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生态优美 民风淳朴

一、渭田概况

渭田镇地处松溪县东北部,距县城32公里,辖区总面积179.5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人口27494。渭田镇历史悠久,古名为渭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境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白马山;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五福桥、溪桥、西晋古墓等9个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6名进士,4名举人,6名贡生,宋朝进士御史中丞、礼部尚书吴执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五福桥雪景

二、经济发展

以农业为主,是松溪县的粮食生产基地,现有耕地面积2.55万亩,山林面积21.5万亩,其中毛竹林8.1万亩,约占全县毛竹面积的三分之一。201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3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25元。

现代农业

1 、五福红米

以自然雨水灌溉,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米粒为粉红色,是天然的无公害产品高山优质米。近年来,五福红米已成为渭田镇优势特色品牌和拳头产品。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五福红米)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五福红米种植基地)

2、桃源东边

东边村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06户,2012年合作社注册“东边红”商标,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连续两年参加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达成10多项合作协议。与福建夷山物产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部分产品已出口到日本和俄罗斯。

村民还在东边村种植桃树近5000棵,每年春季桃花遍开,美不胜收,人称“桃源东边”。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3、石鳞养殖

2015年4月,松溪县益民果蔬农林专业合作社开始在项溪村石鳞养殖,现有3000只成蛙,3万只蝌蚪和幼蛙。预计项目实施3年后,种苗及相关产品年产值可达50万元,实现年利润20万元,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4、豪猪养殖

溪尾村兴辉家庭农场始终坚持立体养殖,循环利用,科学管理,探索集约化绿色发展模式。现饲养豪猪1000多头,每年出栏400多头,农场还可年产土鸡300多只,各类有机蔬菜3万余公斤,年效益达30余万元。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豪猪)

三、社会发展

1、教育事业

始建于1914年3月渭田中心小学,有着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农村义务标准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渭田中心小学)

2、医疗事业

2015年,投入230万元建成“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该院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生活照料、无障碍活动范围于一体,是松溪县首个采取医养结合模式建立的养老院,有效解决渭田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3、美丽乡村建设

渭田镇以“强基础、促长效、抓绿化、促民风”为重点,扎实推进东边、溪尾、渡头等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游客休闲旅游好去处。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东边村)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渡头村古樟树)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渡头村)

四、名胜古迹

境内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

据考古调查,商周时期古越族人在渭田镇溪畔聚居,从事渔猎生产活动,创造出灿烂的农业文明。

1、白马山

北起项溪,南接摩林坑岗,西至马厝,东临渭田溪。面积33平方公里,最高山峰海拔1031米,是松溪县风景名胜之一,是省级自然保护区。

白马山上有一座“久福寺”,俗称“白马庵”,四周风景如画。白马寺隐于深山密林之中,十分幽静,游人四时不断。该寺始建于元朝至正25年(公元1365年),后经多次修缮扩建,是松溪县著名古刹之一。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白马山狮子岩)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久福寺原景)

2、五福桥

五福桥始建于明。“五福”一词出自于《书经》,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是渭田先民的一种美好祈愿。

后经多次重修,重修后桥如旧制,石墩厝桥,五孔四墩。呈南北走向,面阔35间,桥长108.8米、进深4柱5.6米,用柱144根,为五孔木伸臂廊,孔跨13.4米,溪中有桥墩4个,桥墩为船形凤首,墩上尖端雕琢鹰鸦头。岩石错逢砌筑,悬山顶,抬梁穿斗木构架,桥中心升高为重檐歇山顶,桥面南面由石条及长条砖“人”字形铺设,北面部分由石条及河卵石铺设。五福桥廊屋上有700余幅历史图画,由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政协办公厅书画创作室画家陈良敏手绘。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五福桥)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2016年9月,时隔32年,画家陈良敏先生重返五福桥)

3、巨口村古村落

在奔腾的松溪渭川河源头,一片千亩的原始森林脚下,坐落着一个古村。古村民居沿着原始森林山麓而建,坐东朝西,上百栋古民居有序的排列着,整个古村南北向狭长地分布,这个古村落就是巨口村,松溪县杨氏最大的聚居村庄。

巨口村民重视山林保护,村后风水林有一千多年历史,面积逾千亩,是松溪县目前保护最好的一片原始森林。风水林郁郁苍苍,古树蔓藤,交错盘旋。高处俯瞰,一簇簇天然林掩荫着村庄风景如画。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巨口村)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4、傩舞文化

“傩舞” 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傩舞在松溪县历经漫长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一种民间舞蹈,至今在渭田镇竹贤村、角岐村和巨口村一带,作为民间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在年节喜庆或庙会时演出。“傩舞”是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申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5、烧茶桥文化

渭田镇项溪村有一座廊桥,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名为溪桥。溪桥位于风景名胜白马山之麓,为游客揽胜必经之地,耕樵者休憩之所。因桥上茶水长年不断,供过路行人和田间劳动农民免费饮用,人们又称之为“烧茶桥”。溪桥烧茶的习俗,曾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海内外媒体报道。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项溪村)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印象松溪—五福渭田

(渭田镇政府 付传招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