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之间是修跨海大桥还是修海底隧道好?

天府观察哨

台湾海峡建造一座大桥,或是修建一条海底隧道,或是桥隧结合来连接福建与台湾呢?可能性比较高的,或许是海底隧道,不过,从2018的实际经验去评估,要实现,可能还要30-50年!

以2018年7月的技术、两岸政治环境来看,想立即落实以大桥、隧道来连通两岸大约是不可能的。

距离

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南寮渔港是地理位置上最近的两点,相距约129公里,这条路线是大陆规划的福建到台湾的海峡北线的路径,也是"京台高铁"的路线。

海峡中县的路线是从福建泉州到台湾台中,两点的距离约170公里。

从福建厦门先到金门,再到台湾澎湖,连接到嘉义东石,这是海峡南线的规划路线,金门到澎湖约160公里,澎湖到嘉义东石约45公里,南线全长约200公里。

从海峡北、中南三条线的距离上来说,海峡北线是三条路径中最短的,海峡南线由厦门--金门--澎湖--嘉义东石,虽然比较长,但中间有澎湖岛可以作为为中间岛,也被认为是可行路径。

大桥或隧道

多数的学术研究认为要在台湾海峡上盖铁路或公路大桥是比较不现实的。因为台湾海峡是海运上重要的航道,通航船只多、航线密集,海峡水较深,最难克服的是天灾:台风。在海峡上盖一座130+公里的大桥,建筑施工上与未来维护上,可能都不现实。

比较可能的方案是:建海底隧道或是桥隧结合,也就是类似港珠澳大桥的模式,在海峡中间做人工岛。

然而兴建海底隧道需要足够的经验,因为至2018年全世界还没有一条海底隧道是超过50公里,而海峡北线却有150公里,也就是目前世界纪录的三倍之长。

而如果要兴建海底隧道,或是桥隧结合,至少得在海峡中间兴建两个人工岛,约50公里建一个。但是,要在水深约50米的海里建人工岛,这个技术至2018年中还是不够成熟的,因为海峡美年两次的黑潮、亲潮造成的水流速度,以及海峡深度的问题都要解决。

但以大桥或是隧道相比,隧道或桥隧结合的方案,可能性都高于大桥。只是许多专家们都认为,这需要在渤海海峡隧道、琼州海峡隧道完工以后,才可能有足够的经验、技术来兴建台湾海峡海底隧道,这需要的时间,可能30-50年!



台湾自由行

近年在经济高速发展,交通建设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连接台湾海峡一直是两岸同胞的梦想,是修跨海大桥好呢还是隧道呢,这个问题一直争议不断,那么台湾海峡到底有多宽?

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方是台湾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平潭岛这段海域,两地中间相隔约130公里。130公里,也就车速一个小时的路程,这点路程建个大桥并不是难事,超过130公里的大桥我们都有,丹阳至昆山的丹昆特大桥全长达到164.85公里。但是台湾海峡大部水域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约60米。

单独修建跨海大桥难度巨大,而修建海底隧道也是颇有难度的,比如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隧道,三条并行 总共153公里,这个隧道所在的水深平均只有40米,但是台湾海峡的水深能达到60多米,显然修筑难度更大,此前中科院的院士曾指出,可以在台湾海峡中间修筑两个间距为40公里的人工岛,

利用人工岛把这台湾海峡分成三段,一段一段来 能够降低不少难度,而我国沉管隧道技术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利用沉管隧道技术在海里修筑公路通道,

二者相结合,跨越台湾海峡链接台湾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技术不断的进步,说不准我们以后不仅修公路,连高铁都能修过去,小伙伴们有没有很期待呢?


小马说百科

我的看法是,修建普通大桥和隧道都是一项投资达天文数的浩大的工程!而根据科技的发展,我认为在海峡两岸今后最有可能建的是两种工程:一种是海底管廊(也可能是漂浮在海平面以下数十米的管廊),可用作铁路和公路两用。其部分原型技术已经在港珠澳大桥上应用,只是要比那种科技含量更高!这种技术已经在研发中了。造价经济,适应性强。既生态又环保!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未来科技式浮桥!这种漂浮在海面的浮桥,稳定性和坚固性都很强,能有效抵消共振和2米以下海浪的波浪起伏。作为汽车道路比较合适!

不要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科技发展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fdf7a44a010438a8aee15725f68fb7d\

大庸妹儿

两岸距离: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平潭岛之间,约130公里,主要以大陆棚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为70米。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岛屿外,尚有澎湖群岛。



海底地势、地貌:西北部较平坦,东南部坡度较大,中间有岛屿和浅滩构成弧形降起带。东西两侧各有20米和50米水深的两级阶地。东侧阶地较窄,50米等深线距岸一般为10~20公里;西侧阶地向外延伸,宽度较大,50米等深线距岸达40~50公里,并在几处河口外有横切的峡谷。

水文情况:台湾省屏东县的小琉球海峡大部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约60米。

技术支撑: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长度55KM。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是英法海底隧道,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



分析:注意到在台湾海峡东西两侧两级阶地,部分河口外有横切的峡谷,这些地方不适合修建海底隧道。海峡中间位置有岛屿等,适合修建海底隧道。综上,两者结合修建是最稳妥的!(喜欢点关注我噢,互相交流学习~


哼哈小将

谢邀。

台湾海峡北窄南宽,北口宽约 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理由:1.台湾和福建均为地震多发带,单纯的桥梁隧道太危险,桥梁需要考虑台风,地震,军事安全,通航需要(最不可取)。隧道则是地震,地质,以及台湾方向不保,必会被炸,功亏一篑(或者被当做筹码威胁)不得不防。2.隧道和大桥只是单独的建设设施,想必台湾在回归的一段时间或者很长时间内都是以特区的形式存在,军事设施建设肯定会被抵制,所以不得不祭出大杀器,填海造陆。

