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在95附近游荡,人民币相对贬值是暂时的,关键看长期

美元指数在95附近游荡,人民币相对贬值是暂时的,关键看长期

文 | 文欣(Vicky)

一、上周(6月25日至29日)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

美元指数仍在95关口附近徘徊。上周美元指数延续震荡调整态势,周五收于94.5183,较前周微跌0.03%;非美货币涨跌互现,其中欧元兑美元升值0.22%,收于1.1684;日元贬值0.65%,收于110.6950;英镑兑美元贬值0.43%,收于1.3210;澳元兑美元贬值0.43%,收于0.7407。

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行: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继续回调,由6.4804下调至6.6166,累计贬值1362bp。在岸与离岸市场方面,在岸即期汇率收盘价由6.4964下调至6.6246,累计贬值1282bp;离岸即期汇率收盘价由6.5103下调至6.6354,累计贬值1251bp。篮子货币方面,在6月15日至6月22日期间,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有所回调。其中,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8.56降至97.64;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101.21降至100.64;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7.85降至97.38。

二、美元指数仍在95关口附近震荡调整

上周美元指数延续震荡调整态势,周五收于94.5183,与前周基本持平。具体来看,上周影响美元指数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美国经济数据所反馈的经济基本面信息,上周美国公布的多项重要经济数据虽喜忧参半,但整体来看偏利多: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年化季环比终值0.9%,创近4年来新低并拖累美国一季度GDP增速不及市场预期;而GDP平减指数有所提高,且核心PCE指数6年来首次触及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二是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有所钝化,市场风险情绪回升提振美股反弹,并利好美元指数。

三是欧洲政局及欧元走势对美元形成重要影响,先是围绕德国执政联盟内部关于移民政策的分歧、意大利新政府的态度立场、英国脱欧进程等问题,持续的政治焦虑令欧元承压并提振美元;随后欧盟峰会的召开传递出积极消息,叠加欧元区最近公布的通胀数据符合预期,提振欧元大幅走升并施压美元。

三、展望三季度,美元指数或保持相对强势

一是当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整体向好,美联储加息也在持续推进过程中,在欧美经济基本面及货币政策呈现边际分化的背景下,“美强欧弱”的格局短期内难有实质性转变。

二是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特朗普政府或借助有效政策铺垫来争取更多的选举支持,此间美国政治环境大概率对美元较为友好。

三是在美元美债双双走强的背景下,阿根廷、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压力有所增加,“强势美元—资金流出新兴市场”的循环逻辑或有所强化。

四、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增加

上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全周大幅下行1362bp,连破6.5和6.6两大重要关口,最终收于6.6166。在岸离岸汇率分别收于6.6246和6.6354,下调幅度均超过1000bp;与此同时,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有所回调。多重短期利空因素叠加增大了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一是从货币政策执行角度,自6月14日人民银行未跟随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来,中美短端利差呈现快速收窄;叠加近期人民银行宣布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引发市场对中美货币政策边际分化会施压汇率的担忧,打压人民币汇率大幅走贬。

二是从结售汇角度,年中海外上市公司分红往往集中在7、8月份,季节性换汇需求加剧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压力;此外,在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的背景下,也使得企业层面前期结汇需求的释放暂告一段落。

三是从外汇市场情绪角度,一方面全球贸易争端再度升级,引发市场对我国未来外部经济环境的担忧;另一方面,受国内股市大幅调整和汇市各方传言引发的恐慌情绪干扰,部分资本市场资金择机出逃。

五、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并呈现双向波动

我们认为短期内美元指数或维持相对强势且人民币仍有一定贬值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并呈现双向波动:

其一,由于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中美利差收窄对汇率的影响应是长期趋势性的,而非即时性的——如果中国经济增速借助相对合宜的利率环境得以企稳,而美国利率上行对其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人民币汇率或反弹回升。

其二,中长期来看,中美经济基本面及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欧元、英镑等主要非美货币的表现,地缘政治风险因素等都将对汇率产生重要影响,且目前人民币并无趋势性贬值迹象。

其三,就全球贸易摩擦而言,市场对于中国进出口形势的担忧确有合理之处,但鉴于目前双方仍在博弈过程中,未来事态发展尚需持续紧密跟踪,不宜过早定论。

其四,受通胀上升的挤压效应、积极财政背后的赤字隐忧、劳动力市场已近充分就业等因素掣肘,美元指数未来持续上涨空间相对有限,叠加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仍有一定韧性、跨境资金流动相对稳定,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双向震荡调整态势,并在大方向上与美元指数保持反向波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