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員工售賣用戶隱私,洩漏信息千萬餘條,11名員工被判獲刑

日前,湖北荊州中級人民法院再度宣判一起涉及公民信息洩漏案件。該案以順豐員工為信息洩露主體,快遞代理商、文化公司、無業遊民、詐騙犯罪分子等多方參與的黑產鏈條。在法院判決書中,共公佈了19人的判決結果。其中順豐員工11人,圓通代理1人,順豐員工家屬1人,無業人員5人,文化公司負責人1人。


順豐員工售賣用戶隱私,洩漏信息千萬餘條,11名員工被判獲刑

刑事裁定書。

快遞員、網點倉管、保安部主管一條龍牟利

2016年11月,荊州市沙市區解放路派出所在對轄區企業進行安全檢查過程中發現,順豐荊州某網點倉管汪某頻繁登陸公司內部系統查詢,有較大嫌疑。法庭判決書稱,事件起因是順豐荊州公司主動報案。

民警調查發現,汪某夫婦每天都會查詢大量用戶信息,包括地址、電話號碼、姓名等,錄入表格,發送給一個叫“小何”的人。荊州市公安局民警將汪某夫婦抓獲。根據其交代,從2015年10月起,有網名為“小何”的男子與其聯繫,以每條兩元的價格購買其公司的客戶信息。夫妻倆見財起意,先後共向“小何”出售其幾千餘條客戶信息,非法獲利近萬元。後經法庭調查查明,汪某夫婦出售個人信息4000餘條,獲利8497元。

順豐員工售賣用戶隱私,洩漏信息千萬餘條,11名員工被判獲刑

根據警方的調查,汪某夫婦口中的“小何”,真實身份是河北順豐公司的快遞員,真名叫杜某。

判決書顯示,河北順豐快遞員杜某從2015年10月起,與順豐荊州某網點倉管汪某夫婦聯繫,以每條兩元購買客戶信息。夫妻倆見財起意,出售個人信息4000餘條,獲利8497元。杜某截至2016年底被抓的一年多時間裡,共出售用戶隱私1.9萬餘組,獲利16萬餘元。

涉嫌被洩漏信息千萬餘條交易達200餘萬

順豐石家莊分公司安保部主管李某在聽說杜某“出賣面單掙了不少錢”之後,不但沒有制止,還參與其中,要求多名快遞員提供用戶隱私,藉以牟利。

本次被判決的順豐11名員工當中,包括安保部主管、市場部專員、倉管、快遞員等多個部門多個職責,窩案特徵十分明顯。其中,李某是順豐石家莊分公司安保部主管,在聽說杜某“出賣面單掙了不少錢”之後,不但沒有制止,自己還參與其中,指使杜某向張某、田某出售用戶隱私,並向多名快遞員要求提供用戶隱私,藉以牟利。

順豐員工售賣用戶隱私,洩漏信息千萬餘條,11名員工被判獲刑

據悉,此案查獲涉嫌被洩漏的公民個人信息千萬餘條,涉及交易金額達200餘萬元,同時查獲涉及全國20多個省市的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網絡群。根據法庭查明,嫌疑人涉案金額在數十萬元,以杜某最高為16萬元,其餘人從幾千到兩三萬不等),19名嫌疑人被判1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快遞用戶個人隱私保護受到高度關注,本月出臺的快遞新規就有明確規定。自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規定,除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對快件進行檢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快件。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私自開拆、隱匿、譭棄、倒賣他人快件。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情節嚴重的最高處10萬元罰款。

早在2013年,圓通速遞曾爆出快件信息洩露事件,倒賣圓通快件單號的不法網站被關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