者分类。如果制度只针对了某个小的方面,只有几条;建议不用章节结构,直接用条目: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

四点妙招告诉你公司制度如何写

第三,制度语言要书面,简洁精炼

笔者审阅企业做的制度初稿时,常发现以下情况:

1、口语化:张总、李姐、小杨等不规范的称呼常在制度中见到。

2、长句多,标点用的少。整段读下来,得大喘气。

3、语句啰嗦:常常词不达意,一句话能讲明白的事,一整段都表达不清楚.

。。。。。。

制度要用规范化的语言,单位名称、职务或岗位等用词必须要规范。在制度文件做出初稿后,大声朗读几遍,发现有没有句子过长、词不达意、错字白字的地方。再者,可以让几个同事一同审稿,大家都读同一个制度,都提修订意见。

第四,格式要统一

有些制度可能在内容上有摘抄借鉴,或者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有修订;如果不仔细研读,在发文后会发现制度某些条目上单位名称、字号、格式等都不统一。在制度发文前,要再次仔细审稿,看结构是否完整,章节是否一致,条款书序是否对称,格式是否统一等等。

制度建设考验的是文稿起草者的文字功底,更考验着起草者对制度规定内容及针对问题的了解程度,工作的细致程度。希望以上几个注意点对你有帮助。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相关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