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本文来源 | 新浪财经(sinacaijing)综合北京商报、新浪财经、中国经济网

导读:曾经说好的的“服务为王”呢?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老鼠门”301天后,海底捞又摊上事了!还是北京劲松店!

01

海底捞麻酱惊现苍蝇!

据《北京晨报》消息显示,6月22日,消费者吴女士在海底捞劲松店就餐快结束时,在麻酱蘸料中发现苍蝇。

虽然餐厅经理道歉并提出免单及赠送礼物,但因希望吴女士删除所拍苍蝇照片并不在网上曝光而引起对方不满,“他们不顾及我吃出苍蝇会不会不舒服,反而一直在纠缠让我删除照片别影响了他们声誉。”

吴女士随即将此事投诉到食药监等相关部门。

6月22日,黑猫投诉收到匿名投诉称海底捞劲松店食品安全靠贿赂。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投诉称其在海底捞劲松店吃饭时,在麻酱中吃到一只煮得软烂的苍蝇。经理的处理方式为:送了一张二百块的卡,希望删除照片不要写评论。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02

海底捞回应

海底捞于6月24日晚10:29在微博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以下为海底捞回应原文: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目前,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已暂停营业。

03

曾经因老鼠停业整改

事实上,2017年8月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就曾因出现老鼠而被要求停业整改。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北京市食药监局也立即对涉事门店进行立案调查,并且约谈海底捞总部,限期整改。海底捞随后发出致歉信,并表示未来将在食品质量控制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员,将有超过500名指定员工直接负责食品的质量及安全。

但仅过去不到一年,门店再次发生食安问题。这打脸可是有点痛。

04

麻烦不断

临时补交员工社保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海底捞在招股书中又曝光出临近上市才补缴员工社保的事实,也引起了投资者对其经营能力、内部管理机制的质疑。

招股文件显示,海底捞已对2015-2017年员工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的欠缴金额分別作出补缴2360万元、3620万元及2820万元,共计8800万元。

对此,海底捞方面解释称,之前未缴纳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大量的劳动力和相对较高的流动性;

二是缺乏经验的人力资源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并无完全理解;

三是许多员工不愿缴纳。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业绩增速放缓,负债飙升,上市路还好?

近日,海底捞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为实际控制人,持股62.7%。

海底捞招股书显示,2015年到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57亿元、78.08亿元和106.37亿元,营收增速从35.63%上升到36.23%。净利润分别为4.11亿元、9.78亿元和11.94亿元,

增速从137.96%下降到仅有22.09%。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为了保持增长速度,海底捞选择了“跑马圈地”的策略,门店数量在3年间翻了一番。而且扩张计划还将继续,招股书显示,海底捞计划在2018年新增180-220家门店,即每两天就要开设一家新店。

门店数量激增背后,催生了庞大的资金需求。2017年资本开支增幅达

253.85%,而新增餐厅数量同比仅增加206.25%,规模扩张的单位资本开支在上升。

另外,海底捞的流动负债也随着扩张快速上升。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海底捞的流动负债为6035.7万元、3.86亿元,到2017年已增至11.56亿元,在2年时间内增长高达18倍。而截止今年3月31日,海底捞的流动负债更增至14.41亿元。

负债增加的同时,海底捞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从2015年的0.95降至2017年的0.56。有分析认为,海底捞的流动比率连年不足1,表明其资本营运策略相对比较激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由此可见,此时海底捞赴港上市融资,也是为了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但在此关键时刻再出苍蝇问题,为海底捞上市前景抹上迷雾。

05

大量关联交易,规模惊人

海底捞实控人张勇夫妇近几年陆续成立附属公司,为海底捞提供从底料生产、食材加工、仓储物流、门店装修施工、人力咨询等各个环节。

突发丨吃完老鼠吃苍蝇,海底捞还能捞到什么?

海底捞主要关联公司关联交易规模

上述关联公司中,蜀海集团主要提供食材供应及配套仓储物流,蜀韵东方负责餐厅装修相关服务,火锅底料及调味料采购由颐海集团负责,扎鲁特旗海底捞负责羊肉产品供应,微海咨询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及咨询服务。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海底捞向关联方采购总额分别为19.52亿元、25.95亿元和50.0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3.91%、33.24%和47.02%。

在众多关联公司中,海底捞与蜀海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规模最大。2017年,海底捞对其采购金额达到26.05亿元,占当年关联采购总额的52.08%,占整体采购额的43.18%。

2016年7月13日,颐海国际作为海底捞集团的火锅底料独家供应商,登陆港股市场。2013-2015年期间,颐海国际连续3年超过50%的营业收入都是来自关联方海底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