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高生
在法國淘汰阿根廷晉級世界盃8強的比賽中,19歲小將姆巴佩一戰封神,2粒精彩進球並製造一粒點球,成為法國隊獲勝的最大功臣。姆巴佩在製造點球的那次奔跑中,時速達到10.89米每秒,將黑人運動員善於奔跑的特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面對場上平均年齡最大的阿根廷隊,以黑人運動員為主的法國隊在速度上安全碾壓了對手,只留下梅球王落寞的背影。
以法國隊的黑人運動員佔多數為切入口,我們來聊下為什麼法國的黑人那麼多。
首先,法國距離非洲近,方便其移民。非洲國家過了地中海就離法國不遠了,法國良好的社會環境、先進的保障體系,自然吸引了眾多非洲民眾,成為他們移民(非法移民)的優先選擇。
其次,法國出於工作的需要主動吸引國外勞動力。非洲勞動力相對於本國勞動力來講是便宜許多的,而且對於很多法國人不願意的工作,法國政府與企業願意放開移民的口子,招收外國務工人員,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再次,法國曾在非洲擁有眾多殖民地。在一戰以前,法國仰仗國家實力,在世界各大洲進行殖民統治,補給本國發展,尤其在非洲的殖民地最多(這也是為什麼非洲許多國家至今說法語的原因)。有了這層關係,非洲人自然願意往法國跑,起碼沒有語言障礙了。
最後,黑人真的特別能生。我們知道,越是發達的國家,其人口生育率就相對較低,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但是非洲裔以及穆斯林在生孩子方面絲毫沒有限制,這也是為什麼歐洲、美國社會黑人和穆斯林比例逐年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溪解局
先恭喜法國隊進入世界盃8強。我看球時間比較晚,大概2002年開始的,當時就注意到法國隊裡黑人很多了,到後來基本清一色的黑人。黑人的運動基因的確沒得說,再加上多年在法國接受了紀律性和組織性的訓練,黑人就成了運動場上的大殺器了。
首先,移民大量湧入。非洲的政治環境一直不太穩定,流向歐洲的難民很多。相比於大多數歐洲國家,法國的經濟狀況比較好,福利待遇很好,自然吸引了大量的移民。
其次,法國曾經在非洲殖民,二戰之後從殖民地招了很多勞工。二戰之後,法國損失了大量的人口,為了發展經濟就要招募大量的勞工。法屬殖民地的勞工因為從小就接受法語教育,所以成了法國的首選。這些勞工到了法國之後,就留下來了。
(法國殖民地包括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科特迪瓦、塞內加爾、喀麥隆等等。嗯,這幾個都是足球強國)
還有數據顯示,黑人主要集中在像巴黎這樣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因為經濟發展不如大城市,黑人很難找到工作機會。
(巴黎黑人舉行反對歧視黑人集會)
莫聞初
1. 歷史原因,殖民地時代,導致北非國家幾乎都說法語,雖然也有保留自己國家語言的,但是一般高中裡都會統一法語授課。這樣之後,北非國家的黑人和阿人很方便融入法國社會。隨著申根條例的應用,從移民寬鬆國家進入歐洲再奔向大城市,使得法國想管也管不了。
2.經濟原因,法國的石油進口大量來自北非國家,法國政府與這些國家大多簽有以石油為交換條件的交換協議。例如為這些國家提供移民政策的寬鬆,以換取便宜的石油和配給。例如奧朗德最近在阿爾及利亞又在宣佈會進一步放寬對北非移民的政策。“Le président a promis d'«accueillir mieux» les Algériens demandant des visas pour se rendre en France, et de faire en sorte que les consulats français délivrent plus vite les documents.”
3.福利原因,以上講的只是怎麼進入法國,進入法國後如何生存?一個字,生。法國的社會福利制度並不單單針對法國人,它放寬到針對所有住在法國的人,有時甚至不單單針對合法住在法國的人。在法國,生活貧困家庭買東西有專門的打折卡。你生了孩子,就有生活補貼,生得愈多補貼越多。黑人群體無論從體質還是文化,都是最會繁殖的。所以,本來這種鼓勵生育的福利,變成了黑人群體過渡繁殖的契機。啥?讓黑人計劃生育?在法國?可能麼?
