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赚了100亿!占据全国60%市场,33年都没人能打垮它

在快消品界里提到,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银鹭!没错,这个品牌号称“中国粥王”,因为它仅靠一碗粥占据了全国市场的60%,从1985年到现在已经有33个念头了,依然是中国罐头和饮料行业龙头企业,位居全国农业产业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年产值达600万吨!而33年的坚持离不开他的付出,银鹭的创始人——陈清渊!

一碗粥赚了100亿!占据全国60%市场,33年都没人能打垮它

高中毕业,6个人集资1.8万办厂

1958年,陈清渊出生在厦门马塘村也叫为“瘦马塘”,虽然三面环山,但是却藏不住水,一到旱季,水井基本上都是见底。要是赶上年景不好,颗粒无收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久而久之,当地形成一句顺口溜“有钱不借马塘人,有女不嫁马塘郎。”

人穷志就短,所以在马塘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孩子念完小学就回家务农。”为啥?一是家里孩子多没钱交学费,二是山里的孩子淘气,坐不住板凳,一翻书就头疼。

大哥早早就不上学了,种地、放牛、喂猪,直到30还找不到媳妇,不出意外,陈清渊也将不起后尘。8岁那年,村里来了个老道,非要拽住陈清渊给算一卦。没有想到这小子上来就抽了个上上签,卦曰“靠山吃山,必成人龙”。父亲很高兴,决定把孩子好好培养,“只要你想读书,砸锅卖铁也要送。”陈清渊也争气,愣是冲破魔咒,在村里一口气念完初中,并于1973年秋天顺利考入县一中。清渊是马塘村历史上第一个高中毕业生。他高中毕业后返乡任生产队会计,算是马塘村的高级知识分子了。

一碗粥赚了100亿!占据全国60%市场,33年都没人能打垮它

1985年村民小组长改选时,这位全村最高学历的年轻人被推上了村民小组长的位置。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经常在外跑运输的陈清渊及其兄长陈清水,了解到以水果为原料的罐头加工业的产销行情看好,而本村恰好有丰富的果蔬资源可供利用,于是便萌发了回村办罐头厂的念头。1985年6月,在村里的支持下,以陈清渊为主的六位青年农民以股份集资的方式,兴办了同安县第一个村办企业——兴华罐头厂。

一碗粥赚了100亿!占据全国60%市场,33年都没人能打垮它

恩人相会,银鹭诞生

四年后,罐头厂迎来一个重大机遇。1989年,一位名叫黄福华的新加坡华人回到家乡同安,在考察了同茂罐头厂后,他决定投资10万美元,因为他看好罐头厂的前景,同时亦被陈清渊的勤奋和闯劲深深打动。甚至在合约还没有完全谈妥的情况下,黄福华就果断地将10万美元全数打入罐头厂的账户,不久他又再投入10万美元。

一碗粥赚了100亿!占据全国60%市场,33年都没人能打垮它

“如果没有当年黄老先生的20万美元,就没有银鹭的今天。当年那20万美元,比今天的1000万元还要重要。”陈清渊说。资金引进后,同茂罐头厂拿到了中外合资企业的正式批文,同年,同茂食品罐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侨资企业,公司享受到了“三免四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整合后的同茂以翻番的速度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最成功的产品就是银鹭八宝粥。在此基础上,陈清渊逐步吸引外资,并创办了中外合资厦门同茂食品罐头有限公司、厦门兴茂矿泉水饮料有限公司、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企业。2000年,陈清渊组建了厦门银鹭集团。

一碗粥赚了100亿!占据全国60%市场,33年都没人能打垮它

一碗粥粥卖到全国1000多个城市,从1.8万元变为了百亿元!

从当年的1.8万元已经变成了100亿,从6个人的创业者变成了如今,在全国拥有5个投资超过10亿的大型生产基地。在每条生产线上,每分钟就有1000罐成品下线,拥有员工15000人的大型集团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陈清渊的八宝粥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全球。

一碗粥赚了100亿!占据全国60%市场,33年都没人能打垮它

现在不止银鹭八宝粥这款产品,已经扩展到了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蛋白质饮料、利乐包饮料、茶饮料、饮用水等食品。同时也更加多元化发展,除了食品行业,还扩展到了装备制造、园区开发、工程建设、酒店服务、进出口贸易等行业。

纳食认为,陈清渊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家乡人对他的帮助,因此,他也不忘回报于家乡人,为马塘村做了十件实事:

一、兴建水库一座、水坝、电灌站各两座,治理溪流120米,实现农业旱涝保收,全村粮食产量比改革开放前增长1倍多;

二、修建直通山坡的机耕路3条,组织村民开山种果,开发果园120亩,新种龙阿艮1500株,改造老龙眼树1600株。仅龙眼一项户均年收人就达1万多元;

三、对全村的山、田、水、路、电进行综合规划,绘制蓝图。集体统一平整山地12亩,作为村民建房用地;

四、实施高标准、高起点的新村建设,拆除旧民房28座、新建别墅楼44座、修建村间道路8条,拓宽入村公路1条,并全部铺上水泥路面;

五、全村重新按规范整修电路,安装路灯108盏,铺设电力、通讯地下电缆,安装程控电话70部;

六、建蓄水塔两座,水厂一座,打深水井3口,引出经省级鉴定、国家审批的天然优质矿泉水,让村民用上清洁卫生的启来水;

七、填掉旧茅坑,新建无害化公厕1座,集体补助每户500元,让村民自建家庭卫生间170间;

八、填平大山沟2条,石砌排水沟3条,把山上直泻而下的雨水及村阁的生活废水收集流人水库,再排入农田灌溉,既防止水土流失,又改善村间卫生环境,促进农业生产;

九、新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的两层幼儿园楼,让全村学前儿童就近入学;

十、安装卫星接收装置,率先在全县普及村级有线电视,全村实现“七化”:民房别墅化、道路水泥化、通讯程控化、用水自来化、照明电气化、村庄园林化、厕所卫生化。

一碗粥赚了100亿!占据全国60%市场,33年都没人能打垮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