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下关素有风城之称,常年清风吹拂,而由于早年生产的茶,大都销往四川叙府(今宜宾)等地,用当地沱江的水泡茶,味道甚佳,因此才形成了“沱”茶的称呼。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 1993)的记载:

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

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沱茶

今天,国家高级评茶师、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就为茶友们谈谈“下关沱茶”。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成为“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历年藏有百年宋聘号、1952年甲级红印、88青饼、92方砖、99易昌号等珍品老茶,堪称名副其实的“普洱藏家”。

一、沱茶的起源

1916 年下关的永昌祥茶号首次仿景谷团茶制成沱茶,取勐库茶香味浓厚,凤山 茶兼具外型美观之特点。

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最早的永昌祥松鹤商标

至于姑娘茶、私房茶的称呼,则大约与当地原住民女子以采茶的工资做为嫁妆有关。

而由易武顺着澜沧江一路北上,经思茅、宁洱(普洱)、景谷,一路到下关,再往西进到西藏,是明清以来重要的茶马古道之一,沱茶的发展,也就溯着澜沧江一路北上,汇集到下关,成为最重要的集散地。

一直到今天,下关茶厂依旧是生产沱茶的主要茶厂。

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下关茶厂

二、沱茶的茶菁来源

下关茶厂晒青毛茶来自顺宁区、缅宁区、景谷区、佛海区,依《云南省下关厂志》第83 页记载:“下关 茶厂加工的晒青毛茶均 来自各地州。

茶厂根据历年收购经验制定自己收购样茶,在各茶叶集散地进行收购”。不过80 年代以后,鉴于市场环境、经济制度的改变,许多茶厂开始建立自己的茶园基地,以调节供需,目前下关茶厂亦有茶园基地数座。

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沱茶包装的演变

最常见到的下关沱茶,重量为100 克,外形呈碗臼状,碗口直径6.2厘米,高4.3厘米。100 克的下关沱茶在中国大陆有一定的知名度,1981、1985、1987 年分别获得优良产品的奖项。

1992 年起使用松鹤牌注册商标,1998 年下关茶厂的沱茶年销售量达2962吨,产值惊人。

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1992年下关茶厂开始使用松鹤商标

三、专供外销的销法沱

70 年代开始,下关茶厂生产另外一种沱茶,专供外销,因此我们特别冠以“下 关外销沱茶”的称呼。这款茶 1986 年 3月10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获第九届国际食品汉白玉金冠奖,1987 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获第十届世界优秀食品奖。

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销法沱的盒装包装

外销的沱茶重量有100 克和250 克两种,包装纸为亮面薄油纸,上印有“THE Tuocha”(沱茶)法文字样,盒装。

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100克与250克的沱茶

四、下关茶厂改制前的经典沱茶

在下关茶厂改制前的沱茶产品中,鲁文锋老师最为推崇的是05年下关FT沱茶。

FT是“飞台”的拼音缩写,即台湾郭再添先生旗下飞台贸易商行。郭再添是下关沱茶台湾总经销商,对自己所制的普洱茶品质,要求近乎苛刻。

下关沱茶发展简史,从沱茶初创到远销海外,一篇文章带你读懂!

▲“普洱藏家”珍藏·05年TF沱茶

05FT沱茶是郭再添先生与下关茶厂联手定制的产品。选用3-4级茶菁,选料在常规茶中已属不易,当时产量不多!因为它是9月批次,老款包装,绿盒正中是质量奖项标志,而不是后期的松鹤图片。

经13年的自然陈化,苦涩渐退,滋味厚重,回甘味足,沁于心肺,香溢持久,下关味十足!是喜欢下关茶的茶友的口粮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