4.政策原因,在講這一點之前,我先掃清一個誤區。“法國不是移民國家”這句話的意思是法國不是由移民組成的國家,並不是說法國不接受移民。事實上,法國移民和入法國籍政策一向比較寬鬆。而且入籍比獲取居民權(類似美國綠卡)更容易。在法國,合法工作3年就能入法籍,合法工作5年就能拿長期居民權。居民權是不用放棄中國籍的。除了工作以外,結婚5年也能入籍,並且結婚後如果配偶有工作簽證,那另一方自動獲得同等工作簽證。如果不想結婚,法國還有PACS--同居關係(類似亞結婚),同居關係註冊成立後,也能自動獲得配偶的簽證,進而下一步入籍也就只是時間關係。如果在法國生下了孩子,孩子18歲時可以選擇獲得法國簽證,孩子的父母也可以因為孩子而獲得拘留許可。這麼看,黑人們到了法國後,轉正難度不高。
綜上,法國給黑人和阿人從歷史和政策上都大開綠燈。無怪乎黑人阿人日漸增多,巴黎正在向巴黎斯坦平穩過渡。
心揚一九八八
戴高樂將軍曾經說過: “如果法國不再是世界性大國,它也就不再是法國。”其實,非洲在法國的“世界性大國”夢想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首先,非洲在政治上對法國佔據重要地位。二次大戰前,法國在非洲有殖民地21個,佔非洲總面積的37%,約1039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法國本土的19倍。此外,法式殖民是先毀滅本土文化,與此同時不遺餘力的毀壞當地書籍文化歷史,以避免可能出現的獨立運動。正因為法國是把殖民地當做本土來管理的,法國極其不願意讓這些殖民地脫離自己的掌控。而這些地區的人一般也已經認為自己是法國人了。因此他們更方便地能夠融入法國社會,隨著申根條例的應用,從移民寬鬆國家進入歐洲再奔向大城市,使得法國想管也管不了。
其次,法國是西方在非洲駐軍最多、對非洲國家直接軍事幹預最多的國家。法國目前在非洲六個國家有常設軍事基地,總駐軍達8000多人。並與非洲國家簽署了8個防務協定和23個軍事合作或技術援助議定書。法國每年的軍費開支數額巨大,不僅向非洲提供大量的武器,還負責訓練非洲的官兵。
此外,與法國隔地中海相望的非洲大陸,不僅是法國具有重要政治和文化影響的大陸,也是法國傳統的投資和貿易對象,更是法國眾多戰略物資的供貨地,法國是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
最後,法國社會整體上是一個容忍度高的國家。生活比較舒適,給外國人的補貼較多,留在法國,靠生育鼓勵政策享受多子女補貼,不勞動也可滿足最基本需要,不斷招來更多移民。
巴黎八卦資訊
本人在法國求學讀書四年有餘。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見解.首先,法國有很多非洲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大多分佈在北非,中非.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國家被法國奴役和殖民了將近200年的時間,這就造成了他們很多人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是沒有辦法離開,法語的我的一個二級利亞的同學就和我說過,他們上課的時候老師和學生必須要講法語,而且他們的教材都是用法語編寫的很多非洲國家,比如塞內加爾,他們自己本身是沒有文字的,也就是說他們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當法國把他們殖民了之後,就把他們的法語交給了這些人,便於他們以後的管理,所以說當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很多這些之前的法國殖民地的國家,自然而然的就想到到法國來謀求生活,一方面,法國的福利待遇要比他們本國的更好一些,另外,這也是他們能夠有機會學到更加先進的知識。
這就造成了現在越來越多的黑人和阿拉伯人生活在法國。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生育方面的原因,法國的傳統,白人,他們他們年輕的時候是不結婚的。很多金髮藍眼的美女都市到了斯40歲左右才真真正正的結婚和生孩子,這和他們的文化有關,他們覺得生小孩還需要照顧,他不能玩的很舒服。所以說呢,他們的人口是負增長的。也就是說一天死去的人比生下來的人更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法國政府出臺了很多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是這些對於白人和社會精英階層來說,他們根本不需要這些福利待遇,他們寧願不生孩子享受更好,更優質得生活,而相反,對於一些社會低層的人,比如那些阿拉伯和非洲的嗯移民來說,他們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只有通過多生孩子才能夠領到更多的國家補貼
