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多地按下“快进键”

“目前正在进行排水方沟和路面换填层施工,现在已完工30%。”6月22日,在海口港新海港区外围,施工方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正在抓紧建设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尽快打通新海港的出港通道……随着海南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全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氛围渐浓。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多地按下“快进键”

2018年被业内视作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破土之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之后,各地都掀起了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热潮。

今年4月,在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之后,更是激活一池春水,在这里,开放的脚步与时间赛跑,创新的举措与时代共振。

群起争之 多措并举求突破

实际上,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之后,多个省份尤其是有港口的省份在申建方面态度都很积极。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余个省区市竞逐自由贸易港,包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等。

在自贸区路径探索中抢先一步的上海,率先开始筹划建立自由贸易港,并将“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摆在重点工作的重要位置。

随后,广东省提出,探索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推进南沙开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

几乎同时,浙江省提出,未来五年将全力争取自由贸易港落地浙江。

其近邻之一的福建省表示,福建厦门将从四方面探索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

天津亦不甘示弱,天津市市长张国清表示天津也正在积极申报“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在张国清看来,京津冀自由贸易港是更高形态上的一个开放的平台,需要有相应的配套产业、经验等保障来支撑建设……如何支撑?天津港正在用实际行动给予答案。

类似的举措还有许多,各地都对申请成为下一个自贸港跃跃欲试。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自由贸易港是推动区域经济开放发展的重要机遇,自由贸易港热体现了地方对开放的高涨热情。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多地按下“快进键”

由“区”至“港” 不仅是一字之差

专家表示,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定位有所不同。

例如,南沙自贸区挂牌三年以来,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4.5%,从2014年的1291.4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1951.7亿元;南沙港国际航线增加41条,南沙汽车码头成为全国平行汽车进口第二大口岸……南沙开发区口岸办副主任罗建文说,“南沙深入贯彻国家赋予自贸区的使命和任务,先行先试,南沙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国际航运枢纽主要承载区建设已不断升级,这是对自贸区复制推广的最好注解。”

后者则是全面开放的新高地,作为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需要在市场准入、金融制度、财政税收等方面做出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政策安排。“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大连海事大学教授黄庆波表示。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多地按下“快进键”

“中国特色”标注开放新高度

就在日前,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深圳港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建立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四川等中西部内陆地区也在积极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并为此展开了相关研究和申报工作。可见,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热度仍在升温,各地探索自由贸易港的脚步亦仍在加快。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命题,自由贸易港已然成为焦点,关于建什么、如何建,近段时间以来也一直为海内外所关注。

“当务之急,是在对‘中国特色’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顶层布局方案,然后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各地要明确错位发展,推动形成自由贸易港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学习与借鉴自由贸易港建设固然重要,但也应当注重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不可盲目照搬。”三峡大学经济管理学教师宋文如是说。

近日,在三亚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金融总部基地研讨会上,相关专家表示,自由贸易港建设应注重“中国特色”,金融开放或应放在首位。“大家对海南‘三十而立’后下一步的更大期待在于开放,从开放服务贸易等带动其他方面的开放,对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等也都有很大期待。”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自由贸易港建设能够有力推动制度创新,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发展,进而抢占未来开放制高点。总体来看,各地争建自由贸易港热情高涨是好事情。”白明建议,可以先从沿海、沿江港口试点,循序渐进,条件成熟时再向内陆地区的空港和无水港推进,要着重突出地方特点和前期发展优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亮点。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探索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一步步升级,将为中国经济汇聚发展新动能、开辟发展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