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家公司包下3500家醫院的特檢,生意做到全國第一

武漢這家公司包下3500家醫院的特檢,生意做到全國第一

這家檢測機構叫康聖環球醫學特檢集團(以下簡稱“康聖環球”)。經過13年的發展,康聖環球將這種看起來不惹眼的小生意做成了大事業,成為國內特檢行業的龍頭老大。

研而優則商

跟很多技術類創業公司一樣,創始人通常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康聖環球也是如此。

1989年,黃士昂遠赴美國深造,繼續從事血液病相關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黃士昂逐漸成長為學科帶頭人,是人造血幹細胞主要生物標誌及其分離純化方法的主要發明人之一,並獲得相關美國及歐洲專利。

或許是受到硅谷火熱的創業氛圍影響,在硅谷多家醫學公司、研究機構擔任高級科學家及首席技術執行官後,黃士昂也萌發了創業的想法。

創業做什麼?當然是做自己最有競爭力的領域——醫療檢測。是在美國創業,還是回國創業?

有“痛點”就有商機。

這種基於“長尾理論”的思考,讓黃士昂下定決心回國創業。2002年,黃士昂回到闊別13年的家鄉武漢。

武漢這家公司包下3500家醫院的特檢,生意做到全國第一

遭遇“創新者的窘境”

不過,跟很多初創者一樣,儘管早就知道市場需求很大,但要想將這種需求落地成一筆筆的生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頭幾年,康聖達的日子並不好過。為了先活下來,只要是有關醫療檢測的活兒都接,甚至也接過性病樣本檢測的活兒。

康聖達是主攻普檢還是特檢?綜合權衡後,黃士昂決定聚焦高端特檢,“做商業必須遵從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要做好事;二是要做能賺錢的好事,這樣才能持久”。

武漢這家公司包下3500家醫院的特檢,生意做到全國第一

五年完成三輪融資

黃士昂意識到,隨著業務越做越大,要讓公司保持持續的競爭力,最關鍵的是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高端設備,二是高端人才。解決好這兩個問題,才能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設備的問題相對容易解決,主要是錢的問題。2008年,獲得晨興創投250萬美元首輪投資後,公司實現了覆蓋全湖北省的服務網絡。當年,快遞業務還沒有現在這般發達,公司便組建了自己的物流公司。2009年,與北京一家基因技術公司合併後,在北京成立第二個檢測中心,公司也改名為“康聖環球”。2010年,又以收購的途徑在上海建立了第三個檢測中心,同時完成1100萬美元B輪融資。至此,佈局已基本成型,武漢、北京、上海三個檢測中心能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在物流方面,既考慮到了時間成本,又考慮到了經濟成本。

相比於有錢後便能購買檢測設備的“簡單粗暴”,高端檢測人才則是醫療特檢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什麼叫高端人才?就是具備對機器設備的檢測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能找出患者的問題出在哪裡,該如何診斷,併為醫生提供患者的臨床報告。”這種分析能力,在業內稱之為“閱片”能力。

目前,康聖環球的特檢項目已達到3000項,居全國首位。當然,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療特檢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而差距主要體現在檢測項目與檢測實力方面。目前,全球第三方最頂尖的特檢機構是美國梅奧醫學中心,該中心在世界醫學界享有崇高地位,被譽為世界臨床醫學的旗艦。

作為後來者,康聖環球該如何實現追趕?黃士昂的辦法是,與全球最頂級的檢測機構合作。

2011年6月27日,康聖環球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簽署一項長達數年的戰略合作協議。梅奧向康聖環球注資,通過其在醫學檢驗方面的科研實力,為康聖環球提供專業檢測技術及實驗室質量管理,國際認證標準、信息諮詢、標準操作程序和方法學等相關技術。2013年,康聖環球完成2000萬美元C輪融資。而在這輪融資中,梅奧也是戰略投資者之一。

“目前,我們每年都會從梅奧引進、轉化300項先進檢測項目。”康聖環球執行副總經理阮雲向支點財經介紹,因亞洲人體質不同於歐美人,所以公司自己的科研人員每年也會結合中國人的體質研發數十項檢測項目。

武漢這家公司包下3500家醫院的特檢,生意做到全國第一

“TO B+TO C”兩條腿走路

“現在還遠不是談天花板的時候。”對此,阮雲向支點財經表示,第三方醫療檢測業務在中國已發展了10多年,但實際上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數據表明,截至2015 年,中國醫療檢測外包的整體市場容量約60億元人民幣,而同期美國80%左右的醫學檢測均由外包機構完成,整體市場容量達到600億美元,“橫向比較的話,國內的檢測服務至少落後美國10年,未來我們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從縱向比較,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居民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人已不再滿足於常規醫學檢查,高端檢驗如基因組學類檢驗需求持續增加。前瞻產業研究院行業報告數據顯示,基於國家政策以及醫療改革制度的進展,預計到2020 年前,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規模還將保持35%-40%的較快增長,佔醫學檢驗市場的份額將達到7%-9%。

市場前景雖然看好,但競爭者也不少。在國內,就有達安基因、迪安診斷、金域檢驗、華大基因等4家醫療檢測領域上市公司,每家公司專注的領域都不盡相同。可以預見,醫學特檢將在未來幾年之內迎來“戰國爭霸”時期,康聖環球將面臨較大挑戰。

應對挑戰,這也是企業的常態。2017年,康聖環球開發了另一條業務線——普惠醫檢,即面向普通大眾及群體客戶的預約醫學檢驗服務。

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這個難題也迎刃而解。通過手機APP,用戶在家可預約檢測項目,公司接單後可安排執業護士上門採樣,然後通過物流將樣本送到公司的檢測點,用戶在手機APP上就可看到檢測報告。

既然是面向普通大眾,檢測項目也可以不再那麼“高大上”。在康聖環球“得健康”APP上,支點財經看到,有心腦血管、糖尿病、肝病、胃病、腫瘤、風溼、甲狀腺等多種病症的檢測及常規體檢項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