這就造成了今天法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的黑人和阿拉伯人而傳統的白人數量反而越來越少。。。事實上,這個問題不只體現在嗯法國,而且美國也有相似的情況,現在已經不能說美國是一個白人國家了,因為美國的非白人小孩兒的出生率早都已經超過了白人小孩。
調皮的初吻
法國黑人多有其必然性:
(1)法國的平等、民主和自由氛圍
法國的國家格言是”自由、民主、博愛“, 連liberté 自由一詞的明確定義也是源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美國的三權分立也是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成果,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國人所送。
世界上很少有人像19世紀的法國自由主義者那樣對自由的概念進行如此激烈的探討。自由是什麼意味?如何維護自由?什麼制度框架對自由最為有利?憲法和法律如何保證自由?少數民族如何反抗強權?法國很多思想家如孟德斯鳩、本傑明.康斯坦特、斯塔爾夫人和亞歷克西斯.托克維爾對此類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思考與探討。直至今日,大量自由和民主的作品都是法國人所著作,自由、平等和民主深入法國人心,並出口到全世界,美國也正是法國自由思想的偉大作品。因而,當黑人來到法國,法國人也比其他歐洲人更能包容,黑人也更有保障。
(2)二戰後法國勞動力的銳減
法國在一戰和二戰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勞動力銳減,為了發展經濟,大力鼓勵移民來到法國,也就為黑人的移民創造了有利時機。
(3)法國殖民地的移民
法國之前在非洲的西非和中非等地方有大量殖民地。法國對待殖民地的管理方式很人性化,對待殖民地和法國本土幾乎一樣,還教殖民地黑人法語讓他們充分融入法國文化圈。另外,法國人滿懷普世價值和贖罪心理,因而二戰後原殖民地的黑人就成為法國優先引進的對象了。
(4)比白人更高的同化率和人口增長率
無論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只要和黑人通婚後代膚色都偏黑,自然又被人歸為黑人,譬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便是如此。 加上由於文化上的原因,黑人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也遠高於白人。因而,黑人在法國越來越多,尤其是城市。
數說社會
黑人還好,沒種族歧視,不過真的很討厭法國的北非阿拉伯穆斯林,接觸越多越是討厭,大部分都是自私自大沒修養。完全沒什麼感恩意識,永遠要更多,拿著福利生著孩子過著比誰都安穩的日子還要時刻強調自己是弱勢群體,全世界都在歧視他們。見識了這幫人,我真覺得我們國人實在是已經很有禮貌修養了。
敘利亞難民潮以後,巴黎顯見更多穆斯林了,現在對這幫阿人不僅討厭還很害怕。05年剛到法國的時候阿人也多,不過真沒現在這麼明顯,現在每到星期五或者各種清真節日,巴黎簡直是滿大街滿大街的穆斯林,各種清真寺那個鼎盛啊,都裝不下了,好多人現在都自行找各個街道空廣場在沒清真寺的地方就那麼一波一波地跪下做禮拜,那程度放眼望去密密麻麻一片,人挨人跪下,前後都沒什麼空襲,一行數百個人這樣…這是在巴黎啊,公共場所啊,國內還有個公共場所不能搞宗教集會的法律,法國自由,就這了…
Rockets
黑人還好,沒種族歧視,不過真的很討厭法國的北非阿拉伯穆斯林,接觸越多越是討厭,大部分都是自私自大沒修養。完全沒什麼感恩意識,永遠要更多,拿著福利生著孩子過著比誰都安穩的日子還要時刻強調自己是弱勢群體,全世界都在歧視他們。見識了這幫人,我真覺得我們國人實在是已經很有禮貌修養了。
敘利亞難民潮以後,巴黎顯見更多穆斯林了,現在對這幫阿人不僅討厭還很害怕。05年剛到法國的時候阿人也多,不過真沒現在這麼明顯,現在每到星期五或者各種清真節日,巴黎簡直是滿大街滿大街的穆斯林,各種清真寺那個鼎盛啊,都裝不下了,好多人現在都自行找各個街道空廣場在沒清真寺的地方就那麼一波一波地跪下做禮拜,那程度放眼望去密密麻麻一片,人挨人跪下,前後都沒什麼空襲,一行數百個人這樣…這是在巴黎啊,公共場所啊,國內還有個公共場所不能搞宗教集會的法律,法國自由,就這了…
