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豆腐是怎么做的?有什么营养价值?

薇健康


冻豆腐给我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每年的冬天老爸都会把买回来的大块豆腐切成小块,然后放到屋外,冻一晚就成冻豆腐,然后做炖菜时放入,非常鲜美,是我小时的最爱。



冻豆腐的简做:

现在比较常用的就是用冰箱做冻豆腐。把买回来的新鲜嫩豆腐,切成小块(不要切太小),凉水下锅,放少许盐,待水煮开后,继续煮1分钟,将豆腐捞出,然后过凉沥干后装入保鲜袋,再放入冰箱冷冻室即可。

经过冷冻后的豆腐,结构发生了变化,呈蜂窝状,但是它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基本上损失很少,而且冻豆腐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冻豆腐营养价值

冻豆腐除了具有嫩豆腐的营养价值外,冻豆腐做的菜更鲜美,更能保留住营养物质。

因为冻豆腐有很多孔隙,烹调时非常容易入味,味道也就更鲜美,而且还可以锁住水溶性营养素。


冻豆腐也是减肥佳品

冻豆腐里有一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果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不断减少体内脂肪,进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冻豆腐做炖菜或汤之类比较好,比如东北的白菜冻豆腐,三鲜冻豆腐,豆腐金针汤。


考古学家~苏娟 (国家注册营养技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兴国营养师特训班学员、营养科普原创作者)


营养海贼团


以前的时候到了冬天蔬菜比较少,白菜和萝卜是主角,想改善生活就吃点豆腐。老百姓吃豆腐不是一次买一斤,往往是用粮食换豆腐。换来的豆腐一次吃不完就放在室外冻起来,做成冻豆腐。而如今冰箱已经很普及,想吃冻豆腐不再受季节限制。而冻豆腐吃起来比豆腐更加入味,其营养价值如何?

冻豆腐

冻豆腐来自于我们常见的豆腐,冬天的时候放在室外一夜就变成了冻豆腐,而如今您可以把豆腐放入冰箱冷冻室就做成了冻豆腐。豆腐比较细腻而光滑,而做成冻豆腐以后您会发现冻豆腐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很多,并且孔隙多,弹性强

冻豆腐营养价值

豆腐是最为常见的豆制品之一,豆腐中含有钙和蛋白质,水分也较多。而同样的一块豆腐在做成冻豆腐之后您会发现冻豆腐重量变轻了,但是所含有的营养素种类并没有缺少,还是含有原来同样的营养素,只不过单位内的含量要高于原来的豆腐。

豆腐的吃法比较多,比如小葱拌豆腐、炒豆腐、炖豆腐等等。而冻豆腐最适合的吃法是炖着吃,比如白菜炖豆腐,大虾炖豆腐等等。因为豆腐的孔隙比较多,比起豆腐来更容易入味。也正因为如此,您在炖冻豆腐的时候要注意尽量少放盐,避免汤中的盐都入味到冻豆腐当中。

吃火锅的时候,冻豆腐也是很多人不会错过的火锅食材,吃起来特别入味。但是也要提醒您注意不要在涮完肉类时候以后再涮冻豆腐,肉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高从而造成火锅汤中的嘌呤含量也较高,如果是吃完肉类再涮冻豆腐,很多的嘌呤就会被冻豆腐的孔隙所吸收,引起嘌呤摄入量超标,对身体造成伤害。


王桂真营养师


冻豆腐的历史悠久,最早的冻豆腐是老百姓在冬天里直接利用低温冷冻,如果食品加工工艺日益成熟后,从天然冷冻直接到用冷冻机进行人工冷冻,不受季节的影响,可以常年大规模生产。

冻豆腐和普通豆腐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口感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蛋白质冷冻变性,所以成品冻豆腐都具有海绵状多孔性态,不仅具有良好的韧性、弹性和咀嚼性,而且还能带昂迅速地吸收鲜美的汤汁,非常易于调味。

冻豆腐也是豆制品的一种,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大豆脂肪中含有85.4%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其他动物脂肪配比更健康。其中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52.2%。除此之外,大豆脂质中还含有8.78%的卵磷脂。经常食用大豆制品,可降低胆固醇和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冻豆腐在冬天吃的较多,在火锅中很常见,在家常菜中常用于做汤:

1、肉沫白菜炖豆腐

2、红烧冻豆腐

3、西红柿冻豆腐虾仁汤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茄子营养师


冻豆腐是怎么做的?

豆腐,不论是南豆腐还是北豆腐,都是以大豆为原料,加石膏或者卤水凝固后而成的。
而冻豆腐,顾名思义,就是由新鲜豆腐冷冻而成的食物,由于经过冷冻,它的孔隙多、弹性好,吃起来的口感也不一样。

冻豆腐有什么营养?

冻豆腐的营养其实跟豆腐也差不多。因为它是豆腐冷冻而成的。而冷冻就是低温处理,对营养其实没有很大影响。
比如豆腐中蛋白质和钙丰富,冻豆腐也基本如此,冻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们获得蛋白质的优质来源之一。而且,它也含有一些钙,可以作为人们获得钙的一种来源。
在冷冻过程中,豆腐失去比较多的是水分,这个并不算一种特别的营养,也很容易获得。

冻豆腐怎么做好吃?

至于怎么做着好吃,其实就完全看个人的口味喜好了。喜欢炖着吃,就炖着吃。喜欢红烧就红烧,喜好爆炒就爆炒。基本上都还比较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