方案:泉州-彰化线。在澎北隆起上填海(留下3条辅航道),泉州近海填海(沿海的辅航道),此处海深不超过40-50m,留下乌丘凹陷作为主航道。航道间用海底隧道连接。填海面积约为宽1km,深约40m,长100km?(没有比例尺,看不出来),填埋土方4km³。(哪位好心人帮忙完善一下)加上约60km的主隧道(嫌长可以再加几座岛)。比起纯大桥,纯隧道,岛(桥)隧结合,风险更小,而且威慑意义巨大。

意义,1.变窄的台湾海峡无疑更好掌握,大陆台湾沿岸的辅航道不至于影响台湾福建两省海运。2.多出来的陆地是不受台湾控制的,想干嘛就干嘛(大部分建公路和码头)。

想想晚上灯光亮起,“长桥”卧波,唯一能从太空看到建筑,就觉得带感。

畅游天下风土人情

我现在最期待修建的跨海工程是包头—海口高铁上的琼州海峡海底隧道

烟大海底隧道,台湾海底隧道还是次要的。

烟大海底隧道虽可节省些时间,可是费用一点不省,这时间也是胶东、辽东两个半岛省,别的地方差不多!

台湾海峡宽度大,平均宽度有300公里,深度大,动辄几十米深,百米深,修大桥那还不是跟面条一样,何况是台风肆虐,一有天气那大桥上的汽车还不吹掉进海里去么?

所以在台湾海峡修跨海大桥既不经济,也不安全。

如果有一天两岸统一了,台湾海峡可以修建海底隧道

,将台湾与大陆陆路连接在一起,不再让台湾孤悬于大海之上。


烛光一点

修不了跨海大桥,海峡大部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约60米。而且是主要航道,从便利性,安全性,经济型考虑只能采用桥隧结合方式

从福建平潭县至牛山岛修桥,牛山岛至台湾岛之间修海底隧道


畅游天下行者无疆

台湾是中国的宝岛,虽然现在还没有收回,那是政治问题,我们不去谈。现在想修桥到台湾,事到是个好事,就是工程量太太,距离太远,难度之大。要想修桥,首先必须考虑一定要公铁两用,免得二次修建。长距离的过海,无非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高空架桥。二是海底管遂道连通。我认为一百多公里的距离,海底管遂一是不安全,二是修起后,一天的电费就是上万,浪费很大。如果在海底出现交通事故,电源什么的被烧,里面漆黑,救援就是一个大问题。公铁同遂道也不可能,单独修,那样耗资更大。所以我还是倾向于架设海面,虽然耗资大,台风多,还属于地震带,但是后续费用会少很多,建桥要有大眼光,最低要建8车道,还有双轨铁路,耗资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这种大型的国家建设,科学家要多研究考察。也可以先在琼州海峡先修一座公铁大桥到海南省,如果架桥能到海南省,那么最后架桥到台湾是没得问题的,国家有条件,可以先行先试嘛,到海南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在说,从广东到海南省就没架设大桥,就考虑架桥到台湾,是不是想远了一点啊。还是先架桥到海南吧,海南必定是我们自己的领土。海南人民更需要架设一座公铁双用大桥,来发展海南的经济。


安心一叶

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首屈一指,建设台海桥梁或隧道方面,资金、技术、管理都不是问题。现在我们预先研究,做好技术储备,打造海上、陆地、天空立体交通网,届时天堑变通途自然水到渠成。

解决台海交通,考虑的要素有:地质条件(地震带)、水文条件(洋流)、气候条件(多台风、暴雨)。个人觉得有三种方式,并力推第一个方案,弊端是维护成本大。方案一、一步到位。参照港珠澳大桥方案,部分路段采用海底悬浮沉管技术,采用桥梁+人工岛+海底隧道+悬浮沉管方式。建成后军事价值和民用价值均不可估量。台湾海峡最窄处有130公里,位于福建平潭岛到台湾新竹市,建设公铁两用交通没有技术障碍。技术论证数据参考工程技术方案。

方案二、先行先试。参照琼州海峡的轮渡方式。在两岸修建港口,统一火车轨距。在没有成熟方案前,货物运输和民众出行都多了一种选择。

方案三、简单快捷。不急于求成,先在两岸修建各类通用机场,在海峡交通运输方案优化、建桥技术成熟后再建大桥或隧道不迟。

我们目前没有迫切解决台海交通的现实需求,空中、海上两种方式暂时够用。所以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策略。

您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风雪吹野

个人建议是最好不修,保持原生态不变,你们不觉得这些年大陆是经济发达了,但是是损坏原生态最严重的国家,到处是路,到处是桥,到处是隧道,到处是高楼大厦,走遍全国就象是一个样,不要为了一时的经济,破坏了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却在我们这一代毁了,若干年后,给今后的子孙后代留下不可挽回的损失,会给他们留下太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拉圾,去慢慢消毁,就会背上千古骂名。那么该不该修,该修才修,以不破坏及少破坏为原则,再以科学论证,不能多修乱修,长远规划,永久牢固,特别在美学上要非常讲究,要大气独特,与自然融合,每个工程都是一个地标符号。如果两岸之间非要修,个人觉得要待和平统一后再实施,不主张海隧道,台湾海峡地震多发不安全,建议修桥,单面四车道双面八车道,路面以下是动车道,桥面离海平尽可能提高,以便船舶通过,中间留一道大跨度超120米的伸缩卷仰桥面,以便大船及航母通过,也可为应急切断交通,有了桥台湾和大陆就是一个整体,陆地相连,桥还是一道风景,也是一条铁链,牢牢的拴住台湾,永不脱离祖国的怀抱。(供专家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