首先是文化問題,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法國人民就開始崇尚自由主義,自由平等理念深入人心,種族主義問題是受到立法限制的,這就為日後法國黑人移民留下了包容文化的基礎。
而從語言上看,法國殖民地為奴隸社會的部落帶去了法語,也就形成法語體系國家,所以這些非洲殖民地獨立後社會發展滯後,只能選擇前往發達地區進一步發展,而這時發達國家佔大多數的英語體系對於這些人來說就顯得格格不入,所以轉而前往法國等法語體系國家謀求生路,造成法國黑人移民人口增加。
然後是歷史問題,法國殖民主義形成於17世紀,而且非裔黑人的西非北非地區是法國的主要殖民地區之一,結合之前提及的文化認同,所以非裔黑人很容易前往法國本土加入法國國籍,再加之黑人生育率普遍偏高,所以黑人占人口比例就逐漸增加。
除此之外還存在社會問題。人力資源方面,在早期工業革命之前僅依靠本土時常面臨生產力不足的情況,這時強壯的黑人填補了生產力的不足,為法國社會發展做出貢獻。而伴隨工業革命發展,越來越多的體力工作崗位離不開黑人,所以黑人隨著社會需求在逐漸增加。
最後是政策問題,自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原法國殖民地的獨立,移民問題愈演愈烈。在經歷數年的禁止移民後,法國為緩和種族矛盾重新放開移民政策,而由此帶來的社會資源和矛盾問題的增加,使得移民問題從一個社會問題上升到政治問題。儘管目前政策趨於收緊,但黑人在法國本土卻已擁有了龐大的基數。
馬克觀察
黑人集中在城市
法國巴黎佔法國人口的六分之一,法國人口6689.6萬人,巴黎1100萬人,總的來說,法國巴黎是法國的核心。而黑人主要集中在法國巴黎等大城市,國人到法國首先會到巴黎。加上許多黑人擅長體育運動,大量黑人有機會出現在鏡頭上。自然覺得黑人特別多。下圖為法國黑人新生兒比例。
非洲法國殖民地歷史
二次大戰前,法國在非洲有殖民地21個,佔非洲總面積的37%,由於便於統治和法國人自命世界大國,法國在殖民地進行文化同化,許多非洲國家直接說法語,加上法國與非洲地緣上的接近,方便了黑人移民法國。
還有就是,非洲許多黑人階層是法國人在非洲的利益代表,隨著殖民地的瓦解,法國人自然將其遷移到法國進行庇護,由此許多黑人流動到法國。
法國需要移民
任何社會都是有上中下三層構成。法國需要移民,但是不需要中國人,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人不甘於在底層,中國人注重教育,會拼命往上爬,會跟法國白人爭中上層的地位,恰恰這是法國人討厭的。相對於非洲移民,法國則沒有這個顧慮,
二戰後高福利和政治正確害死人
一二戰後,由於戰爭和戰後重建等因素,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缺乏勞動力,開始了進口勞動力。由於福利好,生活安逸,自然許多非洲人移民歐洲。
加上二戰後歐洲白左風盛行,任何反對移民都被打上歧視標籤,加上加入歐盟以來,簽訂申根協定,各地人員可以自由流動,邊境管控又鬆弛。自然導致了大量非洲移民的到來。
法國奇葩的民族制度。
法國人倡導“自由”、“平等”、“博愛”也確實在實踐這三個原則,所以法國人是不承認民族存在,凡是出生在法國,擁有法國文化,信仰法國文化的人都是法蘭西人。
首席國士
還記得CCTV多年前的大型紀錄片《大國的崛起》法國那一集的內容: 法國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了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 在1919至1939年這個巔峰時期,殖民地面積達到1234.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法國本土,佔世界總面積的8.6%。 又一個超級大國。
時至今日,發法國仍然保留著4個海外省:瓜德魯普、馬提尼克、法屬圭亞那、留尼旺。還有4個海外領地: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等等。這些地方居民的膚色顏色都不淺,儘管不一定是非洲裔,但一般人很難區別。我有好幾個法國朋友,她們的丈夫就是那兒的人。
於是法國街頭有不計其數這樣的混血兒,所以往往人們就誤以為是黑人了。和德國以及美國的歐洲裔不一樣,法國似乎種族歧視要少的多,而且也很少聽說法國人崇尚“純種”的高盧人。這也許是因為法國地處地中海沿岸,與北非隔海相望,更加包容的原因吧。
現在的法國對中東地區大量湧入的難民的態度雖說比不上默大媽,但除了極個別極右翼排外分子有些極端舉動外,總的來說,還算是對難民採取了容忍。這大概也是法國文化多樣化的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