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现代京剧是由哪些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你喜欢哪一部?

勿指明天

样板戏并非只有八部,首先提起八部样板戏的说法是在1967年6月,那时候还只是初始阶段,后来又出了不少部,而入选八大样板戏的剧目也是不断地在变幻。

刚好趁这个机会,我来给大家整理一下,当年那些有电影版本的样板戏,都是哪些电影厂拍的,以及主演是哪些(排名不分先后)。

《红灯记》电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年)拍摄的,主要演员为钱浩梁、高玉倩、刘长瑜、谷春章、夏美珍、杜福珍、袁世海、孙洪勋等人。

《智取威虎山》电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0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童祥苓、沈金波、施正泉、齐淑芳、张佑福、王梦云、贺永华、孙正阳等人。

《海港》电影分为1972年和1973年两个版本,但都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演员也没有变化,分别是李丽芳、赵文奎、朱文虎、郭伸钦、周卓然、艾世菊等人。

《奇袭白虎团》电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宋玉庆、方荣翔、谢同喜、邢玉民、陈玉申、沈健瑾、栗敏等人。

《红色娘子军》芭蕾舞电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祝希娟、王新刚、向梅、陈强、王黎、金乃华、铁牛、牛犇、杨梦昶、张妹明等人。

《白毛女》电影是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人。

《白毛女》芭蕾舞电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茅惠芳、石钟琴、凌桂明、王国俊、陈旭东、董锡麟等人。

《沙家浜》电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71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谭元寿、洪雪飞、万一英、贺永英、张敦义、马长礼、周和桐等人。

《沙家浜》交响乐电影是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1974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曹连升、梁美珍、林寄语等人。

《龙江颂》电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李炳淑、周云敏、李元华、马名群、孙美华、刘异龙等人。

《杜鹃山》电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杨春霞、马永安、李宝春、刘桂欣、高牧坤、王忠信等人。

《草原儿女》电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张纯增、蔡国波、黄民暄、宋琛等人。

《磐石湾》电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李崇善、王梦云、齐淑芳、施正泉、周鲁中、华文漪等人。

《红云岗》电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76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张春秋、杨志刚、刘玉铭、李铁刚、原光、王玉瑾、王信生等人。

《审椅子》电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年)出品的,主要演员为李炳淑、周云敏、张达发、罗通明等人。

大概就这些,如有遗漏,欢迎补缺,后期出来的几个样板戏,由于时间原因,未曾拍摄成影片。


戏曲说


爱跑步的伍铱铱


山桃红花满上头

“八部现代京剧样板戏”不准确,应是11部现代京剧样板戏。即第一拔的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5部,第二拔的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红云岗、磐石湾6部。


鲁阳挥戈

八个样板戏拍摄成彩色影片之前,曾拍过黑白影片,它被称为“电视屏幕复制片”,即在剧场演出的时候,电视台现场直播,电视机接收图像,摄影机对准电视屏幕,纪录在电影胶片上,而后经洗印厂制作母版,再制成可供放映的电影拷贝。此类影片笔者看过《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当时电视画质很差,雪花、麻点不少,且有频闪,说白了就是在影院里看一个放大了的电视画面,效果可想而知。但它让全国观众及时看到了样板戏,值得称道。


崂山九水

样板戏的绝妙之处就是,演员的举手投足,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把观众就完全带入到故事情节之中。极大的使人们对英雄人物无限敬仰。用最普通的现代人的服装胜过了古人的花丽胡哨的千奇百怪的戏装。工农兵的英雄形像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赶下了舞台。在当时样板戏净化了社会风气,升华了人的意识形态,巩固了国家政权。感谢老一辈艺术家。


高树山85395712

小时候天天喇叭里灌京剧,觉得节奏漫,更爱看电影。现在倒感到八个样板戏,个个是精典。比如柯湘唱段:那贼矿主心比炭黑。现在想想,很有味道,比现在那些神剧强得多。因此,现在还能唱几句样板戏。


荣哥83212519

样板戏个个是经典,百看不厌,因为反映的题材不一样,有红军时代、抗日年代、剿匪时期、抗美援朝时期、龙江风格,海港精神等,很难取舍,不过从唱腔唱词排列,我喜欢的依次为:杜鹃山,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